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雯,女,彝族,1968年5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硕士。1991年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4年至1995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进修,2004年1月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昌学院法学教授,院学术带头人,凉山州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社员”、“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明雯教授注重发挥专业特长、智力优势,利用人大这一平台,将研究成果加以直接转化、运用,促进立法。积极为凉山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谏言献策,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在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上三年领衔提交了立法议案七件、建议十二份,所提修改法律的部分建议被已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和《选举法》采纳。
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今,一直在凉山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民法学》、《法理学》、《知识产权法》等十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历年来,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成绩均为优秀。
先后主持、主研国家、省、州、院级教学及科研课题15项。通过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该同志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以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得以强化。结合科研课题,多次深入凉山边远彝族聚居区调查研究,撰写并出版了专著《凉山彝族习惯法研究》,参编教材两部,并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法制与社会》等刊物上公开发表30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其中全国核心刊物12篇),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认可。曾获省、州政府及院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等20多项教学、科研奖励。
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及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王明雯教授注重发挥专业特长、智力优势,利用人大这一平台,将研究成果加以直接转化、运用,促进立法。积极为凉山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谏言献策,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曾应邀为中共凉山州委、西昌市委、州中级法院等单位举办过七次法律专题讲座,受到一致好评。在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上三年领衔提交了立法议案七件、建议十二份,两次被指名在四川代表团对外媒体开放日的全团会议上发言。其议案建议和发言受到法律界学者及全国媒体广泛的关注,也借此扩大了四川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提七件议案全部被列为大会正式议案,并得到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博导梁慧星教授在内的诸多全国人大代表签名支持。四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大家看法》节目的录制,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香港《明报》、《南方周末》、《中国改革报》、《检察日报》、《四川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中国网、新华网、正义网等全国几十家主流新闻媒体展开了深入的多角度的报道。所提修改法律的部分建议被已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和《选举法》采纳。
一、近五年来教学情况
1.主要讲授课程
①《知识产权法》,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本科二届、专科四届共396人;
②《民法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本科五届、专科四届共442人;
③《法理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本科四届、专科一届共163人;
④《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本科一届、专科一届共98人;
⑤《物权法》,公共课,周学时2,本、专科四届共300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①指导学生案例讨论15次;
②指导模拟审判3次;
③带领学生法律咨询2次,参观奴隶社会博物馆2次;
④指导学生观摩审判3次;
⑤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律专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50余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①2005-2008,西昌学院院级课题“民族地区法科学生的素质教育研究”,编号:XB0508,主持人;
②2006年,西昌学院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课程负责人。
4.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①《略论目前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改进》,《社科纵横》2008年1期,独撰;
②《浅析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法学教育》2008年1期,独撰;
③《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模式及改革初探》,《教育与经济》2005年12期,独撰;
④《略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出路》,《大学时代》2005年12期,独撰。
5.获得的教学奖励情况
①2005.05“民族地区‘四个并举’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②2005年获西昌学院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一项;
③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民事诉讼法学》,主讲教师;
④2006年度院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课程负责人;
⑤2005年度院级精品课程《民事诉讼法学》,主讲教师。
二、近五年来科研情况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限主持)
①2007—2009,四川省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和谐四川中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整合研究”,编号:SC07B019,主持人;
②2009-2011,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凉山彝区民间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编号:09SA071,主持人;
③2006-2008,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断裂与整合研究”,编号:SB06003,主持人;
④2007-2008,凉山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凉山农村民族法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无编号,主持人;
⑤2007-2008,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法治保障研究”, 主持子课题: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冲突研究,编号:07AMZ001;
⑥2006-2008,西昌学院社会科学科研课题“凉山彝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问题研究”,编号:YJSB0621,主持人。
2.发表的学术论文(限独撰或第一作者)
①《凉山彝族习惯法研究》,2008.09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17.5万字,独著;
②《论网络隐私权及其保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2期,独撰;
③《新农村建设中凉山彝族地区的法治问题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8期,独撰;
④《彝族习惯法对构建凉山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社科纵横》2008年11期,独撰;
⑤《凉山农村法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6期,独撰;
⑥《试析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与特征》,《西昌学院学报》2006年3期,独撰;
⑦《试论当前凉山彝族习惯法存在的原因及意义》,《西昌学院学报》2007年4期,独撰;
⑧《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世纪桥》2007年7期,独撰;
⑨《浅析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学教育》2007年9期,独撰;
⑩《凉山农村彝族习惯法初探》,《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2期,独撰;
⑾《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断裂及成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2期,独撰;
⑿《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整合的必要性及途径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10期,独撰;
⒀《试析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必要性》,《决策与信息》2009年10期,独撰;
⒁《试析凉山彝族民间调解的优缺点》,《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年11期,第一作者;
⒂《关于我国药害侵权立法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09年12期,第一作者;
⒃《确立药害责任追究与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商情》2009年28期,第一作者。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①2008年获凉山州政府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②2006年获凉山州政府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③2008年获西昌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专著三等奖一项;
④2008年评为凉山州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⑤2010年评为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