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彝语文教学如何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火把节、烟盒舞、葫芦生舞、海菜腔、叙事长诗、铜鼓舞、撮泰吉7项列为国家级遗产;传统节日如彝族年、火把节等,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彝语文是彝民族文化的载体,彝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彝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彝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应该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彝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彝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彝族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彝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彝族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汉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已的传统文化,造成用象形文字传承的彝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但是,作为一名彝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彝族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彝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彝语文学习中感受彝族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课堂上加强彝族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精髓的彝族古典文献或史诗或叙事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但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彝族的经典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彝族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2、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彝语文教材的选文有些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应该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彝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彝族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但目前我们的彝语文教材有待于改善,比起汉语文教材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3、利用彝语中的尔比 、克哲等进入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学课本中的经典尔比、玛牧、勒俄,几乎遍涉历代经典。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彝族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些经典词、字、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 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化
彝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春节、等这些却在彝族年轻一代的生活中大行其道,它们其实是西方文化乘着商业载体的扩散。我们可以利用火把节、彝族年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每年的农历6月24就是火把节,学校可以举行以火把节为内容的各种文化活动。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火把节有关的诗、歌、舞表演比赛,接受一次具有彝族文化意义的熏陶;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5、加强书法教学,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与彝族文化相表里,与彝民族精神成一体,是彝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彝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也是十分重视书法教学的,人们也重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法宝,也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等。彝族也不另外。遗憾的是,在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在享受新技术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便利化的时候,整个社会却步入了少纸、无纸的时代。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更多的学生甚至大学生感到,写一手漂亮的汉字真不容易。彝文更是如此,不要说在网络里,现实中写书法的人寥寥无几。希望以后能在教学上一周专门设置一节至二节的彝文书法课,而且进入学生的考核成绩里。
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彝文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彝文字,喜爱彝文字,临摹并写好彝文字,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彝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用汉语里面的“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亡身”、“勤则难朽,逸则易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等蕴含中国人民高尚品格来培育勤劳勇敢的彝民族精神等。
彝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已的文化修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努力营造彝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传承文化,但课内的通过各种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有限的,真正宏伟、博大的内容在课外。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辨别、评价彝族传统文化,加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彝语文教师中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全身心投入到彝语文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很久以来我为此而担忧,也许是一种杞人忧天。更遗憾的是,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甚少不说,兴趣越来越少。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各种因素。在此我就不必一一举出了。只希望站在一线的彝语文教师及彝学带头人士们多牵出些热爱自己民族语言文化和母语教育的学子,多重视彝汉双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