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彝族罗天宝教授赴西南民族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作者 高文 2011-04-10
原出处:彝学研究网

近日,受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民族研究院的邀请,越南国家民委民族事务研究院副院长罗天宝教授赴成都进行了历时4天的学术访问。 
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天宝教授,越南罗罗族(即中国彝族),越南国家民委民族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天宝教授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蔡华院长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双方就彝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互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谈。罗天宝教授还会见了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双方就共同关注的彝族文化进行了长谈。在为期4天的访问中,罗天宝教授进行了两场讲座,给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专业硕士、博士点的师生们讲解了越南的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情况;给西南民族大学火塘学社进行了一场讲座,介绍了越南彝族同胞的文化和发展状态。罗天宝教授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西南民族大学的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也给罗天宝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的彝族和越南的罗罗族是同一个民族,拥有共同的世系渊源和历史记忆。“罗罗”是元朝以后对彝族的称谓,最初没有贬义。如凉山彝族,元朝时就有罗罗宣慰司,近代亦被称为“独立罗罗”。解放前,人类学家杨成志在彝族地区就学习和研究过“罗罗文”,写下了《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等著作。林耀华、丁文江、马学良等大家也对“罗罗”的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明清时,随着民族压迫和歧视的加剧,“罗罗”一词也被恶意或随意写为带反犬旁的“猡”、“猓”等字眼,“罗罗”一词遂具有了贬义和歧视色彩。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翻身做主,将“彝”作为了统一的族称。而在越南的民族识别中,“罗罗”成为了一个单一民族。越南罗罗族为历史上从云南迁移过去,据对越南罗罗族宗教经籍《指路经》的研究表明,越南罗罗族的指路终点在中国境内,一直指向滇池一带。越南的罗罗人,受中越两个国家政治气候环境的波动影响较大,自中古时期,彝族边民们不断地在两国边境地带来回迁移,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越两国邦交正常化后迁居无常这种局面才稳定下来。目前,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边境地带的中国彝族边民和越南罗罗人之间还保持着较多的来往。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天宝教授表示,对西南民族大学的访问,很有收获,他定会将中国师生们的良好祝愿带回越南,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发展情况介绍给越南的罗罗族同胞,以促进两国和民族间的友好关系。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南彝胞罗天宝先生赴西南民大讲学行程记录:

本月3-6日受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蔡华教授的邀请,越南国家民委民族事务研究院副院长罗天宝教授赴成都进行历时4天的学术访问。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60年代罗天宝教授出生在越南北部苗旺县一个罗罗(彝族)人的家里。他的祖上1870年前后从中越边境的富宁县木秧移居到现在的越南苗旺,后来他的祖父迁回富宁县在国民政府里任了县长。在汉族、彝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群众眼里他是大好人,办事负责、方法得当、虽然是彝族但从不持有狭隘偏见的民族观念,公正处事态度赢得了各族群众的敬重。