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凉山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彝寨新风之·西河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它将正在凉山推进的脱贫攻坚作为叙事主题线索,巧妙地通过8个小故事贯穿呈现,聚焦于波澜壮阔宏大场面中的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塑造,以生动风趣的轻喜剧手法,为观众展示了彝族群众在经济富裕起来之后,对旧有思想观念的革除,即传统陈旧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文明新风尚的交织碰撞,发生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以及土地上坚忍不拔摆脱贫困人民,刻骨铭心感受到的翻天覆地变化。由于这是凉山广播电视台电视剧创作出品的“第一次”,而且又是紧扣时代脉搏,紧贴凉山脱贫攻坚主要工作的现实主义题材之作,因而它显得尤为珍贵,堪称填补了凉山电视剧生产全部由本土文艺创作者担纲的空白。
现实主义题材文艺创作的难度在于,文艺作品毕竟不是新闻报道或者像社论一般地呼喊政治口号。在主旋律方向的前提之下,用文艺创作的手法,去塑造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用主要人物在规定场景中的人生跌宕、情感起伏,去推动戏剧性的起承转合以及矛盾的交织与化解,才是考验编导及主演的关键与实力。可喜的是,尽管主要编剧甲拉曲比是第一次“触电”,总导演阿于木牛、执行制片白龙等,都是第一次担任相应工作,他们却都共同把专注力放在对人物的塑造方面,既分别突出各自因身份、背景不同衍生而出的个性差异,又刻意让他们产生相应的矛盾冲突,以事件的发展凸显人物风貌,又以人物在事件中的细节反映思想观念的变化。
比如剧中讲述的爱情与婚姻。长辈显然看重的是礼金的多少与身份、面子是否相匹配,特别是在“丢不起面子”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下,老人的固执似乎不可动摇;年轻人却乐意接受现代爱情观,更多考虑以情感为基础和支撑,两心相悦与携手同进的美好愿望对陈旧规矩的冲击。冲突不可谓不大,某种程度上差点损毁到一对新人的婚姻。矛盾几番往来的艰难化解,道明了“四好”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得以改变的不易,恰好讴歌了文明健康幸福生活的时代风尚。
同时值得称赞的是,这部低成本电视剧并不粗制滥造。据出品方介绍,成片共21集花费仅百余万元,“还不够拍一部纪录片”。那么摄制组如何来完成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无私奉献。
毕竟长达21集,全剧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只可能全部上业余演员,而且几乎是零片酬。主演马黑阿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一度在四川省人艺当过演员。受邀出演这部剧时,她刚考上州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她不计较报酬,进得剧组眼看身边的演员为节省费用抢戏加快拍摄进度,感动得不行。年轻团队的创作用心,最终呈现在剧中,虽然有一些美中不足的瑕疵,总体上仍然是一部可圈可点的成功之作。
或许也是基于拍摄经费并不充足的条件限制,剧中的戏份并没有过多地采取外景拍摄和大场景的调度。某种意义上,创作者正好可以专注于去规定空间中呈展角色的生活。也就是采用电视剧分类当中的电视“迷你剧”形式。通常小成本制作迷你剧,用3至6集的长度来完成一个故事,几个故事的关联又串起整个电视剧完整表达,其长度更符合观众的接受。而就迷你剧讲述故事的方法来讲,它对人物活动空间、镜头切换频率、场景调度分配,都不会强求大起伏和快节奏,反而适宜剧中角色通过大量的对白,用语言所反映的思想交锋,来讲述和推动故事进展。迷你剧形态的确立,有助于创作者依循和把握创作规律与特点,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努力中,将剧做得尽可能地到位。
最后值得称赞的是,全剧的民族特色浓郁,让观众尤其是凉山观众一看就产生亲切感。毕竟是发生在凉山这块厚土上的时代故事,毕竟“四好”创建让住上好房子的人,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不是一日之功。创作空间尽管足够大,编导却将热情洒向凉山:一方面是拍摄地选择在冕宁县西河村、彝海影视小镇、西昌火把广场等大家非常熟悉的地方;另一方面从人物服装到家居环境当中打量使用彝族文化代表符号,从角色语言表达习惯到音乐气氛渲染及片头片尾的两首主题曲,鲜明的彝族文化元素营造出一望而知的彝族文化特色,赋予了全剧明快、喜庆、轻松的气氛,烘托出彝族人民勤劳质朴、倡导“四好”新风尚,满怀信心脱贫奔小康的新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