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非遗项目彝族古剧《撮泰吉》亮相京城获好评
作者
钟文
2015-10-23
原出处:中国城市文化网
2015年10月19日,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的彝族古剧《撮泰吉》应邀亮相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一一一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记者了解到,该局2005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贵州省艺术家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经过挖掘、整理,将原生态的撮泰吉表演搬上舞台。
记者了解到,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的演出从10月12日至26日,演出地点分别为中国评剧大剧院、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山公园音乐堂。本次会演同时也是为2016年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做剧目储备。
尾声剧照
彝族古剧《撮泰吉》总策划、总编导黄湘告诉记者,该剧此次进京展演共演出两场。撮泰吉是流传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的一个民俗表演项目。它世代流传于中国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寨,上个世纪80年代被文化采风发掘出来,以其神秘的表现内容和古朴诡异的表演风格,立即引起观众及文化界的极大关注。据传承人介绍,这个剧目至少经过了五代人以上的传承,在村里已经演出了200多年。”
黄湘说,这部充满祭祀仪式典礼的彝族古老戏剧,表现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历史,保留了原始戏剧的经典形式,展示了“万物有灵”的信仰理念,张扬了奉献牺牲的民族精神。
第一场《魂附》剧照
中国当代戏曲理论家曲六乙评价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至少把中国戏剧史上推500年。戏剧大师曹禺说:中国戏剧史应该重写,其源头就是《撮泰吉》。2005年,该剧被文化部非遗司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原剧是在荒山野岭或村头场坝上表演,时长大致为10分钟左右。2014年下半年,由贵州省著名编剧、导演、策划人黄湘担任总编导,集合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对其进行了精心编排、丰富加工和创新打造,将其搬上舞台进行演出,在不破坏原始戏剧韵味的基础上,加强了该剧的情节吸引力和戏剧张力,使该剧目更加具有可看性和震撼力。
第四场《扫寨瑶》剧照
该剧被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组织的专家组评为金奖剧目;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专门派出记者、编导,制作了30分钟的专题片全面推介该剧(2014年12月11日、12日17点15分央视首播),并派出庞大的团队赶赴贵州对该剧进行录制,并于2015年4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九州大戏台栏目全剧播出。
第六场《祭祀与庆典》剧照
剧情简介: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段时间,三年不打雷,九年庄稼不熟,不见雀鸟飞,人死了一半,有一年六月初三降大霜,所有的庄稼都毁了,粮食种子也被冻死,连火种都熄灭了。
为了全寨人能生存下去,四个寨民冒险进入神秘山洞,去寻找传说中半人半神的山林老人,想请求他通过法术救灾救难。山林老人通过巫术面具让四人鬼魂附体,成了“撮泰”(人不人鬼不鬼),并将他们送回到老祖宗生活的时光隧道。最终四个撮泰历尽艰辛,从老祖宗那儿为大家取来了火种和粮食种子,帮助山民们重新开荒种地,最终得到了丰收,解救了灾荒,度过了灾难,人们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从此,人们凡遇到年景不好和天灾人祸,便会去山洞里面取出面具,装扮成“撮泰”,演出这个传说中的故事。
这一古老的表演仪式,既表达了人们对撮泰老人送粮送种子救人于水火的感激之情,寄托了对祖先法力的敬畏和怀念,并以此来驱除现实的灾情疫病,同时也以祖先辛勤劳作、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来激励后人,祈祷免除灾难、吉利丰收的美好愿望,张扬了彝族先民勇于奉献牺牲的民族精神。
彝族古剧《撮泰吉》总创意、总编导、制作人黄湘
彝族古剧《撮泰吉》总编导黄湘小传:
黄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文学系,中国戏剧文学学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创作、执导30多台原创大型文艺晚会、五部大型戏剧作品;9部14集电视专题片;5部大型配乐诗朗诵;20多首歌词等作品。并担任过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创意策划总监。其所创作品全部搬上省及中央电视台荧屏。其中担任主创(总策划、总撰稿)的央视西部频道《2004年中国少数民族大联欢》、《西部民歌电视大赛》、《2005年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春节联欢晚会——走向春天》三部电视文艺节目分别荣获2003年、2004年中国电视星光奖(文艺长节目)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近年来编导的《瓮水长歌》系列舞台、影视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其作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大气磅礴的艺术形式,在专业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