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校长肖远平教授微传
作者 刘洋 2020-10-03
原出处:​文学教育

肖远平教授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彝族,贵州大方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黔灵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主任、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国家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编委。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委招标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等13项。在《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编)著10余部。先后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等10余项。
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经》中形容谦谦君子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肖远平先生在学生们心中最为贴切的表达。他对事业兢兢业业,每件事情总是躬擐甲胄;他对学问心怀敬畏,科学研究总是细致严谨;他很温暖,指导学生耐心十足;他很豁达,做人做事脚踏实地。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丁乃通先生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学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丁乃通先生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学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写彝乡传统:一种敬仰与怀念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出生贵州大方彝族家庭。大方是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悠久绵长,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就曾为《大定府志》作序,并得后世之佳赞,“后之官斯土者,如导行之有津梁,制器之有模范,果其循习则效,择善而从,又岂猾吏莠民所能障蔽其听睹哉?”大方素有“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美誉,奢香是明代爱国女政治家,自幼受先辈影响,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嫁入水西后,因丈夫霭翠去世,奢香代理其职,并“开赤水、乌撒道以通乌蒙,立龙场九驿,马匹禀饩,世世办也”,奢香追求正义、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性格对这个城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的母亲是大方县城的一名人民警察,曾获全国十佳警察称号,作为彝族后代,深受奢香精神的影响,她时刻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使命,甘当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在一次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徒手与歹徒搏斗,英勇完成缉毒任务。母亲成为肖远平心中奢香一样的英雄。肖远平一直珍藏着一份登载有母亲事迹的《人民公安报》,并引以为豪,以致于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对英雄史诗总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感。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回忆,他刚参加工作时,响应国家号召,第二次赴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牛棚镇开展扶贫工作,那时父亲奔赴在公安纪检一线上,已隐隐发现了病痛的先兆,后病痛逐渐加重,父亲不愿自己的事情耽误他的工作,就再三嘱咐母亲和亲友们不要泄露病重的消息。直到父亲病故,肖远平是最后一个接到通知的人,消息如寒冬惊雷,他跌跌撞撞回家奔丧,虽未能和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但他并不责怪母亲,因为失去父亲,母亲的悲痛多过自己。所以至今,不管身在何处工作多忙,只要有机会,他都会陪母亲吃饭散步,每年都会回到家乡在父亲坟前和他聊天谈心。往后的日子,他将自己对家乡传统的敬仰和对亲人的怀念融入到了笔尖,也因此,他倾尽心力的著作《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得到了学界肯定,被认为“具有毋容置疑的价值”“弥补了南方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研究的缺憾”“视野开阔,有一种理论建构的胸怀与眼光,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尤其具有启示意义”。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日本民俗学会前会长福田亚细男赴西江千户苗寨调研民族文化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日本民俗学会前会长福田亚细男赴西江千户苗寨调研民族文化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情系民族文化:一种执着与坚守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肖远平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沉迷于诗歌创作,常在桂子山中与三两好友即兴作诗,一度“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更甚“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与此同时,生于乌蒙山、长于慕俄格、在民族文化浸润下长大的他接触到中国民间文学。恰逢学校邀请海外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其中就有著名民间文艺家丁乃通、邓蒂斯等,肖远平在学习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方便学生们探讨问题交流学术,更好地吸收前沿理论知识,刘守华先生组建了民间文学专门小组,肖远平便是最初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从沉迷诗歌创作走向关注民族文化,他反复问自己,贵州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为何难以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提炼和推介。为求解心中之困惑,肖远平决心到田间地头搜集这些零散而古老的民间文学作品,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贵州的民族文化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并将之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从此,他只愿低头劳作,不再顾左右风景。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常告诫学生,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对学问亦要如此。他回忆学生时代,决定从诗歌创作转向民族文化研究之际,选择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做探索性研究,撰写的学术论文被刘守华先生推荐到《广西民族研究集刊》发表,成为了他步入学术殿堂的开始,也是他在贵州民族文化土壤上挖下的第一抔土。