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五月神秘来袭
作者 王军 2017-05-12
原出处:人民网四川频道

彝族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剧照。(四川省文化厅 供图)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省文化厅 供图)彝族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剧照。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民网成都5月11日电 (王军)记者今日从四川省文化厅获悉,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西昌市文联音乐家协会共同打造彝族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将于5月18日-26日在成都上演。届时,观众将感受到神秘的彝族博什瓦黑石刻岩画文化和动人传说。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我呼吸——博什瓦黑》已接受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组委会邀请,将于7月赴法国参加戏剧节展演,来自世界各国的戏剧爱好者都将了解到中国彝族一个神秘的地方——博什瓦黑。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为唐宋时代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彝族宗教文物遗迹。它位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的碗厂乡团结村博什瓦黑的南坡上,东距昭觉县城63公里,西离西昌市区46公里。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彝族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1200多年前刻画在岩石上的古老传说,寓意着生命和自然的轮回……斑驳的石刻岩画,镌刻着神秘的南诏故事古老的符号语言,阐释了彝族人民的生存历史。在海拔2700米处的丛林掩映下,古老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镌刻在天然巨大的岩壁上,百年苔藓的掩盖,使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保存至今。古时,博什瓦黑被当地彝族人民敬奉为神地,演绎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同时成为南诏文化艺术形成的见证。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可追溯到南诏国时期,简练而细腻的线条记录了古老的毕摩文化、武士文化和图腾文化,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存历史。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则将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传说搬上舞台,生动演绎彝族故事。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最纯粹的声音,还原民族原生态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呼吸——博什瓦黑》以彝族古老传说为蓝本的剧情,用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手段,利用原生态山歌、舞蹈形体、民族器乐、民族服饰、祭祀仪式等元素,全方位展现彝族的生产生活。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整个剧目的演出过程中,完全采用“不插电”演唱的形式,7位彝族艺术家运用彝族苏尼鼓、口弦、铜铃、月琴等乐器,演奏出彝族人民独有的曲调,高亢激越的高腔演绎,极具戏剧化。更有著名彝族音乐人、彝族世界音乐先行者、西昌市文联音乐家协会主席瓦其依合倾情加盟,现场演绎《神曲》《流淌的思念》等代表作品。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名词解释】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彝族祭司,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毕摩文化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士文化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士们个个赤着胳膊和脚,手持弓箭瞪着大眼,气势所向无敌,岩画线条简炼而不失张力,粗犷中带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南诏国时的尚武精神。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腾文化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博什瓦黑岩画中也出现了“龙”、“鹰”、“鱼”、“麒麟”等诸多图腾造像,更加丰富了岩画的内容和形式。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融入十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主创团队介绍,《我呼吸——博什瓦黑》全剧中,更融入了十余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祭祀、口弦、高强等,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祭祀(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通过自然崇拜、酬神祭祀以及文艺展演,传递着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求爱对歌(彝族情歌是一个文化遗宝,有着天籁之音美称。)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由于口弦音色柔美,姑娘们常常用它来向情人表达爱意。)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礼(彝族婚俗是一部“活态”的婚姻发展史,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腔(彝族高腔有着较长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艺术瑰宝。)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指路经(彝族毕摩指引和教育亡灵回归祖界的经书,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更新完善,充分体现着彝族关于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3Z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