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焕章
如果你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去参观,你会发现有一块刻有“曲氏大药房”的特殊牌匾,尽管牌匾已经碎裂,但仍摆在十分醒目的位置。
作为一个军校博物馆,讲武堂展览的本应都是军事文物,为何要陈列一块药店的牌匾呢?其实,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滇军将士奔赴抗日前线,曲氏大药房为抗日英雄们捐赠了3万瓶“焕章百宝丹”,此药后来成为了重要的军备药物。
战士们在战场上受了外伤,只要拿出“焕章百宝丹”撒在伤口上,两三天就会痊愈,十分神奇,自此它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药”。
如今,这种“神药”依然深受欢迎,所谓“焕章百宝丹”,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而当年的捐赠者就是它的创始人——曲焕章。
“曲氏大药房”牌匾
按说,曲焕章的灵丹妙药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是一件扬名的好事,然而,这件事却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1880年,曲焕章出生于云南江川一户贫苦的农民之家,七岁丧父,九岁丧母,命途多舛的他只能和姐相依为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也许是上天垂怜,几年后,姐姐嫁了一户好人家,姐弟俩的日子才算有了着落,姐夫袁恩龄从事中医伤科,专门为人处理跌打损伤。
对于姐夫的医术,曲焕章十分钦佩,自小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的他,也想同姐夫一样,能够治病救人,尤其是能够救治与自己一样的穷人。
这个想法,成为了曲焕章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对这个世界,他怀有一颗慈悲的心。
曲焕章
在姐夫的安排下,小小年纪的曲焕章开始在袁家的药房帮工,与其他工人不同,曲焕章在工作中十分好学,跟随袁恩龄掌握了很多草药知识。
17岁时,曲焕章娶了本村的姑娘李惠英为妻,俗话说“成家立业”,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实践,成家之后的曲焕章开始独自行医。
为了能够更好地医治伤者,曲焕章常常亲自上山采药,求教名医高人,潜心钻研,研制出了很多对外伤有神奇疗效的外用中草药。
由于好学又刻苦钻研,曲焕章的医术进步很快,20岁时已经是江川小有名气的伤科医生,慕名而来的伤者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对于买不起药的穷人,曲焕章还常常“免费”医治,很多人都曾受过他的恩惠。
曲焕章故居
不过,名气这个东西,是福也是祸,清末社会动乱,云南匪患肆虐,有很多土匪在与政府军队的短兵相接中受伤,也找到曲焕章处求医。
尽管当地官府禁止郎中为土匪看病,但是曲焕章仍是尽心竭力地为每一个伤者医治。
在曲焕章看来,行医者厚德而后为医,他的眼中只有病人,没有土匪。
何况,在那个年代,若不是四处战乱,民不聊生,哪一个愿意去做土匪?俗话说,盗亦有道,尽管身为土匪,但也知道感激。
对曲焕章一视同仁的慈悲之心,土匪们十分敬佩,被他救治的“各路好汉”都扬言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不过,还没等到“报答”,“劫难”却先找上了曲焕章,由于为土匪医治,他被人诬告通匪,一夜之间便成为了官府通缉的犯人。
曲焕章雕像
幸得曲焕章平日广施善行,衙门里的好心人将消息提前透露给了他,让他抓紧收拾行囊,赶快逃难。
无奈之下,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曲焕章抛下妻女,独自逃到了云南个旧,不敢继续行医的他,只得隐姓埋名,以贩卖土布为生。
尽管如此,悬壶救世的想法,依旧深植在他的心里,早晚有一天,他还要继续“行医救人”的事业。
这世上的事,往往福祸相依,很难说,这次逃难不是曲焕章命中注定的“幸运”。
有一次,在市井贩布时,曲焕章腹部剧痛,尽管他身为医生,但对突如其来的疼痛仍是束手无策,难以忍受的绞痛让他在地上打起滚来。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者见状,急忙从自己的布袋中取出一粒草药给他服下,没过多一会儿,曲焕章居然疼痛全无,周围人看了无不啧啧称奇。
清末时期的云南
缘分有时真的很奇妙,曲焕章多年来苦觅名师而不得,如今承蒙高人救命之恩,怎能轻易错过,他扑通一声跪在老者面前,央求道:
“请师傅一定收我为徒,我定不辜负师傅教诲,广积善行,救世人于病痛之中。”
当时的曲焕章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者就是著名的“滇南神医”——姚洪钧。
姚洪钧精通伤科,深谙百草,常令伤患起死回生,救人无数,清军曾以高官厚禄留他做医官,而他却执意云游在滇南乡间,悬壶济世。
可以说姚洪钧的理想与曲焕章莫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姚洪钧见其出身清贫,心怀慈悲,便同意收他做徒弟。
此后的曲焕章跟随姚洪钧学医,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上山采药或者出诊救人,他始终不离师傅左右。
清末民初的药房
姚洪钧对曲焕章亦是视如己出,将自己毕生的医术倾囊相授,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几年后,曲焕章的医术已不在师傅之下。
然而,这世间的师徒恩情,往往逃不过“子欲养而亲不待”。
正当曲焕章学成出师之时,师傅姚洪钧却撒手人寰,仿佛他的晚年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毕生绝学得到传承,现已有了传人,终可含笑九泉。
