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陶艺设计师巧用彝族元素玩转陶瓷
作者 李晓超 2014-04-04
原出处:四川日报
  西昌市高枧乡张林村一农家院落内,简易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刚刚烧制出的陶瓷成品,这里是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陶艺设计师何霞的陶瓷工作室。在这里,她烧制出了很多西昌特色旅游产品和具有凉山彝族文化的陶瓷艺术品。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今年44岁的何霞,是土生土长的西昌人。大学毕业后,成为攀枝花学院的一名艺术设计教师。2008年,她开始关注陶瓷艺术并发表了一篇关于西部陶瓷研究的学术论文,引起较好反响。这时,何霞对陶瓷产生了浓厚兴趣,打算自己动手做陶瓷。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写论文何霞在行,但动手做陶瓷,却缺乏经验。“要做就做最好!”为此,她准备了两年多时间。在网上搜集资料,阅读制作陶瓷的相关书籍,寻找一些陶瓷样品来研究,到各地的陶瓷厂考察学习,渐渐地,她也悟出一些制作要领。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市面上陶瓷的种类繁多,要为自己的陶瓷定个主题,还真难倒了何霞。经过深思熟虑,何霞决定,做具有西昌特色的陶瓷。“我是西昌人,要做彝族特色的陶瓷,开发出西昌特色的旅游产品。”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室设在西昌。在西昌没有房子,她就在高枧乡租下了现在的工作室。一到寒暑假,她就带着丈夫和女儿从攀枝花来到西昌的工作室,购买原材料、准备工作用具,设计新作品,何霞忙得不亦乐乎。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刚开始,何霞制作陶瓷的黏土都是从景德镇买回来的,价格贵且托运时间较长。后来听说本地的黏土也很适合做陶瓷,何霞便开始自己寻找黏土。西宁、礼州、北山、尔舞山……只要有人提起,她便亲自前往考察土质。虽然不是每次都满载而归,但偶尔的一次小收获都让何霞兴奋不已。
[此文yizuren.com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黏土拿回来,何霞急忙开始做样品烧制。第一批成品出来,何霞失望了,打开窑炉的那一刻,她发现,不少作品已经开裂,有的甚至碎了,仅剩下的一两个作品,形状坍塌,没有挺括性。显然,除了黏土不太适合,窑炉的温度控制也没有把握好。
[此文由彝族人yizuren.com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何霞一边寻找优质黏土,一边周而复始地调试窑炉温度。有时候一整天守在窑炉旁边,她觉得又累又乏味,但转念一想,谁的理想是一步登天呢?接着,她又乐此不疲地开始新的试验。
[此文由彝yizuren.com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第一个满意的成品出炉,何霞高兴得手舞足蹈,她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那一天,是一家人到达西昌后最快乐的一天。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两年的坚持,何霞已经掌握了不少制作陶瓷的技巧,自己的工作室也初具规模,作品也具有鲜明的个性:质朴、纯净、含蓄。器如其人,人如其器,既有深厚的传统基础,更有新颖的时代精神。
[此文由yizuren.com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为了做出具有本土文化的陶瓷,何霞运用巧的构思,当地的陶土,彝族的文化、邛海的渔民,一笔一笔赋予家乡以艺术生命,展出一片浓浓乡情。在她已完成《彝风悠悠》《西昌印象》等7个系列的陶瓷作品中,全部融入了彝族元素和西昌的文化。
[此文由彝族人网从其他媒体转载]
  除了旅游产品开发,她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研究开发陶瓷类生活用品中。她抓住器皿造型要领,茗壶、酒具之纽、盖、嘴、把……安排得体,无生硬之弊,自然生成,略有大家手笔。近6年来,何霞的陶艺作品入选了省级、国家级的陶艺大展。“经验是累积出来的,手艺是练出来的,现在我已经能够自如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陶瓷了。”作品因题施艺,以彩托题,施彩大胆、多变,并富有寓意,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和广阔的联想空间,何霞的作品得到中国陶瓷协会许多业内人士的赞赏。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