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彝族人的婚姻,关于彝族人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承、发掘和传播——观彝族音乐微电影《依洛之恋》
作者 ​沙辉 2022-12-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凉山州越西县首部音乐微电影《依洛之恋》讲述了一对彝族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故事。这对青年男女虽然情投意合,彼此深爱,但是由于女方家长观念一时的守旧和没有跟上时代,他们的爱情婚姻关系遭遇到了坎坷,所幸由于凉山州移风易俗条例的实行、周围村民以及村委会等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这对有情人才迎来了终成眷属的结局。
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看来,音乐微电影《依洛之恋》在叙述技巧和表现形式上是非常有策略非常成功的,我以为这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微电影采用了以音乐作为“对白语言”的方法(只是在女方父亲住院、女方父亲内心矛盾纠结时的独白、男青年苦于没有钱迎娶女方准备外出打工,而女方父亲终于承受不了失去如此优秀的女婿冲下去拦住他这样几个关键点,才让电影里的人物“开口说话”),这样以音乐代替人物的对白,直接烘托了氛围,带动了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压缩了情节的推进进度。如果要用人物对白的电影表现手法,要想达到如此的感人效果,可能是要花费大量的人物对话内容和情节的推进的,并且语言的表达还不一定有那么成功和到位——老实说,我们的电影语言表达还不够成熟和完美,所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推进故事情节、强化电影感染力的方法、策略,值得提倡和不断探索。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一些细节设计很成功。比如女方因为父亲彩礼过高失去男友时的伤心场面,虽然画面不多,但是表现(而不仅仅是表演)得非常到位,如她的哭泣、反映她恳求父亲时的绝望哀伤之极的肢体语言。对于女方父亲形象的塑造,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他不是一个平面式的“概念”化的人物,更不是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比如对于女儿伤心欲绝时他对她的偷窥,这反映了他的“温和”的一面、长辈疼爱后辈的一面,印证了彝族谚语“我的长辈无情,口里无情心有情”。比如他要高价彩礼只因为他“好面子”,只是想让自己相依为命了半辈子的女儿能够和别人家的女儿一样风风光光的操办婚礼,只是为了女儿过得好,而不是贪图钱财,不是想以高额彩礼让自己不劳而获、贪图享乐。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大多数父母的形象,这样的人物心理是大多数父母的心理。这样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也显得可爱可亲和值得理解。并且,彝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只想不劳而成、坐享其成、贪图便宜的民族,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益于正面“塑造”彝族人民的形象,符合现实和历史逻辑,也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民族心理,而不是不认可和抵触。所以说,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值得肯定的。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拍摄的角度新颖、求新求变。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除了故事和环境、情节的布局,画面的设计和拍摄、“制作”,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画面语言。可以看得出,这部音乐微电影,画面的拍摄是用了心思的,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各个角度各种技法。片尾字幕告诉我们,除了航拍,绝大多数画面都是手机拍摄。我想,正是因为手机拍摄,角度才如此自如和“独特”,这得益于时代的发展进步和设备的不断优化先进。反正,只要稍稍用心,我们就可发觉,里面的拍摄手段和角度是很独特、很有创新的。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完了我对于这部音乐微电影的粗浅感受,再来说说其实我很想一开头就谈到的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也是我这几天有空了才打开这部《依洛之恋》看时,首先从我的大脑里跳出来的两个话题:关于彝族的婚姻、关于新时代彝族人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播。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先来简单说说彝族人的婚姻。婚姻是人类生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婚姻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因为一个民族的婚姻形式包含了伦理道德、民族观念、世俗样态等等各个方面。彝族一方面是一个极其尊重女性的民族,另一方面我觉得是一个尊重女性的方式极其落后而只停留在“观念”上的一个民族。一方面,彝族人历来就认为婚姻是很重要的,婚姻不仅是组建家庭的首要问题,在彝族人看来,婚姻还是维系家族家支是否强盛的首要问题,彝族人所重视的姻亲关系就是一种重视家族家支关系的使然和反映。所以彝族人把女人的地位看得很高。例如在彝族的传统文化风俗里,普遍认为姊妹家的孩子的关系就是应该比弟兄家的孩子的关系还要亲、还要“铁”,这是女性具有很高“地位”的一种表现。再例如我近年来了解到的彝族人在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哪怕两个有冤仇的双方在枪战,如果有其中一方的女人奋不顾身跳出来调停,那么双方就会无条件放下枪另作计较:这是非常尊重女性的一个典型事例了。