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著名作家诗人文史专家郑千山​新著《千山说荟》分享会在昆举办
作者 臧思克 2023-03-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2023年2月25日下午,云南省著名作家、诗人、文史专家郑千山新著《千山说荟》在昆明莲花池庭院剧场分享。
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季如春的昆明一雨成冬,“触手成春”《千山说荟》新书分享会现场却群贤毕至,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省内及北京的50多名作家、诗人、艺术家、专家学者雅集在昆明莲花池庭院剧场,分享了一场春天的文化盛宴。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分享会由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云南省诗词学会、昆明市文史研究馆主办,昆明开明文学院、昆明中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民进昆明市委文史委员会、五华区文联、五华区作家协会、昆明班寨茶叶有限公司协办。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文勋赋诗道:“悟得空灵与道通,诗情画意入玄同。千山万壑人生路,笔下风雷大化中。”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千山说荟》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精选作者近年写作的文史类散文、随笔和诗联、碑文近300多篇(章、首、副),全书分为“千山说荟”“千山吟草”“碑联摭拾”“师友玉盏”四辑。全书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世说”写作方法,其中涉及党史、历史故实、国学与蒙学、人物交游以及旅游文化、地方民族文化等,许多内容为第一次系统梳理和公布。 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郑千山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蒙学会副会长、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日报文艺版主编、云南省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昆明开明文学院副院长,昆明市政协常委、市文史馆馆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市作协理事,五华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著、编出版各类著作18部。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作家、诗人晓雪在序中说:“如果说,30多年前的郑千山还是一棵‘文学新苗’的话,那么现在,他确实已经长成枝干挺拔、繁花盛开的‘大树杜鹃’了。”“千山不但有相当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而且抒情言志、咏物写景、赠答亲友,都能即席赋诗,格律工整,才思敏捷,灵感如泉,出口成章。...读了他的这些作品,我才惊喜地发现,千山不仅是很称职的编辑、记者、作家、学者,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我们对诗人郑千山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边疆文学》原主编张永权评论《千山说荟》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内涵和较高文学审美品格的重要作品;是云南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地理文化生动的文学呈现;是一部作家兼文史专家郑千山积多年文史研究成果和辛勤文学创作之心血,相辅相成的重要收获;是作者献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和广大读者的一部奇书。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古琴演奏家刘彦忠先生用一曲《流水》开启分享会的典雅之尊、文脉之魂。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朱籍说:“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宜用中西合璧方式,巧妙融合,法古求新。千山所走的文化道路,正是如此,故其诗卷,近于正声。”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蔡毅评价说:“千山写到的人和事有的我比较熟悉,如哲学家赵仲牧、微雕艺术家罗毅东,有的也是读后才了解的,如著名记者陆铿、民间中医海正有、乡贤王凤瑞等。从中我发现他的心很细,能一字不漏地记住被采访者的原话,这让我体会到千山兴趣爱好广、知识面宽,他的诗词歌赋游记都可以入文,而诗歌中的美句,高度浓缩了他的心灵世界,他的才华体现在一学就会再学更佳,很多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媒体人、《春城晚报》原总编辑刘祖武介绍了郑千山从口腔医生到报纸副刊编辑的成长历程,他认为因为热爱和执着,永不放弃,让郑千山花开文苑,硕果累累。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云南省文史馆馆员吴然则回顾了自己与郑千山的相识经历,他说:“拿到这本新书很欣慰,千山已经从30年前的一棵文学新苗长成了大树杜鹃,他的成绩有目共睹。荟是草木繁茂之意,期待他更多的新作问世。”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王新说:“郑千山向‘补白大王’郑逸梅学习,说荟讲故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说文论史,可以展现一个有趣的灵魂。郑千山诗词中的一些妙句,令人过目难忘,如‘梳理笔刀兼灭鼠,整齐鞍辔好腾骧。酸风袭面眸无泪,大雪萦身鬓有霜’‘辞隔炎凉非大道,骚离风雨是闲尘’等等,而《贺第五届中央文史馆国学论坛联》‘百流三教合,空革故乎?因亡弊政;万壑一峰尊,实兴仁矣!以鼎新天’则体现了对哲学、历史、社会的思考高度。”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明文学院副院长、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温星说:“在云南传媒界,郑千山是知识面最广、身份最丰富多元、也最博学的一位,他在国学研究、古典诗词、楹联及文学评论、散文创作等诸多领域皆有建树,其才华之全面,是极其罕见的。而这些才华与建树,都体现在了这部《千山说荟》之中。他跟我是开明文学院同仁,我不由想起,三年前,我们开明文学院就是在今天的活动场地莲花礼堂宣告成立。而我们的创始院长、我们共同的挚友存文学先生,却已经意外地离开了我们。今天,我相信存院长也来了,他就在这里,他看着千山,他看着我们每一位。我真诚地希望,以后每一位前辈、老师,能继续支持我们开明文学院。”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孔子研究会副会长、昆明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大学教授王海东,对郑千山身上体现的“直、谅、多闻”的传统文化人格建构印象深刻,由此推断其初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是一种人生的必然,文如其人,人亦如其文。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省作协原秘书长杨红昆,昆明市政协教科体卫委员会主任、市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厉鸿华,昆明市政府参事室、昆明市文史馆处长陈建平,晨光出版社社长、诗人杨旭恒,云南省科协宣传部长、省反邪教协会秘书长杨军,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吴觉农贡献奖获得者”詹英佩,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书法家刘文全,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会长、收藏家陈立言,云南省政协提案委办公室主任、作家李兴,昆明市台联主席、昆明文史馆馆员李为民,民进昆明市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周佳,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博士丁存金,五华区文联秘书长马艳梅、五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陶俊勇,著名画家蒋丽萍、著名作家诗人边八哥、陈泽、随海金、师立新,著名媒体记者程肇琳、李静、阎钰、苏宇箫,云南中威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邵筱萍、文林美术馆馆长包理斯、昆明爱尔信集团董事长毛良等参加分享。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朗诵家丁进主持分享会,五华区文联主席张跃勇向作者赠送书法作品。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导演、中国非遗百集手艺人系列短片导演/策划人、广西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设计师/导演、北京艺典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导演黄术,大理诗人郁东到会祝贺。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琴演奏,朗诵家丁进、李丽昆、张清、吟诵家郭又菱吟咏朗诵了郑千山的作品诗二首、《昆明文庙重光碑记》《梧桐树与金凤凰》,陶园园的汉服舞蹈展示演绎诗歌、段映竹的中式插花等传统文化元素让分享会格外雅致,韵味十足。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作家、诗人、文史专家郑千山致答谢辞。他坦言《千山说荟》之后,还有一系列的“千山说”——千山说易经、千山说心经、千山说论语。正如作者所言“‘说荟’是文史界的一种说法,主要指小说,清代陈世熙《唐人说荟》就是这个含义。而我的这本小书里取的是‘荟’字与‘千山说’相连,仿徐一士先生‘谈(谭)荟’说掌故、陈历史的意思。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传奇,来观细节,皆有精彩之处。我以后将以‘说荟’的方式继续‘说’下去,文史的结合将增进文化的厚度,文史不分家,正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一种实践之路。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臧思克/文,部分图片来自作者微友)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