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百名博士培养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作者
兰正群 普驰达岭
2015-05-11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2015年5月8日,2015年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百名博士培养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文史楼举行。参加座谈会的老师有: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中国科学院毛旭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院马富英博士,西昌学院沙娜博士,还有来自北京各个高校的彝族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此次座谈会也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校友、毕节学院马辉副教授的资助。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普驰达岭博士主持,座谈会上,罗庆春教授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对彝族进行了全新的释读。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普驰达岭博士主持,座谈会上,罗庆春教授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对彝族进行了全新的释读。
首先,从历史角度:罗庆春教授结合彝族的历史和自己对历史的感悟说,激作为年轻的一代作为少数民族的学生应该回顾历史,早明确自己的使命。从历史上看,从人类历史到中华文明的历史再到彝族的历史这样一个族群,从历史上看彝族人不能说夜郎自 大,但至少对人类,国家,对东亚地区的文明是有贡献。尤其这样一个彝语的母语文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断,世界各个地方这样的民族有中断的也有转型的,从历史上看彝族是有丰富的深厚的历史底蕴的。今天我们这个地区并不是贫困的地区,从那个地理上来看,彝族聚居的这个地方是一个资源丰富,是一个远古文明发现的地区,有元谋人遗址,三星堆文明等,现在彝族的族源有东来说,西来说,土著说等,现在中国彝族通史最后定为土著说,由于方言差异就叫成诺苏,那苏,聂苏,中心词就是“尼”,这个“尼”我的理解就是汉语的“灵”有关系,有祖先的灵魂崇拜的,很多学者把苏,聂苏等说成是黑色的,这是不对的,包括纳西和彝族是一样的,从历史层面,尼、纳、那、聂等是西南的主题民族,关于彝汉的同源论,彝族直到今天最重要的是今天还有母语还有区域认同,还有信仰认同, 要用祖先留下的东西做好事情,作为现当代的学生从各个学科去了解历史,重新进入田野,在外多读书,多读理论,多了解彝族文化,走出来就不要以原来的样子回去,努力吸取养分,提高自己。
其次,从现实角度:从现实的各个层面认清民族的各个层面,比如关于学习语言:作为现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学好汉语,学好英语,不会说汉语不是彝人、不会英语不是未来的彝人,但是不能以丧失母语的代价来学习英语和汉语,努力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关于我们的资源,彝族人在大西南守护了几千年的疆土,资源丰富,绝对不是贫穷的地方,要认真审视现在,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贫穷的地方,为什么毒品,艾滋病那么泛滥,那么到东莞各个地方打工的彝族同胞,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唯有努力的学习,才能更加的认清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为这片古老的文明之地重新洗刷她的耻辱。
最后,关于未来:现在彝族地区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国家新的这一套义务教育没有很好的在彝区得到实施,同时彝族的传统文化在渐渐消失以致出现了,如成都女子监狱女子有2000女犯人,其中就有1500是彝族女人,资阳监狱有1000多人彝族男犯人,他们什么都不懂,可以说都是受害者,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无期,就被判了无期,一辈子就在监狱里,这样的现实是令人心酸的。所以我们成立了 “百名博士培养工程”,为什么那么用心的办这个工程就是为了让更多农民的孩子可以上大学,告别无知,就是为了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国家人才,我们正在努力。希望你们努力,接替老一辈,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需要读书人,读过大书的人,改变世界、影响世界的书,百名博士工程要早日实现。
普驰达岭博士就罗教授的发言谈了自己的感触,他说,彝族作为古老族群盘踞在大西南已恒古久远,彝族作为古老的民族雄居在南高原这方土地已猎猎如帜,声响浩朗。但在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望我们已经走过的几千年历史文明,与众多古老族群一样,我们这个古老族群的现有环境面壁着诸多的忧伤与忧患,作为我们古老民族的鹰灵后子,今天当我们落坐在罗教授那感自肺腑的话语之上,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彝族学子会有很多触动和启发。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彝族学子学人,当面对泥沙俱下的文化与学术生存环境之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恪守彝族传统中固有的那方优秀的文化净土呢。就如罗教授所提的,人的一生,民族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成长,我们才能活出希望。例如:当我们面对学术权威之时,我们应该从自身的文化审美视角面对权威,挑战权威。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学术在根本上不存在权威,只存在研究者文化的积淀,文化视角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作为我们古老民族的后学,我们应该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审读世界。刚才罗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回观了当下彝人的生活百态,现实更让我们这些生在大山走出大山的学子应该生发更多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鲜活的现实百态,其实正给我们这些学子敲响了警钟,这些残酷的现实正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人格上要活得自觉,文化上传承要有自信,在促动彝族族整体发展上要活得自觉,在面对纷繁的外部世界,我们要学会个性和整体性的族群自强与自爱,我们民族只有自尊自信自觉自强自爱地活着,我们才能有尊严的活着。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发展与壮大自己的力量,学会相互温暖,用开放的胸怀与世界民族同起同坐,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毛旭博士在发言中认为,彝族人民还较缺乏自信心,彝族人民在外还是较缺乏自信心,比如说像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教育在彝族地区来说还算是中上水平,每年考到北京的学子差不多会有四五十人,但是毕业以后都选择回家乡工作,几乎没有人选择在外闯荡,应该多一些人在外,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带动更多的家人在外就业。在纪律性和原则性上还是相对较弱,比如:在毒品上,我们彝族地区的报道是相当严重的,我们只讲了认识上的,大家在分享成果的时候很难聚在一起,最开始只考虑好的结果,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优点,接受知识以后一定要团结一心一意做事情,事情围绕一个基本点往前走。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彝族人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强大的民族,尤其在北京没有一个认 识彝族,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了就应该好好再外面努力奋斗,我们的任务是很艰巨的,要起一定的表率作用。