由于不是学术论文,我这里不再多举例。而另一方面,彝族的女性的地位在历史上是“非常悲惨”的,没有婚姻自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说,还经常远嫁他乡从此山阻水隔难与家人再见一面是常态化的,运气差的,嫁了丈母姑嫂狠毒丈夫又“不成器”的,就只有更悲惨的命。特别是在“大男人”主义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女性还经常被类似于败家子的丈夫打骂虐待,所以在很长历史时期,彝族女性的“死给男人”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在彝族的风俗里,才有了出嫁的“哭嫁”,才有了许许多多关于女性的悲伤的歌谣、像《妈妈的女儿》一样悲怆的叙事史诗。所以我一直认为彝族之所以是一个悲伤的民族、多愁善感的民族,除了与他们生活在穷山恶水间、生存条件艰苦的环境里有关以外,与彝族女性命运的如此悲惨不无关系。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直到如今,在我看来,还有大量的艺术品在反映着彝族女性在生活中“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命运样态。比如《依洛之恋》中的女主角就是这样,明明是非常喜欢非常情投意合并且男方也是非常优秀的(从“抢救”女方父亲的那一桥段可以看出),但是她因为遵守“妇道”、争取做一个“好女儿”,从来没有和父亲抗争,从来没有为自己死去活来的爱情努力反抗。这点非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再过多啰嗦,我们来谈谈第二个我想谈谈的,也是一看《依洛之恋》就跳出我脑海的一个话题:随着打工潮的兴起,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关于彝族文化的挖掘,关于彝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在随着新媒体的便捷途径“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涌现在全国各地各大城市的彝族打工一族,为了生计,为了供养孩子读书,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去“捞金”,为了更好地挣钱过上好生活,他们背井离乡,天南海北,成为新时期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时代画像。而也就是他们的背井离乡、天南地北,所以才让彝族文化跟随着他们进入了天南地北,与全国各民族进行深入地交往交流交融。在我看来,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扬”虽然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是一股自发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传扬,非常具有积极性的意义。关于这方面,还没有人论及过,我希望大家多关注和多讨论研究。可以说,如今,“打工文化”是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就是在《依洛之恋》这样一部不是打工主题的微电影里,也出现了“打工”这一意象:当男主人公觉得没有希望就此迎娶所爱的女人后,就决定去打工——可以说,对于广大的普通劳动人民来说,打工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当然,在这部电影里,男主人公的结局是没有去打工,是女方的父亲最后“觉醒”后同意了让女儿和她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这是非常温馨和温暖的画面和结局,也是时代在进步的一个缩影与无声表达。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播彝族文化的还有另一股自发的强大力量,就是像推出《依洛之恋》创作团队一样的热爱彝族文化的人。他们以文字、以图片、以语言、以短视频和影视等方式以及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了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广泛地挖掘、推出和传播。我们姑且不论他们各自都出于什么目的什么动机,出于娱乐也好,出于争取点击率也罢,但都是传播了彝族文化的,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象征和体现,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当然,像《依洛之恋》一样,有着明确的目的的,有着更高一些的水准的彝族文化作品、产品,则是还能够,更遑论是经典化的和有着经典化倾向的更高层次的彝族文化作品、产品。而这,不正是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最大原因和动力吗?pD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12-6晚)
作者简介:沙辉,彝族,7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18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在《文艺报》《民族文学》《当代文坛》《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四川文学》《四川日报》《新大陆》(美国)、《世界日报》(菲律宾)、《诗与小说》(香港)、《封面新闻》《川观新闻》等报刊和新媒体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评论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1940-2015)》《中国散文诗》《中国散文诗人》等十多个权威选本。获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国家、省级文学奖二十多次,教育教学论文奖30篇次。著有“心三部曲”诗集《漫游心灵的蓝天》《心的方向》《高于山巅隐于心间》,散文诗集、评论文集等多部作品待出版。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