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农牧轻工商
这是彝族传统经济观念中最突出的特点。彝族传统经济生产,主要以满足人们的吃、穿、行、用、住为主要目的。由于吃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彝族根据自身生存的地理环境,主要以种植荞麦、洋芋、玉米、豆类等为主要农作物,有水的适宜地区也种植水稻等。而在较为高寒的地区和山区,又以放牧牛、羊、猪为主。因为居住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限制,能种好庄稼,养好猪牛等家畜已经很不错了。加上封闭的居住区域和社会生活,无法大量开展商业活动,市场交易很不发达。关于工业,除了在部分有铜、铁、盐矿的彝族居住区,有少量采掘和冶炼业外,彝族的传统工业很不发达,大多数都是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如纺织、漆器、少量农具制造、木器制作、竹木工具等。在彝族传统经济意识中,农业、牧业是生存所必须,是生活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生产生活,而工业、商业等则是次要的,有时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重农牧、轻工商的传统经济观念。
二、重生产 轻贸易
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是必须的,因而在彝族传统社会,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畜群的生产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事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计。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放在头等位置来考虑,因此而相关的有关勤劳节俭和观察气象为生产服务的谚语很多。如“人勤自享福,人懒自受苦”,“打不干的是泉水,使不完的是力气”,“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只有不怕苦,才能有幸福”,“懒汉一伸腰,勤人走三遭”,“绳索粗的牢,过活俭的富”,“有时不节俭,无时来不及”,“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滴水不断石能穿,常年坐吃山也空”,“毛毛雨湿透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气象方面的如:“月亮打伞,晒得鬼喊”,“春南夏北风,全年干旱多”,“春雾地晒裂,夏雾踩烂泥”,“春雷响天边,秋雨挂树尖”,“鹰过天要晴,雁过雨渐稀”,“虫鸣还有雨,鸟叫没有雨”等。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很多,如:“炒菜要油盐,种田要肥水”,“不必羡慕别人田,自家田里多施肥”,“栽树先挖坑、种田先育秧”,“精耕又细作、不愁仓无粮”,“五月大忙,夫妻离床;六月小忙,使爹唤粮”,“笋子不收长成竹,庄稼不收变成土”,“八月十五E1清爽,预兆粮食会增产”等等。而彝族传统观念中轻视商业贸易是非常突出的,认为家族内部做买卖,甚至与亲戚朋友做交易也感到羞愧。传统思想观念所信奉的信条是:“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
三、重消费 轻积累
这是彝族社会传统生活中的一个突出方面。彝族谚语说:“一顿不拿做十顿,过不了日子;十顿不拿做一顿,待不了客人。”在大小凉山彝区,无论是亲戚朋友的到来,还是不相识的客人登门,待客一般都要求“四脚落地”——就是要杀猪杀羊,最尊贵的客人要杀牛。一般人家因家庭贫困杀不起猪羊,也要杀两只鸡凑足“四脚”,再贫寒的人家借都要借两只鸡杀来待客。贵州彝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某日主人家里来了客,家中再无招待的牲畜,圈中只剩下一只小猪,主人持刀对小猪说:“小猪小猪,我怎么忍心杀害你幼小的生命呢?可是客人到家来了,实在没有办法了!”这种来客必须杀牲以待的消费观念,对彝族传统社会的生产力破坏极大,造成了许多农村没有积累的状况。光是吃的消费尚且如此,其他消费也大致相同,因此没有积累来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重馈赠轻交换
传统彝族社会中没有乞丐乞讨的现象,这是因为彝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既是一个相当于政治组织的单位,也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谁家有什么困难,整个家支成员都会毫不犹豫也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物质上的经济上的无偿帮助。因而不允许有人出去乞讨,认为出了乞丐是整个家支的耻辱,所有即使有鳏寡孤独,家支也会给予抚恤使其幼有所养,老有所归。且不求回报。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传统。这一传统造成了彝族传统社会重馈赠,轻交换的观念。
