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集市的开张、一条山村公路的修通、一种经济作物的引种、一个走进都市打工者的出现,都有其新闻价值,这对于一个民族或某个地区来说是开创性的,它预示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我所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相机和笔把它真实记录下来。”
——列来拉杜
他从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山寨走出,但脚步一直穿行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山深处;他性格腼腆,但拿起相机采访时会一往无前;他不善言语,但谈起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摄影时会娓娓道来;他从事民族摄影23个年头,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变迁,从未停歇。他,就是民族画报社彝族摄影记者列来拉杜。
1984年,列来拉杜考入了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4年苦读之后,他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90年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东方文化学。求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不仅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也让这个年轻人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做事方法。1991年,凭借优异的表现,列来拉杜被当时我国三大画报之一的民族画报社招致麾下。
既有着与生俱来的性情,更离不开民族画报社的熏陶,自幼伴随着本民族浓郁的文化长大的列来拉杜,在离开故乡来到画报社工作以后,心却与故乡越来越近,与那些同样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同胞感情越来越深。他深刻认识到,民族新闻有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我国民族众多,56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都不一样,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相差很大,一个新闻事实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发生有着不一样的新闻价值。在宣传主旋律时,应结合我国各少数民族具体社会发展和地理位置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把时代旋律的大叙述与具体民族的叙事角度结合起来。
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列来拉杜目睹和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我热爱民族文化、热爱记者职业,并为之奋斗了23个春秋,在这风雨兼程的23年里,我一直遨游在民族新闻中,奔波在祖国边疆的村村寨寨。我走遍了除台湾以外大部分民族地区,并深入到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山寨,走完彝族地区所有县市,用镜头记录下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文化,用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记录下这些民族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列来拉杜深有感触地说。
从《苦聪山寨唱新歌》、《公路带来的山村集市》、《民族改革“一步跨千年,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等一篇篇报道,到“兴边富民 和谐边境”、“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 、“藏彝走廊”、“探访南岭走廊”、“留住手艺”等专题专栏;从《青藏高原神秘的跳“於菟“》、《大山深处时装秀》、《山上女儿也梳妆》等摄影专题,到筹划出版《穿在身上的历史——服饰文化》、《祭祀——献给祖先的盛宴》、《赋予情感的物件——传统手工品的价值》、《想像中的大凉山——传播学视野中的彝族人》、《山里人的仪式生活——一种永恒时间记忆》等专著,列来拉杜在民族画报记者的岗位上,多年来发表了大量作品。同时,他还在《人民日报》、《中国地理》等报刊杂志发表几千幅照片。一些专题角度新颖、报道立意高,拍摄、构图效果好而获好评,如《公路带来的山村集市》、《戴面具狂舞的神灵》、《向往》、《关注西部代表》、《大凉山彝族民间选美》等20多个专题组(幅)照片获国家民委、全国人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画报协会等颁发的奖项。
列来拉杜的镜头始终关注着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云南阿佤山的佤族、基诺山的基诺族、拉祜山的苦聪人、独龙江边的独龙族、潞西市的德昂族、三台山的布朗族、户撒的阿昌族,西藏珞巴族、门巴族,东北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采访中,列来拉杜对各民族抱着平视的心态,避免文化实践者的原叙述在记者的猎取心或断章取义的理解中,或因受众的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误读。宁静田野里默默耕耘的农民、山坡上嬉戏追赶的牧童、农业技术指导站门前争先购买农药的少数民族群众、自由自在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路人等,都是他镜头瞄准的对象。
近几年,列来拉杜更是认真践行新闻工作者“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走进边疆民族地区,与老百姓同吃住,感受他们生活,写出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新闻作品,完成了展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近百个摄影专题。2008年10月至12月,为配合2009年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列来拉杜从北京自驾车去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采访,历时50天,行程近万公里,完成了从我国西北的甘、青、藏到川、滇的大渡河、金沙江等六江流域民族迁徙走廊地的采访,系列报道刊出后受到读者、国家民委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2009年8月至10月,他又走进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完成“南岭走廊“的采访,发表的一些专题报道被《读者》、中国网等媒体转载。2012年8月至9月,他克服高原缺氧、交通困难等情况,翻越10多座海拔5000米的大山,行程3000多公里,深入到藏族、回族、珞巴族、门巴族、僜人等边疆少数民族村寨采访,感受他们的新生活。
2009年至201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列来拉杜组织完成了大型非物质文遗产连载报道《留住手艺》,先后刊发了《凉山彝族的漆器工艺》、《水族马尾绣》、《古纸坊里的老手艺—布依族手工造纸》、《迪庆藏族黑陶制作》、《纳西族东巴纸手工艺》等几十个专题。此外,2007年6月,他还随中央代表团赴香港,采访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文化庆祝活动;2009年,他采访报道了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相关稿件得到国家民委以及广大读者的好评。
列来拉杜一系列专题的陆续刊发,也引起民族文化研究者的注意。他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先后加入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影视人类学会等学术组织。同时,他对民族新闻理论,民族新闻题材的选题、报道方法以及影像记录价值等作了系统的探索,完成了《民俗文化的影像记录》、《多元文化时代民族题材的专题摄影报道》、《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资本化时代的彝族服饰》等论文。
今后,列来拉杜将继续探究“多元文化时期民族题材新闻的报道特点”。在他看来,世界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报道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应结合民族新闻宣传实践,研究总结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体文本的诠释解读,以及记者采访态度、立场对媒体文本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