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与彝族的渊源
作者 苏杰兵 2019-08-17
原出处:乌蒙彝学网 赫章彝学网

“三皇五帝即三王五霸”,据彝族古经书《勒俄特依》和汉史书《尚书大传》,《风俗通义》,《古微书》,《三字经》,《史记》,《资治通鉴外记》,《战国策》等记载,尼能时代前,天地未分时,人间通过张家界的天门山,安庆的天柱山,桂林的天梯到天台,人间有喜忘请蚂蚁,蚂蚁就把天门堵上,天柱蛀空,天梯啃断,天地间无法往来,这时东西南北诞生四仙子,儒惹古达生于东.造 了木武哈德山,署惹尔达生于西.造了木克哈尼山,.阿俄署布达生于南,造了火木低泽山(今桂林尚存的南天一柱),司惹低尼达生于北.造了尼木昊撒山,四山将天撑着,天地已分开。天庭祖灵恩梯古兹(玉帝),派了德布阿尔去请司惹约祖,尔旋阿俄,俩仙子造山.造沟.造坡.造平;又派苏涅勒格惹去请勃宜阿约,阿依苏涅俩造草.造树.造禽兽,地界已形成。阿尔司傅(盘古.其蒴像今尚存桂林)来查看后人间适宜生灵发展,恩梯古兹又请俄惹结志(伏羲之父)为人间降下三场红雪两场黄雪“结冰来做骨,下雪来做肉,吹风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来做眼晴”。形成雪族人种并都有语音,其中无血的六种:即黑头草为第一种,宽叶树为第二种,针叶树为第三种,水筋草为四种,铁灯草为第五种,藤蔓为六种;有血的六种:即蛙为第一种,蛇为第二种,鹰为第三种,熊为第四种,猴为第五种,人为第六种。这十二种雪族据史书载伏羲之父生12子女,为人间派了一对银男金女(又叫王龙王蛇),经过漫长的五次冰川期,生活在大地上的生灵基本灭绝,约距今1.4万年,气候逐步变暖,冰川逐渐融化,生活在青藏高原洞穴里的王蛇“金女女娲” (彝族叫乌兹尼拉)幸存,生活在中原海底里的王龙“银男伏羲”(彝族叫翁者石勒)幸存。
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翁者石尔和乌兹尼拉俩兄妹,将父亲变成雪族的有血无血十二种,逐一恢复,不可缺一,相互依存,以中原为中心,逐步向西形成尼能时代,发展到部落族群,部落联盟与人类社会,雪种(爬行动物)传到阿吕(猴氏)六代,阿吕传到居惹九代,居惹传到石尔七代.石尔传到俄特八代不见父(母系时代末),后来俄特(希慕遮)娶(恩梯古兹之女)兹尼施色为妻,俄特传到俄勒11代(父系时代初),俄勒传到邛部20代(已成人形),邛部生三子,由于洪水朝天,长子居斯未成家,次子居尔未娶媳,三子足姆幸存(笃慕)安了家, 娶了上界恩梯氏后裔之女生了三子(老大叫居特“世沙”成了藏族先祖、老二叫居勒“拉义”成了汉族先祖、老三叫乌武 “格子”成了彝族祖先),三子又在下界娶了痴以姑土、嫩以米冬、尼以弥布三妻,各生二子,长子叫慕雅考(武),次子叫慕雅切(乍),三子叫慕雅热(糯),四子叫慕雅卧(恒),五子叫慕克克(布),六子叫慕齐齐(默),这就是彝族(所谓的六祖)。事实说明了古彝人先祖大禹治水到中原建立了夏朝,因部落争霸,迁往成都自立古蜀国,后居木时代又洪水泛滥被迫迁到洛宜山,在洛宜山发展壮大而将六祖分布于川滇黔桂渝等地……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可见,华夏大地上的古代居民,按彝族《勒俄特依》等史诗记载,以黄河流域的夏王国为中心。其周围是东夷西羌,南蛮北狄。说整个西南部有三个大的部落族群:即西部的氐羌族群,西南部的百濮族群,南方的百越族群。夏人自称“华夏”,而夏朝的创始王是石钮(汶川)西夷人大禹。往前追溯,是炎、黄两个大部落。炎黄之前就追到伏羲为终(据神话可追到盘古.葫芦.混沌)为止,伏羲之前按彝族《勒俄特依》所述可追到俄勒.阿吕. 司傅、结志到恩梯古兹(这才是所谓的原始人类始祖、而彝族始祖是西夷人大禹)。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郭沫若《中国史稿》云:“颛顼、帝喾、皋(gāo)陶、伯益四个最先融合华夏的夷人分支。”彝族学者陈英,在其论文《彝族先民对祖国历史所作的贡献》中指出:“在三王五霸时期,只有夷、戎、羌、狄、苗、蛮诸族,华夏尚未形成。”在部落争夺中形成了三个大的部落联盟,又出现了"三王"即伏羲(东夷人).神农(烈山氏).黄帝(西戎人);三个联盟又争夺,最终取胜后,华夏才逐步形成。“应该说这五个夷人(东夷即东岳霸少昊,彝族叫儒惹古达,西羌即西岳霸尧,彝族叫署惹尔达,南蛮即南岳霸颛顼,彝族叫阿俄署布,北狄即北岳霸舜,彝族叫仕惹低尼,中戎即中岳霸帝喾,彝族叫苏涅勒格惹"人称五霸"。