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阿库乌雾(以下简称阿库),彝族诗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如诗的歌者
1964年秋,阿库(图左)出生在四川省冕宁县境内一个叫“普龙拉达”的彝家山寨。那时阿库只会说彝语,“普龙拉达”所有人也只用彝语交流。在那个封闭的小天地里,阿库度过了童年。与其他人一样,彝语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自然的部分,同时也是他用以感悟生命存在的最直接、最准确的途径。上小学一年级时,一位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当地“三下乡”的教授帮他取了个汉语名字叫“罗庆春”。进学校第一天,阿库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毛主席万岁”。至此,阿库迈出了接受彝汉双语教育的第一步。
彝家有句格言:“雄鹰飞得高,食物比同伴丰三倍;人类走得远,见识比朋友多三倍。”执著于离开山寨梦想的阿库18岁时被西南民族学院彝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成为寨子里第一位大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彝族语言文化知识,20岁开始用彝语写诗并公开发表,至今坚持彝汉双语写作。
一种可能、一种态度
“现在的很多彝族晚辈,甚至一些和我同龄的彝族同胞,都不会说彝语,但民族身份又决定了彝语应为这些彝族同胞的第一母语。”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彝语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历史悠久的彝语正渐渐出现危机。
“消逝中的坚守”是阿库对当前彝语文生存现状的一种忧患,也是阿库对彝语文事业的一份承诺。在阿库的主要论著中,其先后出版的彝语诗集《冬天的河流》、彝语散文集《虎迹》填充了彝族母语文学史上诗集与散文集的空白,推动彝族母语文学创作跨入全新的时代。
此外,阿库创作了大量汉语诗。通过汉语传播彝族文化的同时,阿库借鉴汉语思维与方法,对本民族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阿库在彝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创作之间获得了一个开阔自由的跨文化审美空间,通过诗歌创作方式践行保护母语(彝语)和用“第二母语”(汉语)保护母语的艺术文化使命。接受采访时阿库说:“消逝可能是一个事实,而坚守是一种态度。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消逝,还是在坚守中努力实现一些变革、创新呢?对我而言母语就是一个民族的尊严,我不甘心让这历史悠久的、关涉我们的生命和灵魂要义的母语就这样在我们身边走向枯萎!”
将彝族文化推向世界
走出彝区的彝族同胞不多,走出国门将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阿库先后应邀到国内外20余所高校就彝族母语诗歌、彝族文化与文学、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等主题举办讲座。2005年应邀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讲学。访学期间,阿库先后在美国《NORTON》、《BASALT》等文学刊物及专业网站上发表了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马克·本德尔先生翻译的诗歌和散文诗50余首,并于2006年出版了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英对照版诗集《Tiger Traces》。
彝族相信灵魂存在,魂即命,为生命之所系。阿库通过写作表达对生活热爱的同时,用彝语诗招魂,以期唤醒更多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让大家共同思考与担当。2009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作“虎迹:彝族传统文化与阿库乌雾的母语诗歌”的专题报告中,阿库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与语种的听众介绍彝族的语言文字、史诗、信仰,并现场朗诵自己用彝语创作的诗歌。一首《招魂》的彝语诗朗诵后,掌声雷动,震撼全场。有位听众当场激动地对阿库说:“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你是世界少数族群母语保护的一面旗帜!”
28岁时,阿库曾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目标:“用我的母语与当代世界诗坛对话。”如今,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族群文化要想实现与世界文化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最重要的文化立场和精神抉择就是对本族群文化差异性的坚守,要创造性地恪守本族群文化独立的精神品质,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本族群母语文明和母语文化的尊严。”他强调说。
阿库还有很多设想和计划,他表示自己将不遗余力,为彝族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