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建造一座桥――感悟人生系列之六
作者 李智红 2002-09-18
原出处:彝族人网

  在滇西高原那苍茫雄浑的十万大山深处,在一条名叫板桥河的,寂静而又卑微的河流之上,有着一座古朴而简陋的小木桥。那座小木桥的名字叫水生桥,水生是我的乳名,小木桥是我的"生命之桥"。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的故乡,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桥"。在宿命的故乡人看来,生命本身就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路"。在这条看似漫长实则十分短暂的生命之"路"上,每个人都将会遭遇重重凭借个体的力量,难以逾越的"沟坎"和"阻隔"。因而,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旅程多一些平坦,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通达,少一些曲折,就得为自己的生命建造一座"桥"。这样,每当你遇到坎坷和障碍的时候,"生命之桥"便会在冥冥之中赋予你一种神秘的力量,去超越那些人生的障碍,去横跨那些生命的沟壑。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命之桥,是每一个故乡人生命旅程中一个宿命的"契结"。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有个百年不变习俗,无论是谁家添丁进口,都要在孩子"满月"的时候,由家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和孩子的父母一道,选择一处乡邻或路人行走不便的河谷箐沟,搭建一座小桥。这座小桥是孩子的"生命之桥",因而要以孩子的乳名来命名。小桥的搭建,不必十分的完美,只要结实、牢固,能够走行人,过牲畜就行。有大多数人家,因为财力有限,为孩子搭建的"生命之桥"大多是些木桥、竹桥、藤桥一类的简易小桥。也有家道殷实的人家,为孩子修建石桥或是水泥桥的。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孩子的"生命之桥"建好之后,主人还要置备上一桌简朴的家常酒席,盛情邀请第一拨过桥的行人,前来喝上一杯自酿的米酒,共同庆祝孩子有了自己的"生命之桥"。对过桥的行人,不论是熟悉的乡邻还是陌生的过客,不论是富有的财主还是乞讨的"叫化",主人都会给以最盛情的款待。因为大人们给孩子修建"生命之桥",除了祈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逢山有路,遇水有桥"之外,故乡还另有一说,那就是谁的"生命之桥"走的人最多,给人带来的方便最大,谁就最有福分,最有功德。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的故乡,不论是谁,只要他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生命之桥",也便背负起了一份神圣的义务和责任。故乡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必须千方百计地维护好自己的"生命之桥"。破旧了,要及时更新。损坏了,要及时修补。要让它永远保持通畅,永远牢固如初。即便你长大了,出息了,并且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那片生养自己的红土,你也必须义不容辞地履行你对"生命之桥"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或定期汇寄钱物,委托乡邻帮助修补;或把它托付给亲友,帮助照看和维护。在故乡人看来,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之桥"由于疏于管护,遭到损毁和破坏,那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为有着无以数计的,永远通畅着的"生命之桥",所以在故乡那块贫瘠而又厚道的土地上,无论是大河沟还是小山箐,都有着一座座或简朴,或敦实的小桥,在沟通着两岸的往来,在铺垫着路途的平坦。可以说,只要是有路在延伸,有水在流淌的地方,都能看到"生命之桥"的身影。哪怕只是一条极少有人行走的荒僻小径,你也会看到有一座座不朽的"生命之桥",横亘在小径必经的,那些或深或浅的河沟之上。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人处世立身,历来讲究以善为根,以仁为本。崇尚平和厚道谦逊诚实,提倡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给孩子搭建"生命之桥",原本就是为了要让孩子在童蒙未开之时,就开始接受修桥铺路这类义举善行的熏陶。并让孩子们慢慢懂得,那"生命之桥"不但是为自己造的,也是为别人造的。今天,你的"生命之桥"帮助别人跨过了一道挫折的"河沟",明天,别人的"生命之桥"也会帮助你逾越一条苦难的坡坎。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若这人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像我的故乡人一样,人人搭建一座"生命之桥",并且时时尽心加以维护,以确保通畅,那么,天地间就将会有许许多多座美丽的"生命之桥",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h0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