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彝族画家卢德福:希望“彝画”亮相世界舞台
作者 何勤华 2019-05-14
原出处:四川日报

  题材和主题始终聚焦彝族人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坐定、提笔、蘸墨……近日,在西昌一间简单的画室里,年过六旬的彝族画家卢德福画起人物来……卢德福,彝名阿古扎摩,40多年来致力于彝族绘画创作,他从彝族史诗典籍、彝族民间经书图案和民风民俗生活中获取灵感,汲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彝画”。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画’是民族的,但我也希望它能走向世界,为大众知晓和接受。”休息间隙,卢德福与记者聊起他的“彝画”来。“彝族人的性格和思想,最能打动我。”他说,彝族人总体来说性格豪爽、耿直,但其实内心情感挺细腻的。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卢德福正在创作“彝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聚焦彝族人情感生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毕摩的经书上,不仅有古老的彝族文字,也绘有独特的插画。在卢德福看来,这些插画有着强烈的美感,成为他绘画的重要灵感来源,他将自己的绘画称为“彝画”,他的画中,既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对彝族民族精神、民族未来的思考,更有对当下彝族社会问题的反思。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画’要用第一人称来作画。”卢德福认为,因为自己根植于凉山,对凉山彝族有着深深的了解,因此总是用第一人称作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这句话的精髓,也被卢德福渗进绘画中。“比如这幅少女画,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就是这个彝族少女飘逸的长发。”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8年,卢德福将自己创作的12幅彝族生肖画,无偿捐献给了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这是12幅用彝族毕摩原创根骨画法为基础,经过画家再一次创作的彝族漆刻版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彝族创造和使用过十月太阳历,后来用阳历,阳历的年月日都用十二生肖命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阳历在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极大作用,可以说十二生肖是彝族各种生产生活的指南。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卢德福创作的“彝画”《妈妈的女儿——送亲》。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幅彝族生肖画排序以“鼠”开头,记者看到,这幅《鼠》画上,老鼠的身形、胡须、尾巴惟妙惟肖,和每幅十二生肖画一样,还在左上角配以彝文“鼠”字;《牛》画中,一头牛正在辛勤耕地;《马》画中,体现的是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形象;《羊》的画作中,弯弯曲曲的羊角也十分传神……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彝族的绘画不成体系。”卢德福说,古彝文还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可不可以通过努力也将彝族的绘画独立成一种画派,一个体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绘画“重里不重外”,将人物、动物,以“画龙画皮先画骨”的手法抽象化,画其骨架。它是画者主观意念的表达,不似对象的外表形象。因此,卢德福的“彝画”将作者个人的民族情感,思想理念、生活体验、审美情趣倾注其间,表现其“意”。在色彩上,“彝画”还大胆突破彝族传统的“三原色”,汇入绿、白等,将其配搭、调和,使画色彩丰富。在形式上,他多用油画、版画、漆画的方式来画“彝画”。更重要的是,他的“彝画”所表现的是民族、家乡的生活与精神风貌和气质。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世界了解“彝画”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间拉回40多年前,早在少年时期,卢德福就热衷画画,铅笔、树枝、烧尽的黑炭都是他的画笔,作业本、大地、门框都是他的画板。“没有老师教,都是靠自己的感觉随便画,画的主要是大山、大树,家里的牛羊等家畜。”他说。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中毕业后,卢德福没能上高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画画。大约1973年,凉山州图书馆向越西派出专家,在当地开设农民美术培训班,卢德福进班得到了入门学习,此后几年,又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指导,逐渐成为一名青年画家,1977年,还曾赴京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团绘画展。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9年,卢德福第二次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大学期间,系统、专业地学习了绘画。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文化等工作。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4月,卢德福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之邀,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讲学。包括“彝画”在内,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引起了对方的强烈兴趣。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期,卢德福正在准备参加法国的一场展览。他说,作为彝族画家,很高兴看到“彝画”亮相世界舞台,自己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过,和不少民族文化一样,“彝画”也面临传承难的问题。卢德福坦言,以前自己也带过学生,但由于学习画画所需时间长,收益见效慢,很难有学生坚持下来。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说,他收徒弟是免费的,还提供纸、笔等画材。但有三点要求,一是热爱彝族文化;二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涵养;最重要的是不能急功近利。(记者何勤华文/图)KL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