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6年,大学刚毕业的肖远平怀揣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之梦放弃分配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贵州民族学院。他说,“故乡不仅有亲人,更有着我愿为之付诸一切的乡愁与乡情”,年仅19岁的他进入了贵州著名学者潘定智创建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工作,加入到刚创刊不久的《苗岭风谣》的编辑工作中。跟随潘定智教授工作的几年时间里,肖远平一直不忘恩师嘱托,“要继续在研究的道路上挥洒汗水,将贵州的民间文学和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充溢着满腔的干劲,肖远平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并一一指导,创下了贵州民族学院学生发表论文的最高成绩——两百余篇,不仅对学生们有着莫大的鼓励,也激发了老师们干事的激情。对民间文学的坚持和忠诚,让他来到北京大学求学于民间文艺学家段宝林先生的门下。1992年,完成学业后他又返回贵州民族学院继续从事科研教学,历任监察室副主任,预科部副书记、书记,预科教育学院院长。尽管行政工作非常繁忙,他仍不忘初心,鼓励年轻老师继续深造,工作之余为老师们答疑解惑,70余名教师在肖远平的督促和鼓励下完成博(硕)士深造,并如期返校为贵州民族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轻教师在进步,肖远平自己也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在民间文学研究上继续耕耘。民间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虽然是“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却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缘于此种形而上求索,肖远平延续关于民间故事“本身是立体的、活动的,它创作与流传的环境也是立体的、活动的”的学术理念,从文本走向民间,尝试从更为立体的角度去观照这些故事,认为“任何一个故事形象都并不是某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化身,而是在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流动且立体”。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7年,肖远平再次回到华中师范大学师从黄永林先生攻读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学位。缘于血脉之中的英雄情结,这次返校学习,他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到了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上,英雄史诗是“文化群体自我辨识的寄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组成,“支嘎阿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选准研究对象之后,他常常求教于导师黄永林先生,黄永林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给予了肖远平很多意见和建议。肖远平为了搞好研究,白天工作,夜晚查阅文献写作论文,常常整夜不眠,为了深刻感悟史诗传承人的心理状况和传承情况,肖远平总是一个人背着行李去田野调查。那时候的贵州农村还没有通村公路,他便坐车到镇上,然后徒步到各个村寨去采访史诗传承人,由于网络信号极差,常常因联系不上传承人无功而返,但是这都不足以让他知难而退,一次遇不着就两次,两次遇不着就三次,在执着与坚持中,他总算成功搜集到了“支嘎阿鲁”史诗传承的一手资料,并与许多传承者建立了良好的田野关系。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黄永林先生看到了肖远平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并为之感动,评价“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为人温文尔雅的涵养,为学求真务实的品格,特别是在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所体现的迎难而上不断开拓的精神,正是对华师精神的弘扬。”肖远平总是和学生讲,黄永林先生专业精深、视角敏锐,为人温润,不仅是他的学术导师,还是他的工作导师和生活导师,成为黄永林先生的弟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完成博士学业的肖远平返校后,积极投身于学科建设事业中,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师资队伍,继续培育囊括民俗学、民间文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科队伍,定期开展学术恳谈会,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或者新的研究方法,以拓展各学科的研究范围,为学科的建设发展和理论创新探索可行性道路。他积极思考人才培养问题,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培养高层次人才,引导他们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通过访学、进修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肖远平的《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是以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支嘎阿鲁传》为蓝本进行系统论述的首部专论,也是南方非遗史诗研究首部专著,学界认为是南方史诗研究的重大突破,2016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文艺奖一等奖。后来,肖远平与洛边木果等人根据贵州、四川、云南的史诗版本,进行综合整理,历时十余载,合译的《支格阿鲁》于2018年出版,得到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肯定。说起这部史诗的研究动机,肖远平说由于传承人多数已经去世,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挖掘,其蕴藏的文化就可能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掩埋,作为贵州民间文化的学者应当担负起保护和研究的责任。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1年,苗族史诗《亚鲁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敏锐地将研究目光聚焦到这部史诗上,克服交通不便和语言不通的障碍,多次且长期寻访东郎,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的写作。2017年,《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入选中国社科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出版,2020年该书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两部专著得到了刘守华先生与巴莫曲布嫫先生的肯定:“远平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和《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可谓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对南方史诗群和中华史诗学的研究有开拓之功。”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展开,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肖远平看到了非遗研究的大好机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因参与导师黄永林先生若干非遗及文化产业项目,对文化遗产有着敏感嗅觉的肖远平为占据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高地,组建团队,深入调研。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顺利结项,获优秀等次。