马富英博士在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学和军事科学院的学习经历,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了做好彝族这个符号,这个代表,甚至这个象征的重要性,更加的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为我的这个民族做什么。
沙娜博士在发言中谈了对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的认识和对“百名彝族博士培养工程”的认识。她认为西南民大彝学学院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摇篮,是民族文化的启蒙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有意识地、自觉地传播的策源地。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圣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民族文化,什么是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我们想这是任何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也无法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因此,我们认为我们从彝学学院毕业的这些学生将会是也一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的主体,民族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所以说,西南民大彝学学院在我们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前进的路上发挥了或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奋战在这个阵地上的这群优秀而具有文化担的教育工作者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创者,领路人!
她谈到对“百名彝族博士培养工程”的认识时,认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大多数人都会有,而具有民族使命感的没几位;具有民族使命感的即使有,但能够去实践这种使命感的人是屈指可数的。
“百名彝族博士培养工程”的提出与行动就是在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推动下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是我们民族史上绝无仅有的口号,甚至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是闻所未闻的。这是我们民族在新中国的带领下自觉性地提出的号召,是我们民族开始自觉地重视教育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也是我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现状等多方面进行深刻思考后的结果。结合当今我们民族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乖离的社会现象来思考的话,我们明白了唯有教育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这个民族!唯有教育可以让我们走出贫困而去创造新的属于我们的财富!唯有教育可以让我们靠近主流文化而又能保持自己文化的警觉性!也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懂得怎样去彰显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而在最后,以一种独有的身姿屹立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尽上我们应尽的责任!而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这个宏伟的工程,不是凭借一个两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努力和推动!这更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完成的工程,需要我们永远努力下去,坚持下去!而这个工程是我们培养千万名民族博士的开始!
“百名彝族博士培养工程”的提出与行动就是在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推动下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是我们民族史上绝无仅有的口号,甚至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是闻所未闻的。这是我们民族在新中国的带领下自觉性地提出的号召,是我们民族开始自觉地重视教育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也是我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现状等多方面进行深刻思考后的结果。结合当今我们民族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乖离的社会现象来思考的话,我们明白了唯有教育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这个民族!唯有教育可以让我们走出贫困而去创造新的属于我们的财富!唯有教育可以让我们靠近主流文化而又能保持自己文化的警觉性!也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懂得怎样去彰显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而在最后,以一种独有的身姿屹立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尽上我们应尽的责任!而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这个宏伟的工程,不是凭借一个两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努力和推动!这更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完成的工程,需要我们永远努力下去,坚持下去!而这个工程是我们培养千万名民族博士的开始!
(稿件来源:《彝博通讯》 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