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彝民族的勤奋致富观
作者 马阿呷 2023-10-24
原出处:《锦绣·中旬刊》2020年1期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着淳朴的良好道德傳统。彝族社会对不同等级的人,不同行业的人、普通人甚至动物界都提出了勤奋致富观,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也正是这种良好的道德传统指引着彝民族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发展。
关键词:彝族;《玛木》;勤劳;勤学

93f1d325daa320da5f547130ced92021_1695521873206110.jpg
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言

彝族教育经典《玛木》中记录了:从兹(土司或统治者)、寞(判案者)、毕(毕莫、除灵人)、根(手工艺人)、卓(从事耕种业和牧业的人)到普通人都在强调勤奋的重要性。文本甚至指出诸如老鼠、兔子、虎豹、鹰等这些动物要是贪睡懒惰就会挨饿。彝民族的勤奋致富观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勤奋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工艺技术,即勤学;一层是积极进行生产生活,即勤劳。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民族的勤奋致富观的主要内容

(一)勤学

1.兹、寞、毕、根、卓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玛木》中提到,兹,即土司、统治者刚上任时,都要不耻下问,要向毕和寞请教。寞(判案者)面对新案子的时候,也要借鉴老案例的判法。毕(毕莫、除灵人)在刚学习为人们祈福时,也要熟读经书;根(手工艺者)新学艺时,要向老手艺人学习;卓(牧人、农人)刚接触到牧业和农业的时候,也要勤奋地向有经验的农业生产者请教。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不学习的“兹”吗?若有,“兹”的工作就做不好;有不学习的“寞”吗?若有,“寞”的案子可能要重新审判;如果有不学习的“毕”,他在在作毕的时候,连经书都读不通,就不是合格的毕。对于“根”和“卓”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根”若不学习,工艺就会难到他,“卓”若不学习,就做不好农活,放不好羊。这些都表明了勤学的重要性。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普通人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民族的经验和智慧告诉我们[1]:愚蠢者无所不吃,智慧者无所不学。学好语言很重要,当你跟别人交流、辩论时,会派上用场;奴隶制时期的彝区,各种冤家械斗频发,当时就很看重英勇善战的人。所以,就提倡人们练功学武术,学习战术战略。勤学要真正付出实际行动,学习技术,要把工具握在手里,学习知识,要把书本握在手里。勤学可以学得新知识,知识可以带领人们认识世界。彝区很多的学子通过学校教育走出大山,在城市里工作谋生就是最好的例证。勤学可以学得新技能,也使已有的技能更加牢固。不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还是普通的劳动群众,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勤劳

1.专心对待牧业和农业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居木的子孙[2],人类勤劳好,勤劳能致富。牲畜喂盐好,盐会长成膘;土地有肥好,肥会变成粮。前文中提到过,从事牧业和农业的人也需要学习,为什么放牧和农业生产还需要学习呢?这里便给出了回答。牲畜不是光吃草就能长肥壮的,还要定期喂盐水,这还得人勤劳才会定期给牲畜喂盐水;贫瘠的土地不施肥就会永远贫瘠,唯有勤劳的人才会给土地施肥,土地施了肥,土壤变肥沃,那么粮食的收成就会变好,才会获得大丰收。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勤劳,忌好吃懒做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民族提倡作为劳动人民要勤劳,忌好吃懒做[3]。一个人要想变得富裕,就得随时提起锄头,在田间地头劳作;相反,一个人整日无所事事,只会在房前屋后转悠就会变穷,会过苦日子。一户人家想要繁荣发展,就得随时做好劳动的准备,而不是游手好闲。劳动力越多的人家,也会越加富裕。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不贪睡,致力于工作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玛木》对“兹、寞、毕、根、卓”等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提出了不要贪睡,要致力于工作的要求。同时,也通过举诸多动物没贪睡,致力于寻觅食物,没被饿死来说明勤劳的重要性。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告诫“兹”不要贪睡(即不工作、不劳动),“兹”若贪睡,就误了工作,不成优秀的政治者;告诫“寞”不要贪睡,误了判案时间就判不好案子。“毕”若是贪睡,就不能顺利为人们祈福;“根”若是贪睡,就无法掌握精湛的工艺;“卓”若是贪睡,羊群就会四处乱散,土地也会被荒废。“兹若没睡,治理政权好;寞若没睡,判案判得好;毕若没睡,除灵亮堂堂;根若没睡,工事办妥当;卓若没睡,牧业、耕种办妥当。”“老鼠没睡毛茸茸,自己找食吃;狐狸没睡夜间行,自己找食吃;鹰若没睡,到处飞,自己找食吃。”这些彝族民间的经验语录都揭示了:人要存活甚至致富,就要自力更生,致力于自己该做的工作。不懒惰,不懈怠。动物也一样,唯有自力更生,才能自给自足。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民族勤奋致富观的启示

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条件都不同,各有优劣。居住的环境艰苦,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善它。如何改善?不能光靠一身蛮力。现今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要改变命运,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学习先进知识、先进技术。面对社会的发展,如果不识字,外出务工就会面临因不会互联网购票而买不到票,走错方向坐错车次等困难。勤劳是改善生活的基础,比勤劳更重要的是勤学,勤学可以获得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G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罗蓉芝编译.玛牡特依:彝汉文对照本,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2012.4重印)
[2]吉克曲日著.彝族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7(重印)
[3]景志明.试论《玛牧特依》的内容特色、流传与当代价值[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1):23-28.
注释:
[1]罗蓉芝译. 玛牡特依:彝汉文对照本,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2012.4重印),第17页/第18页
[2]罗蓉芝译. 玛牡特依:彝汉文对照本,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2012.4重印),第22页/第23页
[3]罗蓉芝译. 玛牡特依:彝汉文对照本,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2012.4重印),第29页/第30页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项目批准编号:2019SZJDS09)2019年度基地研究生项目。
原载:《锦绣·中旬刊》2020年1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摄影:苏呷次色。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