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结项评审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作者 王成平 2020-10-13
原出处:西南民族大学

2020年10月10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由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组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结项评审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永、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二级调研员赵静、四川省社科联评奖办涂海燕;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原院长李平凡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木乃热哈教授、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沙马打各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杨红林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杜文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勇、学院党委书记聂晶、副院长曲比阿果,项目首席专家沙马拉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王成平、李文华、蔡华,以及项目课题组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副校长王永代表学校向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及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项目课题组采用系统、科学规划的战略思维来进行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研究体系的构建,在民族文献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方法和理论探索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希望项目组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多出特色精品成果,壮大学校的科研实力,力争为学校培养、搭建出更多高层次的专家学者与团队,夯实学校的特色办学优势。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题组首席专家沙马拉毅教授、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王成平副教授代表课题组从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主要科研成果、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向参会领导、评审专家进行了全面阐述、汇报,以及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数据库展演。评审专家通过现场查阅材料、听取工作汇报、提问交流等方式对项目进行了结项评审。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评审,专家组对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评审意见以及修改建议,认为该项目研究用通用规范彝文注音符号对彝文古籍文献进行编目、注音,编写内容提要,以及彝文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全方位对彝文古籍文献进行抢救性的整理保护与数字化、网络化的多维度展示,不仅对彝族古文献的保护传承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我国其他民族古文献的整理保护及数字化建设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数据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并且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一致建议通过验收鉴定,报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批。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二级调研员赵静根据结项评审会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发言,对项目研究在创新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首席专家沙马拉毅教授代表课题组向与会领导、评议专家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将认真吸收各位领导、专家的建议以充实、完善、提升项目的研究成效。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由沙马拉毅教授及其团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批准号:13&ZD142),项目研究主要完成了普查、汇总彝文古籍文献的数量及其主要类型和内容以及中国彝文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历时近7年,最终成果形式为译著、论文、文献数据库、研究报告、语言信息处理系统、语料库、软著专利权,约1191.53万字,全方位对彝文古籍文献进行抢救性的整理保护与数字化、网络化的多维度展示,为彝文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探索与技术支撑。Vm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作者:王成平;审核:聂晶 )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