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为作者2015年11月20至22日,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湾儿沟毕摩经师曲比阿五家体验彝族年过程所拍摄的音乐社会学文献片正本以录像截图加中文解说词为副本形式的报告。录像从到达到告别,记录了观察对象的生态环境、生活状况和宰猪、围炉守岁、祈福、聆听元旦教育经典等年俗活动,包括两首经文、一首古歌的诵唱和家庭综艺表演的音乐样品。报告展示出这个毕摩家族日常习俗和活动中仍原生性部分保留了朴素的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生活与文化形态,同时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拥抱新时代和快速现代化。解说词从镜头所代表的音乐学者视角对发生在这个彝族同袍家庭中伴随微妙文化演变所表现出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了即时描述和简明评价。
关键词:彝族年;彝族音乐;毕摩诵唱;甘比则经;摩培特热经
第一天,2015年11月20日,“觉罗基日”
(一)到达山村
2015年11月底四川小凉山彝族年期间,一支临时组成的考察组从乐山来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湾儿沟曲比阿五家体验彝族同袍的传统节日。
曲比阿五是一位毕摩经师,今年60岁,与三个兄弟的子孙几十口人居住在这面云雾缭绕的山坡上。
他的孙儿孙女们都穿着胶鞋,在山坡田埂之间飞跑玩耍,个个像泥猴。他们都接受义务教育,会说普通话。在他们的心目中,祖辈开垦的这片山坡上充满了欢乐。
童声:过年好!谢谢爷爷!
猪的尖叫声
(二)宰年猪
宰猪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回到家里的男人们挨家挨户绑猪放血。他们夸张地大声吆喝着,人声和猪叫声在山谷中回响,热闹非凡。
看着肥猪瞬间退毛分块,户主感到很有面子——谁家的猪养得膘肥体壮,高声嘶叫,让小伙子们手忙脚乱,大家都听得到,会津津乐道的。这就是民风口碑的力量。
肥猪是主人一年饲养的心血。开膛后内脏要由老人接过来观察,预见来年的运气。色泽光艳、脏体饱满者象征好运。
阿五:诺,这里,看后尖。这个,特别好。
阿五:这个,苦胆。这个苦胆呢……
一眨眼,阿五从镜头面前消失了。我们赶紧追上去,发现他正大步流星走向屋内。
阿五把苦胆挂在了卧室前的房梁上。我们顿时明白了“卧薪尝胆”并非越王勾践的专利,而是中华先民传世的习俗。自强不息,克苦耐劳,这正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
阿五手拿猪膀胱继续讲解
猪膀胱俗称尿泡,象征生育。阿五说,从猪腹中取出的尿泡要丰满、有尿液才好,象征谷物丰收,人畜兴旺。
阿五在小儿子和儿媳的卧室前撒了一些尿液。然后,把剩余的尿液倾撒在房前的菜地里,又走回室内,很认真地吹吹揉揉,直到把尿泡吹成一个大球,然后把它挂在火塘上方的木架一角,使它经过烟熏火燎,风干定型。
生殖崇拜是人类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悬挂尿泡是一种比较隐晦的暗喻,是通过感官上的刺激鞭策对生育责任的联想。这种习俗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原还存在,后来随着养猪、屠宰工业化而被遗忘了。
与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相同的习俗还有做灌肠。这些程序都由各家媳妇自己料理。阿五从大凉山嫁过来的小儿媳这时才上手,与外出打工的丈夫一起体验生活的乐趣。
在偏远地区做文化调查常常会有一种回望历史的感觉。这里,我们看到按规矩分割,然后用绳索悬挂风干的肉块,不禁想起了孔子时代弟子提着“束脩”拜见老师的故事。
这些用录像机记录下来的“事件”既不是史籍中的故人往事,也不是学术论著中的概念教条。然而,它的每个细节都默默地展示着在阿五家实实在在保留着的中华农耕文明,也反映出这个毕摩家庭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拥抱现代、走向新时代的文化特征。
(三)室外音乐会
傍晚,阿五在山路拐角处一块稍微平整干燥的地方主持了一场露天电子音乐会。独奏家是他的侄子曲比哈布。他在福州打工,今年带回一架电子琴。这立刻成为一件轰动的消息。自来水有了,卫星电视有了,手机有了,摩托车也有了。现在,人们都来见识见识这件更具现代意义的新玩意儿。
哈布用单指演奏。有意思的是他选择的是一种类似月琴的清脆弹拨音色,并且全部在黑键上弹奏。看得出来,他舍得把血汗钱花在现代化的精神追求上;但欣赏的是自己熟悉的音色和音调,坚持自己的审美价值,而且很自豪。
周勤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个琴的声音是你选的吧?