由于目睹了国民政府的腐败和他们所做的种种倒行逆施,作为开明的民族上层人士他早早的洞察到中国社会将要的变迁,因此他给予孩子们很好的教育并鼓励他们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人民解放事业中。云南和平解放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云南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下来,民族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边疆各族人民把这种激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与祥和。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的政治运动因为祖父在国民政府里供职原故,从此全家不断受到牵连。使这个村里不在宁静,人们无力生产,无心生活。甚至有的时候还上升到武斗,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赶着牛羊拉住着老人唱着铜鼓歌和族人一道开始跨境南迁。后来他们迁到越南散落在同文县和苗旺县的山区。60前后开始安定下来,由于父亲受过教育知道知识重要就让罗天宝教授去上学,他对书本很有兴趣,读书越来越多,离家也就越来越远从县到省城最后到国家的首都河内。在河内大学完成了本科、硕士、最后以越南罗罗族的研究为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是越南罗罗人唯一一个博士,也是少数民族群众中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9年中越的边境冲突和危机再次影响到这个家族。很多同胞开始又从越南往中国迁徙,大批有中国背景的人遭到了拘捕和隔离审查,大哥再次回到富宁插户。罗天宝教授也迎来人生最艰难的几年,但是他告诉家人要相信两国之间关系会走向正常的。由于他的教育背景和知名度,政府也出于对民族知识分子的统战和保护进行细心人性处理,他的问题慢慢的得到澄清。92年中越邦交实现了正常化,政治互信推动了商业往来和民间的交往,特变是96年以后越南也实行了改革开放,学术交流开始活跃。朝着祖先居住的地方罗天宝教授开始踏上梦寐以求的寻根之旅。他先后到了云南石林、西昌、和成都。在越南他是负责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制定的专家,他也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关注着自己的罗罗人的发展,也在为越南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国家的稳定发展不断的努力。解除民族之间的隔阂,推动民族和谐关系的发展。他的努力为越南的彝族人增得了荣耀,也为所有的彝人感到欣慰和自豪。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月3日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民族政策专家来仪受蔡华博士的委托在地道成都美食“奔跑的辣椒”举行宴会为罗教授接风洗尘,同时陪伴的还有石林彝族硕士研究生昂琳。下午在彝族博士李金发、王俊、高文的陪同下参观了武侯祠和锦里,罗教授感深深的成都市民生活的舒适与悠然,每遇到一个历史遗迹他都会仔细的观察,并不停的拍摄和追问。晚间在姑嫂养生火锅店几个彝族博士陪罗教授进行晚餐并深入地作了交流。罗教授除了越南语以外还能说流利的俄语、英语、云南汉语、越南罗罗话、苗语、壮语等。来自云南的几个博士都用本地话交流。并为罗教授演唱了《彝人之歌》、和各个方言区的彝语歌曲,大家深深受到浓浓同胞情得感染与鼓舞。4月4日早上在西南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办公室,天宝教授在翻译升日方的协助下给与会老师和学生作了以“越南民族识别标准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题目的学术讲座。首先介绍了越南少数民族的类别、数量、地理分布,然后从东西方的理论入手阐述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理,和越南的基本情况。越南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点,他认为民族经济发展要与文化保护相协调。历史上越南使用民族识别的3个标准,语言、文化、自我认同。罗教授提出要增加一条为历史记忆。他接着介绍越南民族政策有200多项但是兼顾公平,富裕的人即使是少数民族成分也不享受照顾政策。他说民族政策的制定要积极吸收各国的优秀成果。在整个过程中遵循了国际讲座的范式。充满了思辨和探讨,精彩演讲迎来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下午在文翰宾馆来仪教授和研究生肖凌就中越的民族政策相关问题作了历时3小时左右的交流。晚上蔡华教授在丽江饭店接待了罗天宝教授和翻译升日方,来参加宴会的还有彝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沙马日体书记、来易教授、肖凌、高文、沙马阿果博士等。