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首部原创儿童广播剧《翻过那座山——悬崖村的孩子们》
作者 马海五达 2020-03-05
原出处:彝族人网

“悬崖村”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尓莫乡阿土列尔村,它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坳中,从山底的学校到山顶村庄海拔高差近1000米。山上的孩子们要沿着一条藤条路,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上下下去求学,安全得不到保障,异常艰辛。在政府主导以及各界人士的帮助下,险峻的悬崖上修筑了一条约一千级台阶的钢梯,上山下山更加便捷与安全,孩子们上学的路也可以说是更为平整与顺利。悬崖村下终于建成了新的现代化的、宽敞明亮的校园,孩子有了更加美好学习环境。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翻过那座山——悬崖村的孩子们》这部儿童广播剧很好地还原了悬崖村从“被发现”到当下的“巨变”过程。该剧讲述了从前只能爬藤条上山下山,交通十分不便利的悬崖村,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逐渐从藤条路换成了钢梯路,生活不断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图景。昭觉的拉莫足球队,支教等等现代性的符号都出现在了故事里,意味着山里原生文化景观与外来现代文化景观形成对话,潜移默化地促进当地生活发展的过程。《翻过那座山——悬崖村的孩子们》以儿童为中心展开叙述,是本土文艺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儿童题材”优秀文本。儿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关注和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是每个民族和国家任重道远的责任。该剧分为上、中、下三集,每集30分钟,以彝汉双语两个版本同时制作,共6集。广播剧的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具备声文并茂的表现力,该剧更是以彝语、汉语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它的受众群体。如此,不论是只懂彝语或者汉语,或是彝汉双语都通的受众,不论是识字,还是只能听的受众,都可以有效的接收到故事的传播。剧中用了不少原创的流行音乐作为配乐,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用到了不少彝族民间歌谣。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创作者把《阿依阿芝》《古莫阿芝》等这些民间传说与歌谣穿插在故事里,再加上彝族格言谚语、讲阿普布德(传说故事)、彝族年等知识与传统,以及放牛、采蜜、卖蜂蜜换取学费等生活细节,以声音营构出了“悬崖村”的彝族村民之原始生活图景在新时代到来之时,本土知识资源作为智慧融入其中的过程。正如故事里的片段,小女孩在学校学习汉语,特别感谢他们的支教老师晓琳(近音)老师,于是,他们就想到要教老师彝族歌谣,就得先教老师彝语。这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彼此尊重,教学相长。学生们还带了自家的猪脚肉给老师,可惜他们的支教老师离开了,回了城里。但同时也特别有心地留了一封信给孩子们,鼓励他们继续好好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不失为因材施教的开放性的教学理念。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事中的海来阿玛(阿依的奶奶),阿依阿莫与阿依阿达(阿依的父母),海来阿依、海来阿且(阿依的哥哥)和吉古妞妞(阿依的小伙伴)三代人虽然在山高路陡、信息闭塞的悬崖村里,但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当下的时代必须接受现代教育才可能有出路。他们遭遇种种困难,最终也都被克服。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是艰辛的,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不忘初心地奋斗,生活终将可能越来越好。后来,海来阿玛走了,悬崖村一代又一代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如此割舍不断,他们将这里当做自己的“根”,但他们也不忘包容接纳外界。海来阿玛总是对孙女讲:“人有时候不得不和自己爱的人分开”,以一种平和的自然生态智慧将“生离死别”的现实传达给孩子。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翻过那座山,拉且进了拉莫足球队;翻过那座山,孩子们的歌声也唱到了北京去。教育意识的改变,是翻过了心中那座山;而藤梯变成钢梯,是翻过了现实那座山。悬崖村日新月异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越发的富足,翻过那座山幸福可见,理想可见。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马海五达,图片来自彝族人网)Mn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黄平山 编辑: 黄平山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