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群舞《花儿永远这样红》舞台照
3天3场,共50个入围终评作品展演,场场爆满,场场央视全网直播。
经过三天的艺术雨露沐浴,209年8月10日晚,在西昌金鹰大剧院,随着宁夏演绎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入围作品《踏别的腔子热着呢》最后一个动作的定格,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完成了三场终评并落下帷幕。
中国舞蹈“荷花奖”,作为中国舞蹈界的最高专业艺术奖项,自1998年批准立项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荷花奖”以其公认的权威性、公正性、导向性,得到了全行业的广泛赞许,群众基础坚实,社会影响深远。
本届评奖由业内各位专家评委从全国各地的351个报名作品中精挑细选出51个优秀作品参与终评,但其中有一个节目弃权,所以最后只有50个作品参与了终评演出。其中,我州歌舞团参评的《永远的诺苏》以98.17分获得现场打分第五名。
好作品讲好故事
当晚,由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带来的《花儿永远这样红》以绝对优势取得全场及整个终评活动的最高分98.54分。
“这才是我们的影视剧和舞台剧应该大力弘扬和张扬的舞台男人形象!”评委高度评价,该作品讲述了生活在五千多米高山的塔吉克族小伙即将离开自己心爱的姑娘到部队入伍,乡亲们跳着鹰舞、吹着鹰笛欢送他去保卫祖国边疆的故事。
“现在的审美流行说什么‘小鲜肉’,一看节目,唉,这不是‘小鲜肉’,对啦!不是小鲜肉就对啦!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山鹰,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男人,这才是我们心目中将来能上战场打仗保家卫国的战士形象,这个节目对我们的审美有刷新的作用。”在第二现场新闻直播间当监审的冯双白老师的点评评出了大家的心声。
《永远的诺苏》排名第五
编导的独特立意和舞者的现场演绎完美结合,是这次“荷花奖”给观众的最好礼物。
第三场演出结束后,参与终评的50个节目(其中一个节目弃权演出)终评分数出炉。我州《永远的诺苏》《挽歌》《一个都不能少》分别排名第五、第十九和第四十一。
经过三天的现场终评角逐,最后的现场打分名次出炉,其中现场打分排位前九的分别是这些作品——
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出的《花儿永远这样红》以98.54获得最高分。获得第二名的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额尔古纳河》(98.33分),第三名的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中央民族大学演出的《战马》(98.33分),北京舞蹈学院演出的《玄音鼓舞》以98.24分获得第四名,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演出的《永远的诺苏》以98.17分获得第五名,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演出的《黑缎子坎肩》以97.94分获得第六名,北京舞蹈学院演出的《老雁》97.82第七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演出的《赞歌》以97.34分排名第八,呼和浩特民族演绎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小巴特尔与喜洋洋》以97.02分获得第九名,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生如夏花》以96.99排名前十。
之后,“荷花奖”各奖项将根据终评分数、网络观众投票及评委评议综合审定决出民族民间舞奖6个,获奖提名12个,入围终评展演51个,具体奖项将择日公布。
立意独特 源于生活
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沙呷俊楠是我州三个参评节目的编导之一,他说:“《挽歌》这个题材主要是想呈现木里火灾,用我们舞蹈人的方式在最顶级的舞台上去缅怀牺牲的消防英雄,用彝族人特有的民俗风情来赞颂他们。《一个都不能少》这个题材也是从凉山最生活、最基层来捕捉到的这个切入点。主要是在这个作品里面呈现了板凳工程,在这个作品里面呈现出咱们凉山的孩子在国家的关注、社会的关注下都能够去接受和吸收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每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这个舞蹈主要是我们老年艺术家的怀恋。”国家一级演员、舞蹈艺术总监,彝族著名舞蹈演员吉布阿鸽在谈到她参与编导的《永远诺苏》时说,因为过去的诺苏和现在的诺苏是不一样的,现在在新时代,我们的诺苏人民要跳出自己新时代的面貌。不管是在舞蹈创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彝族人民都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在活动期间,我们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和作品点评会,给予年轻舞者理论支撑和指导,在三场终评中,‘荷花奖’见证着一批优秀的年轻编导的成长,见证着年轻舞者的成长,见证着每一位舞蹈人的成长。”全程参与终评活动的中国舞协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表示,“荷花奖”将持续扶植大批优秀舞蹈编导,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文/记者 米赢 图/记者 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