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日报:彝人爱拍彝乡纪录片
作者 杨国发 2018-06-27
原出处:凉山日报

  打开腾讯、优酷、搜狐等视频软件,输入“彝族歌曲”、“彝族电影”、“彝族婚礼”等任意字样,发布在这些视频网站上的彝族婚丧嫁娶原创纪录片,就跃入眼帘,你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随时随意打开它观赏。蓝天下白云朵朵,牛羊悠闲吃草;滴翠山林深处,美丽村庄和谐诱人;漂亮服饰,似山花烂漫;好客、快乐的彝人,唱响美好生活等画面,在天籁般母语歌曲背景音乐的映衬下,一定会令你赏心悦目、回味无穷。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乡婚丧嫁娶纪录片是凉山等广大彝区近几年兴起的又一文化风景线。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说:“不会跳舞的是水牛,不会唱歌的是木头”,能歌善舞,是彝人血液里流淌的特有品性。婚丧嫁娶时的《哭嫁歌》、《跳刀歌》、《留客歌》等,在世世代代彝人间传唱至今,表达心声、传递互助、增进感情、团结向上,也形成了彝族聚会场合上歌舞表达情意的精髓。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何谓彝乡纪录片,就是彝族本土摄影(像)爱好者,本着家庭自娱自乐的特点,在没有专业摄像器材滑轨、摇臂等的辅助下,仅用手头的一般DV机或稍好一点的摄像机,跟踪拍摄每一个婚丧嫁娶、亲朋聚会等的实况录像。从磨刀“霍霍”杀猪宰羊到迎宾敬酒、主客问候、克哲、尔比尔吉等等,抓捕到每一个瞬间感人动态后,利用视频编辑软件通过后期剪辑、选配背景音乐、编辑母语、汉语字幕等若干繁杂工序,最后才渲染成高清DVD视频。彝族纪录片,属于非卖品,仅作为家庭留存观看的视频。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业余摄影之余,笔者爱上了彝乡纪录片的摄像和剪辑,初心是记录亲戚们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亲情友情爱情观不断延续。为此,心里那份厚重的母语情结,让笔者踏上了乐此不疲的彝乡纪录片摄制路。跟拍横摇、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组成了彝乡纪录片的元素,配不起专业设备及人员的情况下,仍讲究光影构图、画面稳定、画质清晰等技巧。只身一人手持摄像机,爬坡上坎艰辛磨练,没有丝毫回报,只为这份暖暖的爱意和族人们的喜闻乐见。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成就了彝乡纪录片的生机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脱贫攻坚的发力,“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得到了深入落实后,彝家新寨也焕然一新,好房子带来了好心情,好心情成就了好日子。几乎村村都有民俗文化广场,且配置了健身、音响等器材,彝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不断提高。业余打篮球、乒乓球和跳达体舞、左脚舞、DJ舞等,代替串门子拉家常和打麻将、扑克等。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猴子靠树生存,彝人靠亲友帮忙”,逢年过节、婚嫁、丧事、“尼木撮毕”等盛大节日,就迎来了穿着盛装的亲朋好友们的相聚。好客的主人遵循着“有羊为亲家,有粮为家族”的俗话,把最上好的自酿粮食酒抱出来,把养得膘肥体壮的猪羊宰杀,把欢快动人的敬酒歌唱起来。宾主欢喜,人间亲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聚会中,得到升华。相聚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影像的记录将会长久。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此,彝乡纪录片,这种外化于传媒力量,内行于彝人灵魂的视听形式,自然地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欢迎。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母语歌曲的繁荣,增强了彝乡纪录片的活力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乡纪录片,不是某些婚庆公司把一场婚礼剪辑成2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短视频的表达载体,而是用DV、摄像机原原本本记录了整场婚丧嫁娶的实况,一般每集70分钟左右,有时一场婚礼要上、中、下三集才能录制完成。这就需要彝人听得懂、有意境的大量的母语歌曲,用来选配背景音乐。尽可能将视频里的画面与背景音乐的表达融为一体。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在近年来,以彝族著名音乐人吉克曲布为主的原创词曲作者们,用心创作了大量母语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发布在网上共享、展现在父老乡亲的面前大家学唱。这些脍炙人口的母语歌曲,弘扬了优秀的母语文化、唱出彝人健康向上的心声。彝乡纪录片,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背景音乐。如俄木果果演唱的《出嫁》、勒者阿作演唱的《阿果阿妞》、杨学良演唱的《彝乡》、俄木阿鸿演唱的《父亲》、格萨拉组合演唱的《阿嫫,卡沙沙》、《格萨拉》等等,既歌颂了家乡美景、父母恩情、敬酒祝酒、迎客留客、爱情、送亲迎新,还唱出了美丽多姿的彝乡风情。在彝乡纪录片上,葬礼里对父母怀念、感恩的曲调,悠扬、入心入脑;婚礼里新娘梳妆打扮准备出嫁,亲人依依惜别的牵挂,荡气回肠;送亲路上美好祝愿的声音,令人铭记一辈子。还有克哲、尔比尔吉等烘托气氛的旁白,穿插在彝乡纪录片里,让人看了一次还想看第二次。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好生活的本真纪录,激发了彝乡纪录片的进步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喜鹊平安就搭窝,凡人和顺办喜事”,彝乡美好的生活喜事连连。而今,在党的阳光雨露滋养下,在健康文明新生活思想的感召下,彝族群众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甜蜜,人们已开始关注积极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从彝乡纪录片里,经常看到甘孜州九龙县,雅安市石棉县,凉山州冕宁、甘洛、喜德等县的上了年纪的彝族妇女们,自尊、自爱、自娱自乐的开心画面,令人心潮澎湃、敬意从内心深处升起。喜事在彝寨,几乎家家都有、家家都在办,以歌助兴、以舞共享,再把它定格于视频里,取代了以前喝点酒吃点肉,再三个一群五个一堆闲聊的状况。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拍好彝乡纪录片,也有别于其它民族的视频。比如拍摄婚礼视频,注重全跟踪拍摄,侧重撷取新娘娘家和婆家的两次梳头,宾主敬酒、长辈祝福、克哲、尔比尔吉、什扎地区新郞背新娘、所地地区表哥背新娘等民风民俗;葬礼视频则避免拍摄死者遗体、亲人伤心等场面,须把现场原声消除,尽量留存迎客、孝敬、互助、共勉、安慰等画面,配上大家熟悉的母语歌曲。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好的生活属于向往的人们,心灵的共鸣激发热情。但愿彝乡纪录片发展的越来越好。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图 杨国发)oS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