连续六年主编出版《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这是国内少数民族非遗研究的首部蓝皮书”。鼓励年轻学人利用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民族文化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贵州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产业化研究,目前,团队博士比例占95.7%,副高以上职称78.3%。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中屯堡作为贵州文化遗产的耀眼明珠,是历经600余年积淀下来的目前国内具有唯一性的地域文化。为响应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宣传贵州区域文化,肖远平在导师黄永林先生的指导下,申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类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为将项目研究踏实做好,他组织博(硕)士调研团,开展屯堡文化社会生活资料、社区营造及社会治理专项调查,汇编200余万字的调查资料待出版,并计划2020年完成20个屯堡村(寨)的社会生活史调查。力争让贵州区域文化走向世界,在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增强贵州文化自信。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肖远平教授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胸怀乡村教育:一种责任与担当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天还没亮就起来热饭,随便吃几口把剩下的饭装在饭盒放进书包,带上书和作业本就走路去上学了。天冷的时候,路太滑,脚又冷,要走很久才到学校。中午就在学校吃自己带的冷盒饭,下午上完课再走回去。回家还要做农活……”这几乎是二十余年前贵州农村孩子对上学时的共同记忆。单薄的衣服、冻僵的手脚、粗重的农活、简陋的教室、冰冷的饭菜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肖远平始终记挂在心。肖远平的母亲或许是将他带上教育事业的引路人,她曾倾尽全力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想尽办法解决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一直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坚持做好事却很难,肖远平的母亲虽然不是教师,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他铭记一名教师的责任。在民族地区长大的肖远平因深切体会到孩子们上学的艰辛与教师工作的艰苦,到贵州师范大学任党委副书记、校长后,仍不忘开展学科建设、仍坚持为贵州教育服务。肖远平通过教育部《民族教育育人规律研究》课题探索非遗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结合的道路,并找到了突破口,希望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他说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贵州省教育体系最完整、教育规模最大、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如何为贵州乡村培养更多优秀教师。5G技术的兴起为教育注入了新鲜动力,成为了贵州乡村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2019年8月,贵州师范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就5G+乡村教育信息化实践、5G+乡村名师工作室培育等系列项目开展了合作探讨,积极探索依托5G网络,应用VR、AI等技术,积极为乡村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教育和乡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服务。在教师培养方面,肖远平依托贵州省教师教育联盟,逐步探讨形成协同、共生、共赢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发展机制。贵州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将带动省内7所院校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为未来培养大量卓越的乡村教师。2020年,又与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协议,开启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的首次跨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面向全国高校推广。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教师的发展方面,肖远平积极提炼乡村教师发展的“贵州经验”,通过积极整合教育学科优势力量,组建贵州特色教育强省研究团队,重点开展乡村教师教育研究,为贵州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契合现实、独具特色的乡村教师教育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持。他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培养越来越多的像吕传汉教授这样的大家、名家,扎根贵州、服务学生。他鼓励开展各级培训项目,为教师职后培训进行指导。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带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程,学校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带动基础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学会研究、爱上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道路上,他始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回溯三十余年的从业生涯,肖远平自觉少了一些生活上的浪漫气息,但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充实,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买书、看书和写书,最喜欢的大概就是在花溪河畔听风赏雨,诗文会友。他很少午休,所以总是能腾出一点时间来阅读喜爱的书籍,这已经成为他多年的习惯。当然这些良好的习惯也得益于他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几十年如一日的晨练,给予了他强健的体魄。所以在学习与工作中穿梭,仍然能精力不减。有了学术的滋养,平日的工作就如同有了精神支柱,每当遭遇困惑,总能在书中获得灵感,渐渐地反而更加依赖阅读,即使明白“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的道理,却仍被其中的魅力所吸引,更加觉得自己所学不多,所悟不够,所感不深。所以肖远平常常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善于“归零”,不论之前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要有重头来过的心态,方能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奋勇直前的精神。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文学教育》2020年第10期中旬号 )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刘洋: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刘洋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刘洋9B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