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李红昌
作者 掌上曲靖 2022-03-05
原出处:腾讯网

这是一支在全省最为红火的民族文化艺术团。团队成员由汉、彝、回、苗、布、壮、满、白、蒙、仡佬族等11种民族600多名企业等退休职工组成,曾多次出省进京展演,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乐章。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一个在全省最有成就感的彝学学会。学会致力于彝文古籍抢救和保护工作,收集彝文古籍180本,翻译整理出版《云南曲靖彝文古籍提要》,为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时担任曲靖市民族文化艺术团团长和曲靖市彝学会会长十年,现任彝学学会特设党支部书记的人,就是中共党员、曲靖市民宗委退休干部李红昌。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2年退休至今的李红昌,曾面对高薪聘请不为所动,却偏偏从事这没有报酬的“苦差事”,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痴迷”?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退休决不退责

生于1951年的李红昌,2002年退休时不满51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一位老乡得知他退休时,到家里登门拜访,希望他到自己的企业工作,每月付给他3000元的报酬。这在当时已是不菲的一份收入。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李红昌最终却不为所动,婉言谢绝了老乡的好意,继续担任曲靖市民族文化艺术团团长这个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反而倒填财力、物力的“苦差事”。他说,退休不能退责,退休前我是团长,退休后我还要扛起这付担子。如果我撂挑子,好不容易成立的艺术团就散了。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靖市民族文化艺术团成立于1998年12月,隶属于曲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是一个典型的民间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它既没有一分财政拨款,也没有排练场地,更没有高水平的老师。但却是李红昌费尽心血组织起来的,他对艺术团有着难于割舍的一份情感。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红昌心中始终有团火,退休前熊熊燃烧,退休后依然熊熊燃烧。20余年来,他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艺术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团的工作中,把最不起眼、最难带好、最为松散的业余文艺团队,办成曲靖乃至全省最吸引人、最具实力、最为红火、规模最大的一支“文艺轻骑”和艺术奇葩,成为曲靖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余年来,这支业余文艺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团队成员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25人;从以彝族同胞为主体到现在由汉、彝、回、苗、布、壮、满、白、蒙、仡佬族等11个民族组成;从2个表演队发展到现在的21个表演队,其中包含16个舞蹈队、一个时装队、一个合唱队、三个管乐队、一个民乐队,堪称舞蹈、时装、合唱、民乐、管乐等种类最为齐全的一支队伍。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余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部队,从企业到学校从敬老院到戒毒所、劳教所等,从省内到省外,到处活跃着这支“文艺轻骑”的身影。日常演出、专场演出、慰问演出、节日演出,代表地方进省上京汇报演出、比赛演出……艺术团的足迹不断延伸。每年演出场次二百余场次,累计演出场次3120余场,观众有180万人次以上;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种比赛200余次,获得各种奖状奖杯251个。李红昌本人多次受到市委政府等部门的表彰。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北京民族宫,他们自创自演的云南民族特色文艺节目,参加《缤纷中国——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展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抢救工程成果展演》,12天专场连演12场,受到北京观众和主办单位的充分肯定,民艺团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颁发重大突出组织奖,作为李红昌本人也颁发了“个人贡献奖”,为宣传曲靖、宣传云南作出了应有贡献。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余年来,这支文艺“轻骑兵”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乐章。其自创的彝族舞蹈《大三弦舞》在浙江杭州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广场舞大赛荣获“山花金奖”,自创的水族舞蹈《吞口舞》参加江西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比赛荣获优秀表演奖,《我们在太行山上》获云南省建党90周年“云岭儿女心向党”省级文艺比赛获三等奖。团员毕光莲编创的歌曲《彝家的土大碗》传遍珠源大地,其编创的另一首歌曲《美丽的家乡珠江源》,被评定为曲靖人民最喜欢的十首歌曲之一。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艺术团顾问邓志铭老师编创的《情醉廖廓山》《小哥小妹》《神奇的石林》等100余首歌曲,以及团队成员自编自演的彝族舞蹈《小三弦舞》《月琴舞》、苗族舞蹈《芦笙舞》、水族舞蹈《吞口舞》等500多个短小精干、通俗易懂、提神鼓劲的表演,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民族文化艺术团也因此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省民政厅授予全省优秀社团称号,2009年被市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艺术团如一条团结和谐的纽带,让11种民族600余名成员组成了一个民族大家庭,传承了民族文化,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艺术团成员大部分来自曲靖破产企业的下岗退休职工,他们单位破产后,提前退休下岗,收入待遇低,思想包袱重。但是到了民族艺术团,大家有说有唱有跳,亲如兄弟姐妹,心情舒畅了,身体健康了,感到生活得到充实。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尤其是艺术团团长李红昌的付出。在艺术团里,大家公认李红昌是最能吃苦、最乐于奉献的一个人。每一场文艺演出的组织、联络、拟节目单到舞台的布置,铺地毯、支音响、挂布标、挂背景墙、抬桌凳等样样带头,团里几百号人个个佩服,人人抬大拇指,有位队长说团长六七十岁了都这么苦,如果是我爹我真舍不得呀。市里的一位领导曾说,李红昌真心带队、用情带人,是团队的领头雁,没有他,这个团队就散了,更别说取得什么成绩。有了他,这个团队就活了。就像一个文化专业人士讲的:国家养的文艺团队都很难搞,你们国家没有一分拨款的这么大的业余文艺团队,还搞得这河翻水涨,这么轰轰烈烈,我佩服。李红昌却说,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团队的成绩是大家团结奉献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及亲朋好友真心支持的结果,我不过是为了自己挚爱的事业,愿意多点付出罢了。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倾情奉献余热