师傅的离世让曲焕章如丧考妣,奈何今生再无机会报答师傅的恩情,每每想到这里,他总是潸然泪下。
此后的曲焕章独自为师守坟多日,将悲痛化为力量,他立誓要继承师傅的遗志,济世救人,只有这样,才不枉费师傅的用心良苦。
清末时期的云南
为了这个坚定的目标,曲焕章踏遍了滇南名山,尝遍了奇花异草,寻访名医妙术,虚心求教农夫与采药人。
只要听到哪里有奇方妙药,再难走的山路,他都要前去问个明白,常年在野外风餐露宿,消瘦了他的身体,却丰盈了他的医术。
经过反反复复的改良和临床验证,几年后,曲焕章终于研制成了一种独特的伤科良药——百宝丹。
百者乃集百草于大成,宝者乃疗效贵如珍宝,相传“百宝丹”的功效十分神奇:
“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先入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止血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喜欢为“神奇之事”蒙上一层传奇的故事色彩,从帝王到百姓,对此事都乐此不疲,“百宝丹”也不例外。
百宝丹
关于百宝丹的传说有很多,但内容都如出一辙,例如老虎说、蟒蛇说等,都是动物在受伤后奄奄一息之时,食用了某种植物而得以存活。
善于观察的曲焕章,在山林中见识了动物“自我医疗”的本领后,便对某一种草药有了新的认识,进而将此药加入了自己的配方之中。
暂且不论这些逸事是真是假,曲焕章常年含辛茹苦地穿梭于深山老林寻药,却是不争的事实。
他始终记得师傅临终前对他说的话:“要像神农一样,有献身的精神。”
然而,常年深入荒山野岭的生活,让曲焕章得到了“百宝丹”,却也让他失去了很多。
离家6年后,当曲焕章带着“百宝丹”回到江川家中时,早已人去屋空,满目疮痍。
百宝丹
原来,自从曲焕章离家后,妻子李惠英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回来,却日复一日杳无音讯,听从外地回来的乡亲说,曲焕章早已客死他乡。
绝望之下,为了生存,李惠英只好带着孩子改嫁,事已至此,只得令人唏嘘叹惋,曲焕章再一次离开了江川,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此后的他来到通海挂牌行医,在这里,他又遇到了新的爱情,33岁时,曲焕章与缪兰英结婚,夫妻二人一同创办了“曲氏大药房”。
生活安顿下来后,曲焕章开始潜心行医,由于医术高超,他很快便成了当地最有名的伤科医生。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断的临床诊断中,曲焕章对自家独门特效药“百宝丹”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改名为“焕章百宝丹”。
百宝丹的包装设计
在经过云南省卫生所检验合格后,“焕章百宝丹”被列为了最优等级,并允许公开出售,自此曲焕章和他的“焕章百宝丹”声名鹊起。
然而,生逢乱世,过去的“祸事”也难免重蹈覆辙。
一天,几个彪形大汉来到药房,请曲焕章出诊为他们的“老大”疗伤,随众人来到一处豪宅后,曲焕章发现伤者是胸部中枪,伤势严重。
当时宅中上下都已慌作一团,曲焕章十分镇定,令人将无关人等请出房间,随后用洗创药清洗创面,又用消毒散和百宝丹涂敷在伤口上。
他写下药方,令人用百宝丹煎汤为伤者按时服下,没过几天,伤口竟然恢复了七八成。
直到事后,曲焕章才知道,所救之人是“云南土匪的魁首”吴学显,而这并不是他们的初次见面。
吴学显
其实,早在江川时,曲焕章救治过的众多土匪中,就有吴学显,只是当年的他还未成气候。
后来,吴学显接受了云南省督军唐继尧的招安,被委任为第一游击支队队长,这一次受伤正是在代表政府军打仗时中的枪。
在很多西医诊治后,都认为需要截肢才能保命时,绝望的吴学显想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当听说曲焕章在通海,就急忙让人将其请到府中。
算上这一次,曲焕章已经第二次救了吴学显的命,后来,为了报答曲焕章的大恩,吴学显派人执函到通海邀请曲焕章到昆明开设诊所。
在吴学显的支持下,曲焕章将“曲氏大药房”开到了昆明,一跃成为了省府最出名的伤科诊所药房。
曲焕章品牌广告
不开刀不截肢就能治疗枪伤的事迹,传遍了整个云南,曲焕章和他的“焕章百宝丹”一度被称为神医和神药,药房的生意也门庭若市。
不仅如此,吴学显还将曲焕章介绍给了滇军督军唐继尧,并被唐继尧委任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兼一等军医。
出于对曲焕章医术的欣赏,唐继尧还亲自题写了“药冠滇南”的匾额送给他,在当时云南的医界,曲焕章可以说是风光无两。
由于“焕章百宝丹”的疗效十分显著,价格又便宜,一下成为了全国,乃至出口药物中最抢手的外伤药。
这时,很多善于经商的朋友建议曲焕章,将药品的价格抬高一些,这样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诚然,对于在外伤药中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的“焕章百宝丹”来说,价格再高也会供不应求,但曲焕章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做法。
唐继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悬壶济世,让穷人也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曲焕章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誓言。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曲焕章没有“抬价”的打算,有人却盘算起了“低价”的勾当,一时间,国内纷纷出现了假的“焕章百宝丹”。
对于这件事,曲焕章是真真着了急,他急的不是自己的利润被挖走,而是假药害人,长此以往,世人对真正的百宝丹也将失去信任。
