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年了,终于完成了这份送给大凉山彝族孩子们的礼物,也给了自己和大家一份答卷。三年来是他们用最纯真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重燃激情、满怀热忱的期待着他们更好的未来。
初遇大凉山是在2018年的初秋,那一年我受邀去参加大凉山云端村小的探访活动。前后几天的所见所闻,让我一度恍惚是否驻足在我们的国土之上。
在“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老师的鼓励下,12月初我再次来到大凉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度调研,看到因为大凉山彝族聚集区因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家庭贫困、观念落后、多子女、厌学等各种因素交织,导致一些孩子过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现象,尤其是弱势的女孩子们,更是受教育程度低,早婚早育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责任,这一幕幕让我无奈与嗟叹。
经过与凉山教育界以及公益界前辈的多次探讨后,在凉山州教育基金会荣敬龙秘书长与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张世杰理事长的支持下,凉山教育公益系列纪录片《阿依的春天》项目组于2019年4月成立了,项目组多次走进山区学生家庭和学校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深入了解了大凉山的教育贫弱现状和彝族家庭对正确教育观念的缺失,以及孩子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环境中对于未来的懵懂。
我们深知要改变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们做好长远而坚定的准备,通过筹拍公益系列纪录片——《阿依的春天》,记录这片地域辽阔、历史厚重、文化深广、民俗多姿多彩土地上一群青少年的求学之路和学习生活。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去引发更多父母、学生及社会大众对分层教育以及未来出路的深度思考,一起探讨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为改变家庭及个人命运带来启迪。
三年里,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其中有导演、摄影师、企业家及社会爱心人士,还有凉山本地的摄影师、公务员、大学生等,十几次深入凉山深处,通过接力的方式,跟进拍摄了十几位凉山彝族小主人公,全面记录了不同年龄段的彝族孩子们在求学过程中的成长与烦恼,在孩子面临关键选择时家庭的不同选择和结果。
目前系列纪录片《阿依的春天》第一部已经完成,她讲述了四个孩子的故事:美姑县小女孩吉克吉史家境贫困,但因为自强不息而走出大山,进入了更好的中学就读,自助者天助被充分的展现;瓦渣么日各因为校长发展艺体特色教育,而因此争取到去成都受教育的机会;吉尔扭子因为接受了职业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而得到了更好的职业发展;苏正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成长,成为了反哺社会回报家乡的典范。
未来我们会持续的关注少数民族贫弱地区教育的出路,从职业教育、特色教育、高等教育和生涯规划等各方面呈现给凉山家庭更多的故事作为启发。
我们希望《阿依的春天》系列纪录片能够成为一座连接凉山孩子和山外世界的桥梁,让我们彼此照亮,期待美好发生······
制作团队
策划支持▼
荣敬龙、戚克楠 、张宸瑒
美术指导▼
叶军怀
摄影师志愿者▼
戚克楠、吉梭友瑟(彝)、王伟、吉尔日聪(彝)
摄影助理▼
吉硕阿旮(彝) 、李碧、肖敏(彝) 、俄木伍加(彝)
后期编导▼
吉尔日聪
设计支持▼
张宠
音乐支持▼
莫西子诗(彝)、奥杰阿格(彝)
鸣谢个人▼
张君达、邓飞、 李成才、腾鸿年、康雄、孙绍华、李建平、周晨、林岗峰、史联群、杜一鸣、肖善文、黄光述、蒋丽、李智舟、刘建华、金曲金林(彝)、徐天平、于勇、唐闻、曹磊、曹朝霞、李群、佟昕、代洪涛、宋海斌、何云海、 徐继舒、付晞、陈龙云、王晶烨、胡坚达、李梅、熊燕燕、兰涛、王偏初(纳西) 、邱吉尔(彝)、孙赓、肖琳、阿鲁拉伙(彝)、恩扎拉鹏(彝)、杨秀峰、扎西次尔(藏)、方丹、 兰勇、雷晶喜、汤青玉、利雅、刘嘉敏、张建、赵鑫、陈淑芳、曾菲、王惠、王娜、陈丽新、刘玲玲、邬翊歆、裴佳宁、李健(彝)、张牧(彝)、吉格阿加(彝)、吉史巫芝(彝)
调研支持▼
花开岭(杭州)公益小镇、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
荞麦花开支教助学协会、昭觉县凉善公益促进会
布拖县薪火公益服务中心
拍摄支持▼
凉山州民族中学、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
布拖县拖觉镇中心校、上海嘉和公益基金会
西昌市绿荫学校、三峡励志班项目
凉山艺术森林专项基金
鸣谢单位▼
福慧教育基金会、致公党四川省委
民盟宁波市委会、张俊兰公益工作室
香港土房子慈善机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千禧福临珠宝有限公司、凉山州玛薇社工发展中心
狮子联会深圳上步服务队、狮子联会浙江群心服务队
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
上海维视创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宣发支持▼
上海森宇文化传媒股份有
公益热线
1.凉山教育公益系列纪录片《阿依的春天》第一部于5月22日在全网宣发,《阿依的春天》项目公募5.1正式上线,捐款请戳以下二维码:
2.《阿依的春天2》也已开始筹拍,有任何合作意向,请联系如下:
项目负责人: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