李红昌197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5年至1986年又到中央民族大学进修学习民族古籍的翻译整理出版工作。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抢救和保护曲靖彝文古籍,曲靖市于2010年7月成立了彝学学会。李红昌再次挑起一副担子,担任学会会长。从此,他多了一个“会长”的身份,2019年8月又改任学会特设党支部书记,并为此呕心沥血、倾情奉献。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和民宗委的同志一道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彝族古籍。从2011年至2013年,在三年时间里对全市范围内的彝文古籍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收集,收集到彝族文献180本,其中谱牒4件、碑文5块,共8884页,220余万字。这些彝文古籍有《大通书》《指路经》《历算书》《祭龙经》《丧祭经》《寻医找药书》《招魂经》《婚姻纪》《择日书》《献酒经》等。根据彝学专家王继超教授评定,在180本彝文古籍中,有8本达到国家级民族古籍,22本达到省级民族古籍,100余本达到市级民族古籍。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发挥彝文古籍对研究彝族历史、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他又和民宗委的同志一道,组织人员把这些彝文古籍用纸质复印成册,多处保管。不仅如此,还把所有彝文古籍进行扫描、数码照相,全部变成电子文档,并修复7本彝文古籍,使这些“宝贝”再也不会丢失和泯灭。2015年,又请人把每本书翻译成内容提要,编辑出版《云南曲靖彝文古籍提要》,此书2017年荣获曲靖社科成果三等奖。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重在后继有人。为此,李红昌率领彝学会人员,到县(市)乡(镇)举办双语教育、彝族文化传承培训班和毕摩培训班等活动。2015年在师宗龙庆彝族苗族壮族乡龙庆小学举行双语现场教学示范课活动,2015年在石林县圭山镇举办首届毕摩培训班,2016年7月在宣威市东山镇举办为期7天的彝族文化传承培训班。与此同时,还与曲靖师范学院合作,通过举办彝族节日活动,组织和动员大学生撰写有关彝族文化的调研论文,让大家了解认识彝族传统文化习俗,关心热爱民族文化,自觉担当起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由于彝学会取得的突出成绩,在2013年10月,李红昌同志被中共曲靖市委评选表彰为“曲靖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忘年不忘党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1970年2月23日,在石林县维则公社舍色村一间土屋子里,我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在5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我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人。党和人民把我这个穷苦彝家的放羊娃送到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读书学习,这是多大的恩情啊!饮水思源,莫过于将感恩之情化为报恩之行。我就一个信念,要好好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恩情。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红昌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1年来,曲靖民族文化艺术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双百”方针,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伟大祖国、讴歌改革开放,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增进了民族大团结。如十八大召开当晚,在珠江源广场,他们就迅速承办唯一的专场庆祝性演出,省市电视台当晚作了报道。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不久,他们编排花灯歌舞,演出《十八大精神放光辉》《十九大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还以快板形式排演《党的民族政策就是好》等节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受观众喜爱。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曲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李红昌组织艺术团人员排演了快板《曲靖文明二十条》、说唱表演词《逛逛曲靖新面貌》,小品《做文明的曲靖人》、三句半《创文就是好》、舞蹈《文明在哪里》、诗朗诵《法在我心中》等60余个文艺节目,到曲靖市4个区11个街道43个社区演出60余场次。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了社区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管好、带好一个有21个队11种民族600多人的业余文艺团队,这谈何容易!但李洪昌自有“灵丹妙药”,他真心办团、用情带团、尽力办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时时处处吃苦在先、以身作则,使这支业余团队团结协作、薪火相传、发展壮大。他说,我退休20年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时间总是不够用,深刻感到比退休前忙得还很多,许多节假日、周末还要加班加点地忙事。一个党员不能自私,只考虑自己的事,要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因此,他把民间文艺、民族文化艺术、彝族文化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活得充实快乐。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李红昌说,我出生在这片热土上,党和人民的恩情一辈子也报不完,为党和人民奉献余热,再苦再累也值得。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红昌“痴迷”民族文化的原因,也许可以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CI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曲靖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