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巴阿叁:“考上”清华大学的彝族阿都男人
作者 叁叁计划 2025-06-24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贾巴阿叁

如果用自己独特的原创音乐魅力站上清华舞台,也算是一种实现个人理想方式的话,那么,这个来自凉山彝族阿都部落的男人已实现自己年轻时的高考梦,“考上”清华了。
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1.jpg

图1.巫词与月鸣|第二站:清华大学

采访者:杨碧薇(简称W)
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下南洋》等诗集、散文集、学术批评集共六部。网课《由浅入深读懂汉语新诗》入驻腾讯视频。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受访者:贾巴阿叁(简称S)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W:阿叁好,期待这次访谈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先从一个轻松的话题开始吧。据我所知,你曾在美国游学一年,在北美和中国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演出经验。这些经历给你的音乐带来什么启发?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是,2018年~2019年,我在美国差不多待了一整年,但是中途我还来参加中国的两个音乐节,如贵州“阿西里西音乐狂欢节”、山东“青岛穹顶音乐节”。2018年,我最先抵达的是美国波士顿,并且第一次看了波士顿的NBA现场,当时是“波士顿卡尔特&芝加哥公牛队”,觉得非常震撼,因为这和之前在家里电视里看到的NBA不一样,NBA现场虽然是个打篮球的地方,但它完全是一个音乐演唱会的感觉,整个过程都是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毫无夸张地说,音乐成了NBA在场的球迷和球员的动力来源。美国最流行的还是rap或者Hip-hop及R&B。舒畅的音乐随时环绕着整个氛围。因此,与其说是打篮球的地方,还不如说它也是一个音乐现场。哪怕NBA,即全世界最顶级的篮球俱乐部,可以看出,音乐是组成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是我对美国的第一个印象。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个印象最深和震撼的,就是在波士顿,我去了哈佛大学听课。当时,刚好彝族著名诗人、大学老师阿库乌雾老师来哈弗讲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平时在国内也经常听阿库老师在各个大学做演讲并吟诵他那首著名的诗作代表《ꀉꇐꒌꈎ》(意为:招阿鲁魂),和平时在国内感受不一样,我第一次在地球的另外一半即真正的异国他乡听着阿库老师的现场哭了!他那史诗般、酋长气质、族群的忧患意识、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的渺小又伟大个体命运,从脚底开始迅速燃烧,直至到全身每一粒细胞。在世界的最高学府,作为一个彝族人,讲台上的他,讲台下的我,最起码作为一个人,对生命的感触和敏锐,将我所有的感动和激情点燃。这也许就是彝族“歌诗传统”的在历史的滚滚长流中传承下来的强大动力和无限的魅力罢。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个印象,就是我刚到美国时痛苦了几天,去适应时差带来的白昼与黑夜,没倒过来,脑袋嗡嗡的响,真的是从地球的一半到另外一半去了。因为美国的白天刚好我们是夜晚。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个印象,睡觉的时候,你会经常听到外面有很大声的RAP音乐,超低音那种你知道吗,你推开窗子一看,黑人老哥开着自己改装过的车,音响也是改造过的,然后很大声放着说唱乐就开过去了。后来才知,这叫叫做移动的音乐文化——美国“DUB”改装汽车音乐文化,无处不在。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个让我最感动的,是我从波士顿去了纽约,在纽约这一场经历让我很激动与难忘。一位印籍美国朋友就带我们到他一个女的发小家里面去吃饭。结果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墙上的一个歌手照片,当时我幻似来到了一个很有名的歌手家里。你猜我来到了哪家?你知道他就叫做尼尔·杨(NeilYoung)。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2.jpg

