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女版画家李秀——用刀和笔记录精彩瞬间
作者 黄传龙 2019-11-15
原出处:云南网-红河日报

未标题-22.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孕育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艺术家,其中就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著名彝族女版画家李秀。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秀,1943年11月生于石屏县,曾任云南画院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有数十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中国驻英大使馆、日本森林美术馆等收藏,近百件作品由国家选送到美国、日本、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第一次见到李秀时,她正在忙着完成一幅山水画的创作,尽管已经76岁高龄,但她每天坚持创作的习惯一直没变。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秀能有今日的成就,父亲李乔影响巨大。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种勤奋的精神,就像老黄牛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就伏案写作,一直到93岁还在写作。他在云南是一个很受人尊重的老作家。”回忆起父亲李乔,李秀满脸骄傲。“父亲用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着彝族文化。我之所以爱上版画,并且在我的画风中有一种被人称为‘黑色情结’的东西,我想除了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更重要的就是父亲作品里那史诗般的彝族故事,一直在拨动着我的心弦。”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3.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乔是我省著名作家,曾任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副主席,先后创作了反应个旧矿工苦难生活的作品《未完成的斗争》,通讯报告文学《军中回忆》,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4.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小受父亲影响,李秀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小时候住在文联大院里面,经常看到人家在画画,很羡慕,那时候街道上会有一些出租书的地方,我每天回来做完功课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店里面去租小人书看,看去看来自己就动手画上了。”李秀说。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5.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了从小打下的良好基础,1964年,李秀从云南省艺术学院美术附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我的大学专业教师是杨启鸿,杨先生对艺术的执着和狂热是少见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有时间,他就约我们班的学生到他那狭窄而潮湿的宿舍兼工作室里看他收藏的外国画页,学习铜版、锌版、塑料版的制作。”李秀告诉记者,“大学4年,我没在教室里上过几天课,幸而得到恩师的私下教诲,才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6.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秀是一位有才华,善思考的彝族女画家。她的艺术光芒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闪现,其中以1977年发表的《毕业归来》最具代表性。这是一幅表现一个彝族少女读书毕业回乡时下火车场景的版画。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李秀到广西念书,那时仅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5天多,毕业的时候成昆铁路已经通车。她以当时自己看到的家乡巨变、交通发展为背景创作了《毕业归来》。《毕业归来》初稿之后几经修改,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她几次深入大凉山寻找创作灵感。“创作过程中有师长、朋友的帮助,最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滋养着我,最终才能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彝族女大学生形象。”李秀说。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业归来》后来登上了《美术》杂志封面还被收录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下)》 《 岁月留痕》等书刊里。李秀告诉记者,《毕业归来》算是她的成名作,但是她对后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也很有感情,因为那些都是她生活经历的积累,是她真实情感的表达。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7.jpg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初,李秀把目光投向了横断山脉。数年间,她的足迹遍及大小凉山、茶马古道、泸沽湖畔、傣家竹楼、景颇山寨,深入研究各地的民族风情、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尊重的态度、诗人的情怀,创作了《起风了》《静静的泸沽湖》《月夜》等大量版画作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秀作品的艺术性有了飞越,最著名的就是《横断山系列》,她把真实的生活上升为艺术境界,揭开了横断山脉的神秘面纱,露出它绚丽多彩的一面。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李秀的画风再一次转变。这次转变的直接原因是她到滇藏高原深入生活,感受到雪域高原的博大、文化积淀的厚重、宗教信仰的虔诚,这一切给她深刻的影响,引起她内心深处的共鸣,她以敬畏的心态面对神山圣湖,刻写了一批“自在”的自然作品,把读者带进一个纯净的世界。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秀长期致力于版画创作,题材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主要内容。李秀告诉记者,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有恩师、有伯乐、有亲人、有朋友、有幸运。当然也有烦恼和无奈,但在生活和创作的奋斗中,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和自信。凭借着对美术作品的独特理解,李秀创作的《啊,马帮》 《元阳》 《岁月悠悠》等作品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一等奖、“全国版画展”铜奖、“全国民族百花美展”金奖等奖项。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李秀和她的爱人被聘为云南省研究馆馆员,她还在为云南的美术事业奉献自己的余热,用她手中的刀和笔,讴歌这片土地上的变革,更好地描绘各族人民的锦绣前程,记录下祖国的精彩瞬间。or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