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图书馆报告厅,本学期“新人文讲座”的第三讲――“一个彝人的梦想”在3点30分准时拉开了序幕。该场演讲由人文学院中文系蓝棣之教授主持。
本期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他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市彝族自治州,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中,他回忆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深刻分析了当代中国的诗歌现状,并建议当代青年关心精神生活,从一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充实自己。据了解,诗人吉狄马加是自“新人文讲座”上学期开讲以来第一位少数民族演讲者,他的加盟,体现了主持人期望该系列讲座能向广大同学传达不同声音的良好愿望。
“那本诗集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读的第一本诗集是普希金的一本诗集,我用了几天时间把它抄下来。”吉狄马加娓娓地开始了对他诗歌创作历程的讲述。他说:“一个人成为诗人可能有很多触发点,我走上诗的创作道路是很偶然的。”他出生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彝族是世界上单一民族中保存史诗最多的民族。而他本人,更是充满了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爱情、友情的歌颂。他说正是这些东西点燃了他的心灵空间,使得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用诗――这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来实现他的“梦想”,也就是他的文化愿望:“通过我的诗,有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民族,我民族的文化;通过我的民族作为一个载体,引起世界上更多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普世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注,等等,使人民和世界都更好。”
“我认为中国目前的诗坛是历史上的最好状态”
吉狄马加分析了中国目前诗歌创作的状态。他指出,虽然现在中国关注诗的人不是特别多,这是传媒多元化,文化形式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但是,中国现在进行新诗创作的有一百多万人,进行旧体诗词创作的有四百多万人,而且,整个社会氛围都非常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宽松、多元的文化氛围,使人可以自由地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创作思想上很自由, 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可以用任何一种流派或者方式来进行写作,而不必担心别人会怎样评论。
基于此,吉狄马加说:“我认为中国目前的诗坛是历史上的最好状态。”
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物质世界,人类进入了一种精神生活缺失或者说精神困境的一个最困难的时期。从诗坛上看,就是缺少关注人类命运,他人命运的作品。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表现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因为每个人都是生灵,对土地、河流、群山这些自然的东西有特别的感情。”
“一个诗人应该有人文意识和广泛的文化眼光!”
吉狄马加为我们阐述了一个诗人应有的素质和创作方向。他说:“如果你要写诗的话,你要想‘你创作的东西能否给别人以烛光般的希望和温暖?”他认为,一个诗人必须受多种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养育,诗人的精神世界游离在几种文化之间,徘徊,碰撞,捕捉到心灵里最易感动,最易被触动、最柔软的部分,并将它们表现出来。关于诗的表现,他说:“诗是很奇怪的,介于是与不是之间,是很隐喻,很含蓄的东西。”“最难的是把一个很简单的东西,用复杂的方式去思考它,再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又不让人觉得简单,这就是‘大师了。”
吉狄马加在他的演讲中一直强调诗人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忠实于自己的良知, 要讲真话”,要使自己写的诗能使不同民族的人读完之后觉得很感动。他强调在诗中表现自然和本源的东西。
“诗歌永远不会死亡”
关于诗歌的未来,吉狄马加说:“诗是人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当你想要把自己心灵深处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时候,您就在写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诗人。从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看,诗永远不可能消亡!”
最后,吉狄马加向听众朗诵了他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的一首题为《时间》的诗,并接受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 (编辑 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