图2.Providence(NewPort)USA

W:尼尔·杨?!太牛了吧,来自加拿大的老将,我在一篇谈石家庄摇滚杂志的文章里也点到了他。你知道吗,他在60年代即将终结时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知道革命就要来临了”。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我一进朋友发小家的门,就看见尼尔·杨的照片以及其唱片全部都在墙上,各种年代的、CD、黑胶以及各类海报,有点像进了一个展览馆一样。Amazing!我太轮椅上的“尼尔·杨”老爹,一条大腿因为好像脚受伤而打着石膏的老爹坐在一个轮椅上跟我们打招呼。我一激动对他喊出了“Neil——Young——”结果他脱帽向我们微笑致敬,结果大家都很开心地笑了,因为他女儿其老爹就是尼尔·杨先生的超级歌迷(粉丝)。在去美国之前,我不仅喜欢鲍勃·迪伦,也喜欢尼尔·杨,当然大学本科时就开始听西方乐队作品,还经常带领乐队翻唱“枪花”、“U2”、“林肯公园”等乐队作品。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对,听那个时代的歌曲,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小镇微光》,片尾曲用的是LouReed的《PerfectDay》。这首老歌放到讲述中国青年打工者的纪录片里,也毫不违和,还能给人别样的思考和感受。民谣擅长保留事物的“本质”,又有一种朴拙感。简单,但是又富有深意。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对,他就是声音和他的长相完全不一样的那种。就像很多人听着我的音乐,也觉得我是一个长得细皮嫩肉、白里透红的一个男歌手一样(实际上我却长得那么狂野对吧?)那天很幸运,遇到了共同爱好音乐的美国朋友,还吃到了类似大凉山一样的牛肉坨坨,还有大凉山的泉水一样冰凉可口的冷水,咕噜咕噜地将一大杯的水一饮而尽。在纽约,当代美术展很多,很先锋的一些当代艺术展。同时,我就开始疯狂的梳理西方摇滚音乐史;梳理完以后,我又开始梳理中国摇滚音乐发展历程,然后开始反思彝族流行音乐的过去与现状。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月以后去了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好莱坞、格莱美我都去了。那天我走在星光大道上,对未来自己的音乐憧憬,思绪万千。从格莱美的纪念馆里面,我就看见了偶像MJ在《Thriller》MV里穿的那件红色夹克和白色钻手套。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3.jpg

图2.巫词与月鸣|清华大学站(海报)

W:MJ?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对,就是他(迈克尔·杰克逊)。当时就超级感动,他衣服原版就挂在玻璃里,而他辞世已快十载。因此,当我看到博物馆里的音乐前辈们,我的音乐、我的歌声和我的创作就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我也要把握好我的时代,创作更多让自己更加骄傲的作品,这样无愧于族群给你的那么优秀的“歌诗”基因,对吧,而且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太有限了。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我在Newport看到美国最大的“乡村民谣音乐节”,看到了鲍勃·马利(BobMarley)的儿子在上当天的主舞台,听到了传承父亲雷鬼的新的电音风。后来,又在普罗维登斯看了JohnMayer体育场几万人的个人演唱会,非常震撼,对我之后的音乐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也是对我一次乐队音乐思维编曲的洗礼。回到了普罗维德斯,我组了当地一个乐队,乐手是美国本土人。排练磨合两个月以后,还在一个叫PuroClub的音乐live小酒吧。当时主要唱了两首彝语歌《狂徒》和《晨曦》,也是我到美国第一次正式演出,其实也是想看看美国人是怎么看待我的原创音乐作品的。当时现场感觉一般,第一次这样在美国本土舞台上演,让我感觉不是很自在,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思考到现在,我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我的音乐律动性不够?所以我你看我现在写歌我都会考虑舞台上舞台下的现场共同效果,互动、演奏、旋律表达等各种因素。在美国做音乐,会有两个完全相反创作方向,也许都是对的:一是强调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二是指考虑音乐个体性(人本性),即人的音乐性,忘掉自己的族属与国属。因为这里的音乐风格太多了,美国因为移民国家,各种民族音乐都存在,多元在这里可算是大大的融合并存,大杂烩又统一。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W:说了这么多,就是在美国的经历,让你树立了一个更高标准的音乐理想。其次,就是你充分认识到了现场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常常强调要看现场,因为现场能给人更多的直接体验,给你一种在场感。对音乐人来说,现场的操练还能锻炼演出技能,促进你对音乐的理解。还有一点,我觉得这段经历也让你开始思考音乐的本源问题,如民族性、世界性和人本性的对话、对接。你开始注意到音乐里的普遍经验了——简单来说就是共性。我认为,艺术家既是“个体的”,又是能唤起人类的共同体验的。艺术创作就是将个体与公共性进行连接,而当你从“个体”走向“公共”时,就迈开了学术的第一步。所以我觉得这段经历对你后来辞职读博也是有影响的,你能详细谈谈吗?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2012年我从川大毕业,就考到西南民族大学当老师,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音乐指导和学生工作教师,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宝贵的6年岁月,我非常感恩民大这个大学平台:我的家人、学生、同事以及领导给我的爱和鼓励,使我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个最精彩的舞台——央视“中国好歌曲”第三季(2016),并且之后在成都成功举办了我人生中第一个专业个唱——“西创联·老陈坐弹会”贾巴阿叁个人专场“出山”演唱会(2018)。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里,我很想说:谢谢您,西南民族大学!直到2018年初,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和音乐创作都遇到了一个瓶颈,于是在某一个傍晚我走在民大路上,突然有一股力量让我觉得我该辞去这份大学老师的职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习的机会。由此,才有了后面游学美国以及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学专业博士的故事。当我辞职时,很多人都觉得我太疯狂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只是纯粹地想安静下来,给自己一次补充能量的机会。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命各异,我承认我是一个晚熟的人,越老越童真,音乐给了我勇气,让我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强烈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我要做一个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的音乐人”。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W:你在传媒大学那场演出,我的印象很深,感触颇多。你说感谢我的到场,但我好像没给你说过:在某些层面上,你的音乐也在治愈我。我没想到的是,才过几个月,你又去清华大学演出了。清华的演出又是源于什么契机呢?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这个契机,是我在中传先做了“巫词与月鸣”|贾巴阿叁博士毕业个人专场音乐会,这是我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后来自然地受到了清华大学的邀请。这里要特别感谢北京战马时代和清华大学。有意思的是我的乐队班底依然是我在中传毕业音乐会的师弟师妹们,我在清华舞台上看到了他们的进步与成熟,大放异彩!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4.jpg