再三思量后,曲焕章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将2粒特制的药丸装在瓶口,这两粒药丸药力极强,专门用于危重患者,有起死回生之效。
这2粒药丸被称为“保险子”,“保险子”也成为了“焕章百宝丹”防伪的特殊标志,今天的云南白药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保险子”。
云南白药的保险子
不得不说,在“治病救人”这件事上,曲焕章可谓是用心良苦。
后来,为了抗日,曲焕章向滇军将士捐赠了3万瓶“焕章百宝丹”,可以想象,在战争年代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这些药意味着什么。
尽管这些药在战场上救了无数战士的性命,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也正是这些药,把曲焕章拖入了深渊。
1938年,昆明国民政府以“支持抗战”为由,将包括曲焕章在内的一众商人请来劝捐,曲焕章认捐了一架飞机,标价3万滇币。
没有想到,昆明当局却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将3万滇币改成了3万国币,换算下来,相当于30万滇币,这显然超出了曲焕章的能力范围。
滇币
“认捐”之后又拿不出钱,无疑是“影响”到了政府的军事统筹,曲焕章被关押了起来。
后来,有政府的官员称,可以用“焕章百宝丹”的秘方来抵扣这些捐款,自此,当地政府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对于这件事,曲焕章自是不答应,如果秘方落到了政府手中,后果可想而知,他们必会哄抬药价,昧着良心大赚特赚。
就在僵持不下之时,时任国民政府中央委员的焦易堂,以中央国医馆馆长名义邀请他到重庆国医馆任职,算是变相为抗日做贡献。
昆明政府只得放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曲焕章更是欣然前往,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焦易堂
来到重庆后,曲焕章才明白,焦易堂与云南政府都是一丘之貉,他的真正目的,也是索要“焕章百宝丹”的秘方,并由他的药厂生产。
拒绝交出药方的曲焕章再次被囚禁了起来,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不会再有人“救”他。
悲愤交加的曲焕章在狱中宁死不屈,艰苦的牢狱生活让他患上了痢疾,在那个年代,一个身陷囹圄的人,患了病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染病不久后,曲焕章便在狱中含冤离世,谁能想到,对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名医,居然死在了缺医少药的监狱之中,令人叹惋!
那一年,曲焕章58岁,是一个中医最好的年纪。
不过,这世间万事更迭轮转,身处绝境也有一线生机,万幸的是,在曲焕章离家之际,就已经将秘方交给了妻子缪兰英保管。
缪兰英
缪兰英至死都记得丈夫那天说的话:“你要发誓,绝不能让秘方落入小人之手,只能传给德贤之辈。”
曲焕章离世后,缪兰英始终没有忘记丈夫的嘱托,将秘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然而,时局动荡,受多方的干扰与迫害,加之少了曲焕章的坐堂问诊,曲氏大药房的生意日渐衰落。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缪兰英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政府,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深思熟虑后,缪兰英将秘方交给了国家。
是的,“悬壶济世,让穷人也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这是曲家上下毕生的心愿。
新中国没有让缪兰英失望,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当地新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扩大生产,物美价廉的“焕章百宝丹”走进了千家万户。
云南白药
为了表彰缪兰英对国家做出的贡献,1956年,政府将曲氏大药房和其他几家私营药房联合建厂,这就是著名的昆明联合制药厂。
随着制药厂的成立,缪兰英被任命为制药厂的技师,“焕章百宝丹”也正式更名为“云南白药”。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曲焕章唯一的儿子曲嘉瑞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药方的改良研究中。
曲嘉瑞曾任云南白药厂副厂长,昆明中药厂厂长、总工程师等职务,作为多种新药的发明者,曲嘉瑞无疑成为了中药界的名人。
曲嘉瑞
诚然,国家没有忘记曲焕章,没有忘记曲家对人民做出的贡献,曲家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家族的信念。
如今,曲家第三代传人曲罗云也投入到了中医药研究的事业中,延续着祖辈、父辈薪火相传的技艺和心愿。
“悬壶济世,让穷人也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曲家三代人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族传承百年的民族精神。
无论怎样风云变幻,曲家的精神永远是中国医药界一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云南白药依旧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家中必备良药,这也许就是对曲焕章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