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石屏:歌舞演出《花腰恋歌》精彩瞬间
作者 沈少雄(图\\文) 2025-05-27
原出处:​魅力石屏

本文拍摄于2020年10月,系石屏歌舞演出《花腰恋歌》的精彩瞬间。旨在传承文化血脉,守望精神家园,探索古老文化,感受红河先祖留下的民间音乐魅力……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04.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凤舞龙飞》

石屏县哨冲乡居住着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人们称之为花腰彝……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05.jpgDM_20250508101138_006.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尼苏人崇拜龙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祭龙 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都要举行祭龙仪式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07.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花腰姑娘舞龙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独到之处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龙头一动 虎虎生风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08.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才见姑娘倒地平舞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翻起千层浪花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见长龙破空而出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荡起万朵祥云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村民们驱除邪气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祈求平安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09.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绣彝舞》

DM_20250508101138_010.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美大方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8_011.jpgDM_20250508101138_012.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她们能歌善舞 会绣善织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演唱时真假声自然结合 内容丰富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唱跳的过程中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唱三拍 跳两拍 手击一拍的有机结合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歌舞形式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

烟盒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小的鼓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0.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舞蹈套路多达220套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1.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 ,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2.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深受群众喜爱,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菜腔》

“海菜腔”有700多年历史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是滇南四大腔之首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3.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菜腔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起源于石屏县异龙湖附近的原生态民歌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独特的换气方法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和长气息的演唱风格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节奏细致多变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真假声不露痕迹的自然转换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国内外声乐专家惊叹不已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4.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怀秀、李怀福是云南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因为他们开创了中国声乐界一种崭新的唱法--原生态唱法,并将这种唱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5.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叙事古歌·祈福鼓》

DM_20250508101139_026.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地上发生的事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神灵给我们的启示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7.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然变化的解释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未知的占卜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通神者毕摩告诉我们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8.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们清楚民族的来路和归途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忘过往 不惧将来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
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08101139_029.jpgDM_20250508101139_030.jpgBR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微信公众号-魅力石屏;图\文:沈少雄;原标题:【古韵新城 水墨石屏】观《花腰恋歌》。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