哈布:啊!
周:你为什么选这个呢?是不是像月琴呐?
哈布:对啊!我在外面打工的时候,班上有人弹琴,我就想买来玩。今年我在福州,去买电子琴。我进去看,偏不让我进。他看起来好像我就是个“二梁子”。他们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懂。我说你站起来,我弹一下,如果我能弹得起的话。然后我弹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段。我弹完了,然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看我。
现代文明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哈布敢于突破自我,成了今年山坳里的明星,享受着带缠头和叼烟卷的殊荣。
夜幕降临,音乐会结束了。在场的老少三代都由衷地感觉到,这个小山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天,2015年11月21日,“库斯日”
(四)整理经卷
除夕日凌晨,阿五闻鸡起身,引燃火塘,整理作毕的法器。
火,是彝族人的神圣崇拜。在黑黝黝的三块锅庄石中间永不熄灭的火塘里,随时可以升腾的火焰象征着生命的旺盛和家族的延续。
据说,曲比家族过去是黑彝,也就是统治阶层的第二等级。后来因为与奴隶通婚,被降为白彝,属于被统治的三个奴隶阶层相对自由的等级。曲比家族是凉山四大世袭毕摩家族之一。
毕摩是凉山彝人古老的信仰。毕摩经师是族群中兼职的祭祀仪式主持者和占卜者,经文保存者、诵读者和解释者,自然也是德高望重的智者。阿五的经卷和祭器是父亲传下来的,也有一些是新抄写的。每卷经文都精心包裹。他家的地面是坑坑洼洼的湿土,没有冰箱,没有椅子,没有大饭桌,仅有的一张老旧沙发是用垒砖垫腿儿的。但是藏经文和法器的两口箱子却牢固如新,绝不凑合。作为马边有名的毕摩,他经常到地区和省里开会,并非不识现代城市生活。但他以恪守和自律来维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趁夜深人静,阿五跟我们一件一件地讲解他的法器。
阿五:这个,“黑夸”,装经书(的网兜),要背在后面。
这是装经文的夸兜。
阿五:这个,“乌吐”(占卜签筒)。姑后的后人背在左边,我们曲涅的后人背在右边。
这是签筒。
阿五:这个,老鹰(爪子),老鹰。
鹰是毕摩祖先的象征,也是力量的源泉。这种以鹰爪为骨的扇子是用来祛除病害的。
阿五:这是“赫博”。赫博有好几种,有的是牧羊老人戴的草帽。这个是毕摩戴的。
斗笠代表着“天”赐法力。这不禁使我们想起汉砖上大禹王手持木锨、头戴斗笠的造像。原始信仰其实很具体、很朴素。
阿五:这些是经书,《谢赫特依》《摩羯瓦杰》《瓦尔杰布泽》《纽特日》《谢赫》《莫古默谢》《曲罗比》《吉尔特克》《阿慕施》《谢都》《拉涅格日热》《兹涅凯惹》《木特热》。
(五)驱邪
用艾叶的浓烟熏香也是中国古代习俗。不过这种用木盆和灼热的石头熏香的办法我们这些北方人倒是第一次见到。
祛除瘴气包括卧室、厅堂和厕所。虽然在小凉山已经建造了很多新村,但阿五的房子还是老式的,包括与猪圈连成一体的简陋厕所和房屋周边陡峭泥泞的湿土路。但阿五很习惯,爬上爬下健步如飞。
最后是熏刚刚用过的宰猪的木架。这些程序都必须在黎明之前完成,表示除旧迎新。这使我们更加理解了除夕的意义。
(六)出酒
彝族人家家酿酒。他们在木桶里装上带壳的荞麦或糙米密封十日自然发酵,然后用冷水浸泡成酒。今天是出酒的日子。
阿五挑出一些酒酿,很自豪地让我们尝尝。酒酿味道不浓,略有点酸,但确实有香气。
