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玉:从事彝族文学研究是爱好亦是缘分
作者 ​王远柏 2021-02-08
原出处:​天眼新闻

人物名片:

周凌玉,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民族大学校级教学名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新诗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流派》等课程。出版专著一部,在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3项。主编《中国乌江流域民国档案·余庆卷》52册,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两部。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周凌玉的专著《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3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凝结了周凌玉教授多年来在彝族文学研究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和汗水。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学从小就刻印在骨子里

2012年,周凌玉教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获得立项。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凌玉走上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的道路,跟她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不无关系,这更像是“命运的安排”。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6年8月,周凌玉出生在毕节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彝族家庭,祖父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无党派爱国人士,父母都是普通教师。“我母亲是余氏土司后裔,而父亲任教的龙场中学就在大屯土司庄园。我本人是彝族,对本民族文学文化的热爱是骨子里带来的。”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身的彝族身份,加上从小就对彝族文化耳濡目染,因此我从小就对彝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周凌玉回忆,“余氏土司作家群我很早就知道,毕竟那是‘本家’,尤其是余达父,常常听家里的长辈们说起,他很了不起,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又做过民国初年贵州的地方官员,通晓彝、汉、日3种文字,是近代著名诗人,又是彝族第一个法学家。他让我这个晚辈对他的人生经历、诗文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16岁的周凌玉考入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院读书,她进一步了解到包括彝族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为日后从事彝族文学研究打下基础。大学期间,“最幸运的是当时民院中文系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如曲沐教授、王瑛教授、李华年教授、秦敏教授、潘定智教授等,他们的学识才华令我钦佩不已,也使我受益匪浅。”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6年大学毕业时,因专业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突出,周凌玉被推荐留校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她留校未果,被分配回家乡——毕节县团委。1989年5月,她调到母校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有这些经历,对周凌玉而言,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积淀。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经8年的研究与写作

从2012年立项,到如今出版,《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历经8年艰辛。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凌玉说,8年前她之所以把“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作为一个项目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缘于与我省著名文学评论家、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杜国景的一次交谈。“那时候,杜老师在《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担任主编。我们在他的办公室谈到余氏一门的历史和文学,谈到大屯庄园。他认为彝族余氏是贵州文学史乃至彝族文学史上一个有影响力的土司作家群,对其诗文的整理研究,恰逢其时,极具价值。杜老师鼓动我说:你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至少在文献资料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余氏一门的文化文学不加以认真研究,太可惜了。”周凌玉回忆道。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准备一试。”周凌玉坦言,母亲的早逝一直是她人生中最大的痛点,如果能为曾经的母系氏族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或许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事实上,早在平时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过程中,周凌玉常常会提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特别是给研究生讲课、指导研究生选题开题时,往往会讲得更具体更深入。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切水到渠成。“课题申报经过层层筛选终获立项,我觉得我很幸运!”周凌玉自豪地说。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过,写作的过程是辛苦的。课题从立项、结项到最终成书出版,周凌玉到毕节一带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而后为了文献整理,又常常废寝忘食。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题开题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余氏作家群的诗文作品、家谱、传记等收齐,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但是,太难,许多资料非常不好找。”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幸运的是,周凌玉有一个特别有文献意识、熟悉家族史的舅舅。周凌玉的舅舅叫余宏模,在贵州乃至全国都算得上是有影响力的彝学家、民族学家。听说周凌玉在研究余氏作家群,他把手上所有的文献资料都给了周凌玉,包括他自己的诗文作品,“在舅舅那里我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的课题能比较好的完成,与舅舅强有力的支持密不可分,遗憾的是2014年舅舅因病去世,他没能看到我的成果。”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题开题后不久,由于过度劳累,周凌玉在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突然眩晕,呕吐不止,不能动弹,全身冰凉。“省医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前后治疗时间长达月余,最后医生叮嘱我不要劳累,注意休息。”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事科研,有苦也有乐。“当思路由混沌到清晰,当问题一个个被破解,当键盘声有节奏的想起,当书稿一页页的增长,快乐便油然而生,沉浸其间,完全不觉其苦。2018年寒假,我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研究中,进入到‘余氏家风家学’这一节的写作,有个晚上大脑很兴奋,睡意全无,但看看时间已是凌晨3点,我还是合上电脑,洗漱休息。入睡后竞然在梦中继续写作,猛然惊醒,奔向电脑,把梦中的文字迅速录入。梦中写书,岂不快哉,为此我得意了好长时间。”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周凌玉无数次回到故乡,去大屯土司庄园,在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中,寻觅着祖辈的足迹,寻求某种心灵的沟通。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家族的一种怀念方式

《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由6个章节构成,分别为“彝族余氏土司家族源流”“余氏作家群形成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余氏作家群创作总论”“余家驹、余珍父子”“余昭、安履珍夫妇”“余达父 ”。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出现在清初,绵延至20世纪30年代,历百年、经五代,创作了大量诗文,可谓秀甲西南,其丰富的创作、深厚的家学源流,在彝族文学史和贵州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以土司家族为中心而形成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创作,向来研究不够。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对贵州彝族余氏土司家族世系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梳理,总结其文学特征。在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丰富复杂的文化生态背景下,揭示余氏创作在彝族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在贵州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通过家族成员个案研究与时代背景和学术变迁的结合,深刻说明社会文化思潮、彝汉文化融合、家族命运和地域因素对余氏作家群发生的重要影响。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书既有家族视角,又有民族视角,既是对彝族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书中,余氏作家群的研究既不是“家族史”研究,也不是“人物谱”研究,成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文学”研究上,尤其注重结合文本解读作家群的风格特征、价值意义。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书的出版,可为地域文学史、中华民族文学史建构提供了一个视角和方法。此外,围绕余氏家族作家群的诗文创作,本课题向彝族文学史和土司文学方面的展开,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意义。“于我而言,‘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绝不仅止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它是我一次次对家族的回望,一次次与先辈们穿越时空的相逢,是我个人对家族的回忆和怀念的一种方式。”周凌玉说。cj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媒体:
文:
贵州日报 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图:受访者提供
文字编辑:陆青剑
视觉:实习生 文俊
编审:李缨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