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青年学人推介:顾尔伙博士
作者
《彝博通讯》编辑部
2015-01-09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顾尔伙(1983.9- ),男,彝族,四川凉山喜德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四川社科重点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行政秘书。主要研究领域:文化心理学,民族教育学,多元文化教育等。
主要学习经历:
(1)2011.9-2014.7 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2)2008.9-2011.7 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
(3)2003.7-2007.9 四川师范大学攻读理学学士学位。
(4)1997.9-2003.9 凉山州民族中学读初、高中。
主要获奖情况:
(1)2014年6月毕业论文《博弈中的心智发展》被评为西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2014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
(3)2013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主要科研成果:
(1)克智论辩实践:作为一种公共教育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教科版),2014年1期
(2)参会论文“How mental develops in Kenre dueling”, 入选“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July,2014
(3)民族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1期(第二作者)
(4)从感觉极到理念极:凉山彝历年象征意义诠释, 多元文化教育,2014年
(5)克智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逻辑,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6期
(6)“克智”:作为辩的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5期
(7)克智论辩实践的公共教育性及其意义,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6期
(8)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田野研究质量提升探析,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5期
(9)克智传承方式对儿童教育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2期
(10)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评价,中国民族教育,2013年6期
(11)击掌之间的智慧——拉卜楞寺社会的知识性格,多元文化教育,2013年
(12)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社会科学家,2012年2期
(14)克智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2期
(15)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5期
(16)彝族克智文化初探,西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6期
(17)高中文理分科的根源及其出路. 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2期
(18)《论语》口传特质及其教育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年4期
学术交流:
(1)2014年6月28日—7月10日,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第八届世界论辩研究国际大会”并作学术报告。[8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ISSA), Amsterdam , 2014]
(2)2014年9月,赴泰国博仁大学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
(3)2014年10月1日—2日,参加 “英语世界的彝族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并做《文化心理结构与彝族文化研究》的报告。
(4)2014年11月17日—20日,参加 “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年会暨高校彝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和“第十五次彝文古籍协作暨第十次全国彝学会”。
(5)2013年9月21—22日,参加“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并在会议上做了《克智论辩实践:作为一项公共活动》的发言。
(6)2013年10月27—29日参加“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
主持项目:
(1)2012年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彝族口头文化传统及其传承研究”。
(2)2013年中央基本科研项目“作为辩的教育—拉卜楞寺辩经教育考察”。
(3)2014年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克智文化进校园路径研究”。
(4)2015年四川师大校级科研项目“凉山本土植物知识双语教材开发研究”。
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
彝族“克智”辩证实践:作为一项公共活动 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6043
《论语》口传特质及其教育启示 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6041
击掌之间的智慧——拉卜楞寺辩经教育实地考察 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