阿五跑到屋外去打山泉水。泉水是用塑料水管接到各家各户的。但阿五恋旧,在龙头下面仍旧放着他那口石头水缸,把水放到缸里,再一瓢一瓢地舀。
给酒桶加满清水之后,阿五又给我们讲了屋角那座磨盘的故事。
阿五语音片段
阿五说,这座石磨要三个人合作,一个推吊在屋梁上的木架转动磨盘,一个往磨眼里上玉米粒,一个在磨口扒面。因为这里海拔高,整天云雾缭绕,玉米面装在任何容器里都会发霉变质,所以就堆放在宽大的磨口上。
(七)拜年
阿五:嗨——拜年啦!
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虽然我们仍旧看不到太阳在哪儿。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衣物、玉米棒子都挂在房檐下,甚至纸张文件都别再窗棱之间。
爷爷一声呼唤,已经穿好干净衣服的孙女、孙子们立刻跑过来,跟着阿公去各家作“年终巡视”,当然也是吃肉玩耍的好时机。
我们来到阿五的二弟家。他是乡干部,室内稍有装修,不过还是给我们空荡荡的感觉。然而,当我们看到在这片屋顶下聚集了多少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之后,就意识到这种感觉其实是我们在城市养成了家庭越来越小、家庭关系越来越淡陌的观念之后回望历史的一种“视差”。曲比的兄弟和他们的儿子们结婚之后虽然各立门户,观念上却仍是“大家”。他的孙辈这几天总是跟着我们转,到哪家吃哪家,无拘无束。我们到最后也分不清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到底谁是谁家的。反正都姓曲比就是。
(八)小花的喊山歌
孩子们模仿爷爷的喊声
耳濡目染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个总是被阿五随手牵着的女娃叫小花,三岁,还不会说汉语,总是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们憨笑。可是,当我们在山路上盘旋的时候,这个小家伙突然学着爷爷和哥哥姐姐的样子向着山谷尽情唱出了平生第一首喊山歌。歌声是那么豪放,那么自在,那么有情,使人不得不承认她心目中已经种下了只有她所生长的这个群体才拥有的文化种子。
(九)敬酒
我们来到阿五大儿子家。阿五有三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像中国许多族群的习俗一样,长子和其他兄弟婚后分家另过;小儿子不立户,跟阿爸一起住,继承他的产业和事业。
大儿媳妇很能干。他们今年杀了两口猪,都已经开始熏制了。
阿五的长孙女很腼腆,从来不抢风头。现在终于等到了非他莫属的敬酒机会。只见她擎着彝家的木漆酒碗向我们走来,始终没说一句话,但步态和眼神中流露出的敬意使我们心灵震撼。
像西南方许多族群一样,彝族人把肉切成拳头大的块块白水汆煮,然后放在盆子里搅拌上盐和胡椒等佐料,叫“坨坨肉”,是招待客人的美食。我们咬起来有些硬,但香味浓厚。
(十)家庭小春晚
晚餐后,由阿五小儿子曲比拉布和兄弟们组织的小“春晚”开始了。
拉布是个90后,在北京打工,为高铁挖隧道。他是一位毕徒,就是见习毕摩经师,准备接父亲的班。
到大城市打工已经使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见了世面,并且迅速产生了效应。与老一代和年长的堂兄们相比,他们面对新时代更显得洽适和自信。
青年:彝族待客皆用酒。感谢你们来参加我们彝族年!库施米达!我们就把这首《敬酒歌》给你们唱唱吧!
