杨有德|滇中彝乡采收山地萝卜丝
在2014年、2015年、2018至2020年五年的时间里,我先后深入到地处滇中的玉溪市红塔区的李井村、 小坝村,江川区的放马沟村、罗和白村,峨山县的小雨来救村、小簪土村等地,进行彝族人萝卜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拍摄。
这几个村子是三个县区交界相邻一个彝族聚居区,一直保留着原始淳朴的传统农耕习俗。从每年的冬季开始,这里的彝族同胞们开始萝卜的采收和初加工,并且在地里完成晾晒最后交售给收购商,才算完成一个批次的生产期,这个时间段需要两天左右。滇中的冬天虽然不下雪,但山风让人感到刺骨,勤劳的彝族人就在这种环境下劳作,他们用手里摊开抛撒萝卜丝时,双手冰凉,但心里有一份收获的热切期盼。
选择在天气放晴,太阳高照的时间里,萝卜丝就能按时晾晒干了, 晒干了再交售给收购商, 收购商最后转售给进出口公司,一般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山地萝卜丝成了这个彝族区域的稳定产业, 有的农户种植的面积多达七八十亩,一般种植也在十亩以上。2014我去拍摄时,看到这些村子的房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还是土木瓦房结构,但是到了2020年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村村寨寨的农户都把旧房改建了水泥砖混结构的新房了,不少农户建设成了别墅。与国家的要求同步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
几年的拍摄过程,我不仅记录下了新农村建设的变迁,也记录下了处于脱贫致富阶段彝族农民的勤劳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还有一份浓浓的乡愁记忆。
2018年 1月22日 。云南省江川区放马村。农民们正在拔萝卜,削皮准备加工成萝卜丝。
2018年 2月10 日。云南省江川区放马村。一对农民老夫妻正在采收萝卜。
2018年 2月12日。云南省峨山县小簪土村。一名妇女正在给萝卜削皮,为加工萝卜丝做准备。
2018年 2月21日。云南省江川区放马村。一对农民老夫妻正在利用机械加工萝卜丝。
2018年 2月12日。云南省峨山县小簪土村。一名在外打工的姑娘回家帮忙晾晒萝卜丝。
2020年 1月20日。云南省红塔区小坝村。一位男子正在用竹箩端着萝卜丝倒在晾床上,进行晾晒。
2018年 2月21日。云南省江川区放马村。穿着塑料衣服的农民背着萝卜丝, 新鲜的萝卜丝往箩筐外淋出水球。
2020年 1月20日。云南省红塔区小坝村。一位男子卸下从家里拉到地里晾晒的萝卜丝。
2018年 1月21日。云南省江川县江区放马村。在寒冷的冬季里,农民穿着冬衣正在晒棚上摊开抛撒萝卜丝进行晾晒。
2020年 1月11日。云南省江川县放马村。一位妇女正在翻晒萝卜丝。
2020年 1月12日。云南省江川县江区小坝村,村民正在检查萝卜丝的晾晒情况。
2020年 1月20日。云南省红塔区小坝村。一对夫妻正在抛撒摊开萝卜丝,便于日光的照晒。
2020年 1月16日。云南省红塔区李井村。该村已经家家户户建盖了别墅,农民在充满着希望的田野里劳动着。
2015年 2月4日。云南省峨山县小雨来救村。
2018年 2月12日。云南省峨山县小簪土村。由于距家路程较远,为了保证劳动时间,两名妇女把中午饭带到劳动现场食用。
2014年 1月23日。云南省峨山县小雨来救村。一位妇女将已经晒干了的萝卜丝肩挑收回。
2018年 2月10日。云南省江川县江区放马村。村民正在收取已经晒干了的萝卜丝的。
2018年 2月10日。云南省江川县江区放马村。
2018年 2月10日。村民正在收取已经晒干了的萝卜丝的。准备用微型车运回家里。
2020年 1月19。云南省红塔区小坝村。中间商到田边地头收购农户交售的萝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