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共104万余人,是红河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彝文古藉《滇彝古史》记载,在中国的史前时代红河彝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古老、神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彝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红河县已故彝族老毕摩李八一昆,曾用红河的彝文,破泽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距今六千多年的陶符,准确率达百分之七十。可见红河彝族文化与中原的史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红河彝文化,是何等古老、珍贵的一份民族文化遗产。为发掘和弘扬红河彝族文化,促进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2001年初,红河州彝学学会创办了《彝族文化报》,暂定为双月报,每期印数1000份,并当年编辑印刷了6期,免费向州内外彝族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寄阅。《彝族文化报》坚持党的办报方针,面向彝族地区,以宣传彝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彝族地区新事物为载体,激励和鼓舞彝族地区同胞为建设美好的家园献言献策。《彝族文化报》的延生,得到了州内外彝族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赞扬。但红河州彝学学会是一个民间组织的社会团体,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编辑人力不足,2002年初,就停刊了。
《彝族文化报》是红河州彝学会主办的惟一的综合性印刷物刊物,它是宣传彝族历史文化和彝族地区的新事物的载体。多年来,《彝族文化》本着立足本州,面向州外的宗旨,为州委、州政府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州内外爱好彝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可靠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历届州委、州政府领导的称赞和好评。2003年红河州彝学学会领导对《彝族文化报》的复刊召开专题会议,调整和充实了编辑人员,对刊物的经费筹措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于2003年11月20日正式复刊。仍为双月报,2004年1月更名为《彝族文化》直到现在。截止2009年止,《彝族文化》共编辑印刷36期70余万字。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新闻稿件168篇,历史文化、人物稿件112篇,论文调查报告34篇,文学、诗歌、散文、小说154篇,图片135幅。投稿的人越来越多,稿件越来越充足,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读者面越来越广泛,关心和关注《彝族文化》的州内外彝族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及大中专院校的师生越来越多。在今后的编辑中,我们将不辜负广大《彝族文化》读者的期望,博采众长,精心选编好每一篇稿件,推陈出新,锐意进取,不断把《彝族文化》办得更好,让《彝族文化》这朵美丽的艳花在红河大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绽放得更加鲜艳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