图3.巫词与月鸣|第一站:中国传媒大学(母校)

4.W:看来一切都是缘分,音乐就是最好的缘分。说说你在清华演出的现场感受吧?!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哈哈,首先,我喜欢乐队这种表演方式。乐手们是都我中传的师弟师妹们,他们有大部分才大一,但是对音乐的感觉都超过了我们当年玩乐队时的所有技艺。除了感谢我中传导师赵志安老师以外,我要感谢另外一个老师,王炫教授,是她当初给我推荐了这班充满青春活力的师弟们:键盘手侯宗浩、吉他手丁晨杨、王信祺、鼓手杨城,以及和声汴泽慧等师妹们,从中传舞台到清华舞台,我看着他们的进步蜕变的过程。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走进清华,其实有一种正式、庄严的感觉。我才发现清华因太有名,校园里除了清华在校学生,还有密密麻麻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排队等候参观校园,看到了许多小朋友团队以及各种大人队伍。当我走进清华蒙民伟音乐厅,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演出,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调音、化妆、造型、服装、节目流程等。但蒙民伟音乐厅很精致很漂亮,室内音效也很棒。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我还记得我唱完《村庄》时说了一个笑话。我说我终于实现高考梦,今晚“考上”了清华大学。因为我在舞台上,突然想起当年(2002)在母校——凉山州民族中学的高考经历:我当时只填了唯一一个志愿就是清华(数学系)。结果阴差阳错,来到让我完全没意料到的另一个大学(母校):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我说完大家都跟我一起很开心地笑了。人生有很多种实现理想的方式,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我用音乐的表达方式,站在清华的舞台上,给大家带来快乐,这是我个人认为的“考上”清华。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5.jpg

图4.现场单口秀中的叁哥(照片:此沙提供)

W:啊,我也想要有这样的一支乐队。这次演出给你什么样的经验和总结呢?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第一首歌《巫词》的时候,我好像“入神”了,我都忘了台下的所有人,完全置身于一个没有条款框架声音的自由表达世界。等演完灯光打开了以后我才被大家的掌声所唤醒,发现来了很多不一样朋友,其中还有来自我故乡的影视明星此沙,演出完他也很我一样激动,感谢他帮我还照了很多精彩的现场照片。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6.jpg

图5.好友此沙(照片:此沙提供)

其中《吉拉布拖》唱到最后两句“一阵风儿能否捎来故土的味道/天堂里的您啊/当您听到我的歌声时/您会欣慰吗一阵风儿能否带走往日的悲伤/天堂里的您啊/当您听到我的歌声时/还在忧伤吗”我还真在清华舞台上接2018年“出山”时成都舞台一样,居然再一次失声流泪。因为,我母亲2005年就不在了,并且经历了过去三年的疫情,身边一些很亲的朋友也在疫情中走了,百感交织……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这次演出因为我们团队没有考虑到很多细节,比如舞台背景画面与字幕(VG),歌曲之间的自然过渡,小到每一个乐手身边忘了放毛巾和水等等,我相信演出后我们会根据经验总结,弥补不足,争取下一次演出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让我们的观众体验感更好,这是我的感受。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谢谢清华大学和北京战马时代,给我这次机会在中国最好的学府开个人专场音乐会。同时,谢谢我母校中国传媒大学,谢谢我的导师赵志安老师一直以来的关爱和支持、感谢中传的师弟师妹,还有我的团队们,以及所有来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现场支持的每一位朋友,有了你们的每一次呼吸、心跳以及每一个喜怒哀乐之表情,才造就了我这场“巫词与月鸣|第二站:清华大学站”个人专场演出的精彩呈现与完整。jZ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624163314_007.jpg

图6.现场乐队及嘉宾

DM_20250624163314_008.jpg

图7.现场大合照

文案:叁叁计划;图片:此沙(提供);海报设计:北京战马时代、叁先生;责任编辑:叁先生星仔拉则;艺术审核:吉茶诗卓。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