歌声秉承着中国传统,阿五家的媳妇们是从来不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娱乐场合露面的,只有男子和未出嫁的闺女可以参与。孩子们当然逢场必到。这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机会。
小孩随大人歌唱的混杂声音
琴声,哈布在用吉他演奏月琴调
任何文化交融都需要一定的触媒。这里,我们看到一台电子琴和一把吉他如何引起传统与现代相吻。比起省地县已经名扬四海的彝族歌星们,这些普通人的变化的确不算什么,常常被偏爱轰动效应的媒体所不屑一顾。然而,这里记录的阿五家老少三代自主接受他文化的方式和细节过程却不应被文化学者所忽视,因为这些细节蕴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一定的人群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他们在精神上自认为缺少的或尚未拥有的东西;这是文化发展内在的动力之一。
受到现场气氛的鼓舞,阿五也变得年轻起来。
年轻人却不满足哈布那种“月琴调”彈法。无奈,随我们访问的一位乐山都市报实习记者弹唱了一首校园歌曲,把孩子们乐翻了。
接下来是男子们的彝装秀。彝族人喜欢强烈对比的颜色搭配,黑象征高贵,红象征勇敢,黄象征富有。每个女人都不惜重金置办一套节日盛装,也不惜工本为她们的男人或儿子织一件别出心裁的毛衣。年轻人平时穿时髦外套,但节日里却一定会穿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小“春晚”结束了,男子们还在琢磨这两件新乐器。也许再过两三年,一个曲比家的小乐队就要形成了。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阿五很高兴。
第三天,2015年11月22日,“朵博日”
(十一)围炉守岁
新年在万籁俱静的午夜中降临。围炉守岁开始了。阿五在大家的要求下唱起了古歌《妈妈的女儿》。这首长篇叙事歌讲述女人和母亲要经历的人生阶段和要遵守的人生规范。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年轻人都洗耳恭听,表现出对传统的敬畏。
“围炉守岁”在内地已经成为一句仅仅带有文化记忆的成语,而在这里却是原汁原味的活动。中华民族敬老的铁律被这个彝族家庭虔诚地遵循着。
阿五家的火塘在门厅靠卧室的一侧。以火塘为界,内为主人家的私密区,外为接待客人的起居室。任何人不能从火塘上跨越,外人也不能进入私密区。我们这几天吃睡和采录活动都在火塘外侧。
与汉语一样,彝语也是单音节多音调语言。他们的经文和古歌都是五音节或七音节的上下句韵文,歌调高起低落,沿3-5-2-1-6-5的五声音阶轮廓变化,落韵常在5、6或1,是典型的咏唱调。
歌唱完了,肉也烤熟了。年轻人举起啤酒祝福新年,阿五则举起彝族米酒,接受儿孙们的祝福。
青年:(古彝语新年祝词)
大家逐句复习祝词中的古语。这时,我们忽然意识到彝族人在驱鬼祭祀中放鞭炮,过年却不放。联系到他们秋后过年,可以判定在他们的文化中保留了先秦“年”的真正含意,关注的是家族兴旺、物产丰收的今生而不是超度鬼魂。“年”和“鞭炮”原始的功能含义在彝族文化中区别得更加清晰。
(十二)拜新年
第一拨摸黑走山路拜年的青年人赶到了。大家开怀痛饮。互相用彝语“库施米达”祝贺新年。
(十三)新年祈祷
新年祈祷开始了。阿五和拉布共同为前来为子女乞求护身符的父母以相差一拍的形式朗诵《甘比则经》,气氛热烈。道具是一个笸箩,内盛半碗米酒和一副用线绳串着护身符的竹筷子。
毕徒要在众人面前通过一次次的诵经活动树立威信。朗诵调由分韵节的长句组成,有一定炫技性。这是毕摩都要具备的基本功。
祈祷结尾
客人按规矩收下毕摩的压岁钱,解下护身符顶在头上,把筷子夹在腋窝下,端起漆碗饮一口酒,以示获得保佑。这种讨新年吉利的做法与内地佛道教信徒争先恐后到寺庙烧新年第一柱高香是同样的心态。
