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酒与少年
彝族少年,本应心系民族之兴旺,怎能颓废于酒毒间。
我深知我们彝族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从古流传至今。我们彝族热情好客,在彝家的传统中,待客先用酒。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必备的。在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可谓:“无酒不爽”。没有酒,怎能体现出我们彝族人的热情?
在我们水城县玉舍海坪彝族火把节中,迎接宾客时就有“迎宾酒”、“拦门酒”、“祝福酒”这三杯酒,必须喝了彝家这三杯酒,才能进入会场。还有一坛酒,称为“杆杆酒”,来参加火把节的宾客们都必须咂上一口。
在寨子里,每逢佳节喜事,就免不了喝酒,不少人喝得烂醉如泥,有些还发酒疯,其中就有不少的彝族少年。彝族少年,年纪轻轻,就已颓废于酒坛之中。
视此之态,我懂得了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渐渐消颓的缘由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亡,则国亡。我们彝族少年,本应心系民族之兴旺,却如此颓废于酒中,彝族文化怎能不消失?彝族又怎能兴旺起来?
我不是说让彝族少年戒了酒,彝族和酒是分不开的,作为彝人,又怎能不会喝酒?但是我们要把握好“度”。凡事都讲一个“度”。酒,少喝有益,多则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