整个晚宴过程中歌声不断,大家纷纷献上优美动听的歌声。罗庆春教授用彝语朗诵了一首《喊魂》罗天宝教授也用彝语朗诵一段《铜鼓歌》,她们的韵律和格调反映了同源的祭词和彝文表达模式,大家的心久久不能平静。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月5日在高文博士的陪同下罗天宝教授参观了三星堆,在解说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1、2号展厅,在这些陈列出来的精美工艺品和饰物面前罗天宝教授表现出亢奋的心情,并对解说员解说词纰漏之处提出了一些质疑。罗教授是研究彝族铜鼓文化的资深专家,对铜制品用料、浇铸工序、刻画符号反映的文化内涵有较深的理解。他说三星堆出土文物反映出来的太阳崇拜和鸟、树的崇拜一直在所有彝族文化里都保存着。比如他的名字叫天宝就是对天的一种敬畏、铜鼓颜色就是太阳光和热的一种描述,敲打铜鼓就是要让天和地分开、文明和落后分开、敬畏和挑衅分开、健康和疾病分开、灵魂和鬼魂分开。在铜鼓的光、声的驱动下把祖先阴灵送回祖界,使得子孙健康和智慧。他说彝族喜欢杀鸡祭祀因为鸡有飞翔翅膀,它是天地使者往返天地之间,表达天的指令传递人们对健康温饱的渴求。神树崇拜里彝族人认为树木是有生命的、它和人一样有经脉,那些挺拔的大树是天和地联络的通道。从铜器物上的文字和图形纹路罗天宝教授认为三星堆和彝族文化联系是相当大的。看着那些展出的青铜头像,罗教授说这和他的长相很相似,并解释说彝族体质上的特点是鼻梁高、头大。我把眼神锁定在铜像和天宝教授身上,心想多年后我们样子会不会成为模型被展出。走出馆后在土堆上观看周围的建筑,罗教授告诉说今天他最高兴的一天。从三星堆走出游览了广汉城吃了中餐。稍作休息后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多,接着就返回了成都。还在路上就接到蔡华教授的电话,她们在家已经准备好了美食和美酒等待着天宝教授的归来。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都交通拥挤从广汉到昭觉寺,我们赶上了堵车。天宝教授说每座城市都会遇到这个情况,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城市的发展需要很好的规划管理,他经常在河内被堵的车上思考问题。他的开朗与坦诚深深触动着和他有缘相见的人。到下榻的宾馆后,我们急忙往蔡教授家赶。门打开同胞们站向两边欢迎天宝教授、一曲(给有拉)唱出彝族魅力文化、唱出深深的同胞之情。参加晚宴的同胞除了蔡华教授一家还有他的硕士、博士生们。大家边唱边聊,饭菜都是蔡教授和学生们下厨亲自弄的,包含彝族几大方言区的美食。今夜菜香、斟得满满的酒杯在相互碰撞时候留下清脆声响。是啊!情到离别方知醉、酒逢同胞别样浓。在晚宴中笑声不断幽默和机智让人荡气回肠。沙马拉毅校长正逢大学同学联谊会,他带上家人和大学同学赶了过来,贾银钟教授和夫人也奔向这个活动现场。沙马校长向越籍同胞表示欢迎,接下来唱了一首《中越友好》歌曲,再次把人们带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岁月中,中越两国人民在推翻殖民压迫后社会建设中的互助,把晚宴推到一个新的高潮。 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月6日早上应火塘学社的邀请,天宝教授以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二者关系调试作了一个深入的发言。他说物质水平提高和文化保护存在的悖论,二者关系处理还要遵循可持续原则。在经济基础脆弱的地区简单的生计模式的改变都会导致文化的变迁和消失,消失后复原的成本和难度是很大的。他很关心彝族文化的发展状况,把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寄托在这些彝族硕博身上,他询问每个学生的专业方向并鼓励他们在学习期间就有科学的个人定位,他说彝文要普及推广到国外。有了语言文字民族文化的再生传承才有工具,在现今时代使用语言是有功利取向的,那些不能带来高回报的语言文字正在消退,民族语言语境在弱化,希望借助西南民族大学彝文信息处理的先进技术和巨大文献文库搞好彝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他将要努力争取更多的机会,希望更多的越南籍彝族学生能到成都学习彝族语言文化,国内彝族学子到越南交流访问。他带了飘香的咖啡送给火塘学社、学社送给他的是彝区彝族人家手工炮制的春茶,寄意在离别各自的时空里通过咖啡茶叶传递着同胞深深的情谊。随后在欢迎越南彝族同胞罗天宝教授的彝汉语布标上大家用彝汉英三种文字写下对越南彝族同胞深深的祝福和牵挂。祝愿越南发展稳定,社长兰正群把这个布标送给天宝教授并留下合影。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30彝学院宴请了天宝教授,用完中餐后前赴双流机场直飞南宁,轰鸣的飞机划破巴蜀大地逐渐消失在东南方向的天宇里,而我们却再次恢复单纯的校园求学生活。至此天宝教授为期4天西南民族大学的访问落下帷幕,在中越文化交流的海洋里泛起一串串晶莹的浪花。鞭策着乡土文化守望者们不断的思考前进。l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