(十四)准备新年早餐
客人们散去之后,阿五从堆在屋角的包装袋中取出肉块或其它供奉毕摩的礼物。有趣的是送礼者不寒暄、不署名,阿五也不计较谁送了什么。这种“盲送盲收”才是远古农耕文明中真正意义上的“礼尚往来”。
生猪宰割后尽快食用内脏是南方各族群自然形成的生活习惯。在凉山,这种美餐称作“心肺汤”。阿五的做法很简单,把内脏剁碎,大火煸炒之后加水、青葱和自制的豆腐煮成一锅荤汤,家人和客人来拜年,随时都可以就着玉米粑粑和泡菜吃饱。
(十五)为孩子们祈福的凌晨祈祷
又有接受新年祈祷的人带着礼物前来。阿五的侄儿媳妇也兴致冲冲地用笆篓背着一箱啤酒、两瓶彝家米酒和点心为自己的女儿祈福。
《甘比则》经文很长,来祈福的人约有二、三十位。阿五对每位客人都一丝不苟,不断地重复着每一个细节。
堂侄媳喊女儿声
她说:“嗨!过来!快!……快点,我快喝完了!”
孩子们正在屋子的另一侧兴高采烈地玩城里大姐姐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听话的女儿与母亲达成了妥协,跑过来沾了一口酒,便马上跑回去看电脑游戏了。母亲也顺水推舟,由她去了。
(十六)家庭元旦祈福聚会
黎明时分,阿五家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女人们难得盛装会面,喜气洋洋。但从她们脚上沾满泥巴的高筒胶鞋看,外面的夜空应该是阴雨绵绵的。
这时,已经疲惫了的阿五又振作起精神,开始用悠扬的声调诵唱经典宝卷《摩培特热》。这是一部讲述农牧常识的经文,每年宣示一次,告诫族人如何辟邪祛灾,勤劳耕作。这种古老知识的温习在半个世纪前应当说还是有实际功效的。如今,在现代科学知识迅速普及的条件下则已经转变为向祖先致敬和维系家庭伦理纲常的仪式活动。男人和女人们长幼有序地排坐洗耳恭听。阿五的小儿媳也穿上时髦的羽绒服,在女人堆里敬陪末座。
盛装的小花和小妮在人群里显得很出色。但是她们对穿裙子一百个不舒服。小花站在那里发窘,小妮坐在板凳上扯裙子。这两个小姑娘平时野玩儿惯了。然而在今天的场合即使不愿意,也必须扮演自己的角色,接受传统的洗礼。
阿五分别为两个儿子的小家庭祈福。现在轮到二儿子家。小妮和小花襁褓中的弟弟也被妈妈背在背上参加。阿五的小儿媳妇尚未生育,靠在后面见习。
天已放亮。毕摩曲比阿五和曲比拉布父子身着正装最后一次共同为族人祈福。
祈福声中,在室内另一侧,小妮与城里来的阿姨正沉浸在《拍手歌》游戏中……
后记
这是一篇以录像截频配解说词形式编辑而成的音乐文化学田野调查报告。制作者的目的是体验一下由音乐学者自主拍摄制作文献片的过程,获取经验。影片用HD/FX1080规格Sony单机自然光拍摄。从进村起到离开,全部素材都是在毫无准备、甚至三脚架都来不及安装的情况下随机抓拍的,没有任何要求村民按我们的意思摆拍的镜头。一个对田野工作怀有极大热情和训练有素的音乐学者通过摄像机的“眼睛”所抓拍的素材虽然可能不如专业摄影团队那么漂亮,但绝对是生动具体的“这一个”。所以,这部文献片所记录的文化事件是客观真实的、可回味的和有学术或其他参考价值的。
音乐学者在文献片后期制作中也有明显的优势。回顾那些亲自摄录的场面,会发现现场无法顾及的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这部片子从六、七个小时的素材中剪出总长40分钟的十六个主题事件,包括《妈妈的女儿》(古歌,2’)、《甘比则经》(双人诵唱,1’)、《甘比则经》(单人诵唱,3’)、《摩比特热经》(单人诵唱,4’)四个与音乐研究有关的相对完整的重点段落,其他为反映当今社会文化面貌的有趣故事。这样的构思适于用作民族音乐文化课件。