对于这种家支、民族内部社会抚恤性质的馈赠与无偿帮助形式,无疑有非常重要的社会道德价值,有非常重要的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团结向前的向心力。但是,这种无偿资助对于发展来说,也有其负面影响。重馈赠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其贫乏的彝族古代社会中,互相帮助的社会价值意义极为重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换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后,轻视交换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的进程,会保护一些懒汉、依赖思想很强而不思进取的人得以继续忧哉游哉地生活,而打击那些积极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人。同时轻视交换不能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流通进程,势必导致经济发展的落后。因此,在彝族传统社会中,以馈赠为荣,以交换为耻的普遍观念,其积极的价值和消极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它仍然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必须认真地予以深入研究和区别对待,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科学的。
五、重实物轻货币
在传统彝族社会,由于比较突出的重农牧、轻工商,重生产、轻贸易,重消费、轻积累、重馈赠、轻交换的思想观念的普遍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地不体现为经济交换的经济人的关系,而主要是重家支观念、重民族观念、重团结互助观念,因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在物质经济关系中,主要是实物往返的关系而不是货币交换关系。以彝族最为重视的丧礼为例,在传统的风俗中,不像现代社会以货币为财物的代表形式去表达人们吊唁的心情,而主要是以实物形式。如至亲的亲戚去吊唁,一般以羊为祭礼。而一般的亲朋好友去吊唁,则是多数都带上一壶酒去表达吊唁之情,基本上没有送货币为礼的。即使家族内部要互相帮助,也都是以支持粮食或其他实物为主,而不资助货币。
近代彝族社会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集市贸易,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而在生意场上,如是某甲出售某物时遇到有相识的亲朋来购买,也都耻于讨价还价,而是任对方给一个近乎合适的价钱就可成交,收受了对方购物的货币还要表示不好意思。但是如果看上某乙的一棵杉树,则试探性地说愿以自己的一条牛或马与之交换为正常,对此则可以公开讨论,只是不涉及货币交换。这些都反映出彝族传统思想中重实物,轻货币的观念。
六、重名誉轻实利
彝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名誉的民族,重名誉是彝族传统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色。早在三国的蜀汉年间,诸葛亮到贵州彝区时,彝族君长济火(即妥阿哲)曾助诸葛亮平定一方,受到蜀汉君主的封赠因而刻石立碑纪功,刻立于蜀汉建兴丙午年的《妥阿哲纪功碑》至今仍存于大方县。贵州境内的大多数彝文古代石刻碑铭,都明显地反映出了追求功名追求威荣的思想观念,这在《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第二辑)中都十分明显地反映出来。在彝族谚语中,有许多谚语也有明显的体现。如:“鸡蛋一般大、彝族头人一般大”,反映了各家支头人都认为自己的威名荣誉是不会低于任何人的观点。又如:“一个人有志气,一族人跟着沾光;一个人不争气,一族人跟着丢脸”,“壮志男儿不卖剑、彝人饿死不讨饭”,“响雷不过一百里、英雄美名传千秋”,“生死是一时、耻辱是一生”,“宁忍三朝穷、不忍一时辱”等等。反映彝族重视名誉的谚语比比皆是,俯首可拾。但是反映彝人经济状况的思想观念谚语却很少,只有如“见人发财莫眼红,自家贫寒莫冷心”;“宁可忍饿,莫要欠债”等极少数虽然与钱财有关但却是以壮自家志气为主的谚语,而这些谚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仍然是轻视实际利益的。应该说,名誉当然比实利更为可贵,因为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彝谚也不乏这个方面的谚语,如:“孔雀比雄鸡好看,名声比金子珍贵”;“钱打岩石岩石垮,钱击水面水也枯”;“钱面一时,人面一生”等。但是因为名誉而怕欠债,怕去认真争取合法应得的利益,甚至因为抹不下面子而不去做生意,经商办企业等,则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难以发展民族经济。而这种思想观念如果与重视消费而轻视积累的思想观念结合在一起,其危害性就更大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彝谚及古籍中就有这样的反映,如“死人不吃饭,家产去一半”,丧礼中“打猪遍地黑、打羊遍地白、打牛遍地红”等的记载,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