其分支与戎人、羌人、狄人、苗人、蛮人的各一部分共同融合,始称“华夏”。颛顼、帝喾,按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实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高辛。尧帝又是帝喾高辛的儿子。可见,中国上古史上的“三王五霸”都是古夷人。“三皇五帝”始称于战国末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78页明确指出:“中国先进文化是吸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汉族虽然人口多,它是长期以来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的”;真正的汉族形成应该是秦末汉初,距今2200多年。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出土文物的刻划文字,字符和彝族“十月太阳历”证实,如距今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丁公村遗址陶符。六七千年前的半坡遗址、河南贾湖遗址、陕西姜寨遗址、甘肃大地湾、马厂遗址陶符、八九千年前的湖南彭头山遗址陶符等等,古夷人历史,可追溯达万年以上,对世界本源、人类发展史的认识,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加之晋宁石寨山古滇王墓、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世界罕见的数千件青铜文物的发现,比中原夏朝还早近千年或数千年,肯定是古夷(尼)人时代的遗物。让人强烈地感到,虽然在地面上还不曾发现令人惊叹的古建筑遗址,但在遥远的史前,在冰川融化后,尼能时代的古夷人最早就在我国的中原地带发展基业,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代。由于部落间不断争夺,部份迁到西南地区,创造了至今仍鲜为人知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古夷文明。包括中原的华夏文明,实际就是这个古夷文明的继承和发展。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独有偶,生息繁衍在西南云贵高原的彝族,历来自称就是“尼(夷)”:彝文古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都记载,部落族群尚未形成前,彝族先民最初以中原为中心,在西部建立了一个西陵国“尼能时代”,这个时代统治了中华大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疆域,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当西陵国强势时皇帝娶西陵国公主螺祖为妻,致使西陵国逐渐衰弱,中原逐步强势,后来由于部落争霸不断,西陵国后裔移至广汉自已立了古蜀国,继续巩固昌盛。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三皇五帝,作为史前,各有五种说法,应有四十位,下列盘古外14位不重复简介,当时年代不祥,支系复杂,后人史书略有记载,难以考证,仅限田边地角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各族说法不一,甚有的自相矛盾,可理解!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爨文丛刻》、《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宇宙源流论》、《哎哺啥额》、《勒俄特依》、《彝族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文明源头新探》、《毕摩古经书》《糯恒部落向滇东北永宁和凉山的迁徙和发展》、《浅谈凉山彝族古候曲涅支系的迁徙》等Z7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