这种资料共享的开放形式会给尚无机会深入偏远地区体验田野作业的学生——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提供一个通过“真实视听语料”的个案了解现时彝族社会文化发展状态的机会,也给其他做同类研究的学者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相信,这种由感性到理性、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过程更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学术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积累过程。
我们的观察对象是不按教科书模板安排他们新年活动的。我们的解说词也就有一说一,不讲套话,但也不是毫无学术含量的纯叙事。解说词的写作过程就是后田野研究过程,仍旧会有新的发现或新的认识。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除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之外,凡屏幕上能看清楚的事件过程都不加说明,而把有限的空档用来插入深化事件文化意义的简要评论。
这部文献片的题目产生于采风现场。刚到彝寨时,我们年轻的队员就要围观的小妮唱个歌,小妮张口唱了个《小苹果》,就觉得有些失望。后来,看家家宰猪,然后在山路拐弯处开了个“没水平”的电子琴音乐会,既不张灯结彩又不锣鼓鞭炮,第二天就议论说这趟采风写不出什么有意思的报道了。田野工作者抱着急功近利的“索取者”心态或与观察对象油水两张皮的“发现者”心态是很要不得的,会把我们的观察带入十分肤浅的层次甚至曲解现实的盲区。于是,第二天,我们把考察的主题明确地定在“传统与现代”,要看一看这个处于林海之中的家族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是怎么传承中华文化的,又是怎样面临突如其来的开放大潮的。这部片子在主题事件中始终聚焦三个年龄层的主要人物:毕摩阿五;阿五的儿子拉布、侄子哈布;小妮、小花。同时,我们也兼顾男人与女人、大家族与小家庭的互动和在连续发生的事件中人们的不同参与方式和不同情绪反应来深化“传统与现代”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都是随机的、自然而然的,但也是与主题息息相关的有机部分。这方面,我们还是初学,有待继续磨砺。
我们之所以要自己拍片,一方面是出自《音乐中国》所坚持的以自主版权的音像制品和配有音响或音像的论文向世界介绍中国音乐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代音像技术的普及程度可以允许音乐学者自主生产准专业的学术文献片。当做不作,能做不作,是为失职。截频与解说词英文版已经发表于《音乐中国》( JournalofMusicinChina)2017年第7卷第2期第179-200页。中文版影片于2018年7月18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0届(沈阳)年会上首映。国内音像民族志先驱乔建中先生、刘桂腾先生和许多同道莅临观看并衷肯地交流了意见,特此致谢!
原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01期 ,周勤如(音像摄制、解说词执笔) 路菊芳(田野调查)。
作者简介:周勤如,男,音乐哲学博士,《音乐中国》英文学报主编(北京 100101);路菊芳,女,四川乐山师范学院讲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导师:杨民康教授(乐山 614000)。
直接图文来源:少数民族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