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彝学研究会简介
作者 石屏县彝学会 2010-01-05
原出处:《红河彝学研究二十年》

牢记宗旨 不忘使命,努力推进彝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石屏县彝学学会成立于1992年11月,至今已走过了十七个春秋。17年来,彝学学会牢记宗旨、不忘使命,认真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始终以拓荒者的精神努力探索彝学研究领域,以挑战者的勇气不断攀登学术研究高峰。冬去春来,石屏彝学学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用智慧和汗水,辛勤耕耘着彝学研究“这片热土”,取得了丰硕成果。
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深入基层摸县情,历尽艰辛搞调研

开展调查研究,是搞好彝学研究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吃透县情,了解民情,对于从事彝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北部,与峨山、通海、新平、元江、建水、红河等县接壤,行政边界线长315公里,国土面积30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4.6%。全县辖7镇2乡,115个村民委员会(社区),941个自然村,有总人口30.03万人,其中彝族1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2.8%,是全省彝族人口比例最多的县。少数民族众多、贫困人口面大、经济发展缓慢的县情实际,决定了彝学研究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彝学研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学学会成立以来,我们立足县情实际,拟定《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之我见》、《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农”问题》、《石屏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石屏县民族文化建设探析》、《石屏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石屏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石屏县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石屏县旅游产业的开发》、《提高少数民族科技素质的对策建议》、《民族团结与宗教信仰》和《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等研讨课题,组织会员深入基层,深入彝族聚居区,深入彝族群众之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研讨文章,为彝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不辞辛劳、呕心沥血。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多渠道筹措经费,开展活动促彝学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是石屏彝学学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会员参与各类活动开展横向交流,使广大会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群众、深入生活,汲取思想精华,启迪研讨智慧,提升成果价值。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来,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多渠道筹措经费,创造条件举行了各类活动。一是向县属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5万元,于2001年8月举办了首次石屏县彝族火把节;二是筹措资金25万元,于2004 年9月承办了红河州彝学学会第十五次年会暨具有石屏彝族文化特色——《唻啯哩》文艺篝火晚会;三是组织文艺队到建水县、开远市与当地彝学学会开展联谊活动;四是以彝族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为契机,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群众感情;五是投入资金5万元,于2009年5月举办首次石屏民族风情摄影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研究主题鲜明,队伍逐渐壮大

彝学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强调以人为本、解决民生,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当今,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有识之士加入彝学科研队伍,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研讨彝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计。基于彝学研究的目标任务,17年来,石屏彝学学会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视研究队伍的建设发展。一是会员由成立彝学学会时的20多人增加至现在的100多人,彝学研究队伍日趋发展壮大;二是会员分布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有干部、教师、工人、私营企业管理者,各条战线、各个行业都有彝学学会会员;三是彝学研究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合理,老、中、青会员皆有,彼此交流研讨心得,促进了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积极探索勤思考,奋笔耕耘结硕果

17年来,石屏彝学学会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带领会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开拓彝学研究领域,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探讨彝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诸多问题,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一是会员学术研究成绩斐然。会员李朝旺先后编著出版了《彝族尼苏故事选》、《石屏彝族民俗》、《彝族民间故事》、《彝族阿哩选》、《彝族花腰人》、《花腰文化走廊》和《龙武史话》等书籍;会员苏佛涛创作的120幅中国画——《彝族烟盒舞速写百图》被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大观周刊》及民族时报相继报道和介绍,引起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红河州政协委员会已编辑出版此书;会员普占元主编的《彝族长诗卷》、吴志刚编撰的《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等书在彝族聚居区深受欢迎、广为流传;普正勇、李朝旺、苏佛涛、邱长生等会员撰写的几十篇学术论文曾在《中国当代论文选粹》、《今日民族》、《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学术论文集》、《云南科技管理》、《红河文学》和《红河彝学研究论文集》等刊物发表。二是编辑出版了《石屏彝学论文集》一、二两集,汇编研讨文章63篇,共40余万字。三是组织会员撰写研讨文章50余篇参加红河州彝学会年会学术交流,学术成果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会员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报告中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被作为工作决策参考依据。如,会员普正勇在《石屏县行政接边地区民族关系情况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县、乡镇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县际接边贫困村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议被县委、政府重视采纳,并在《石屏县2007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优先考虑接边乡镇自然村建设”,由此推进了一批少数民族村寨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另外,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是彝学学会会员多年来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勤耕耘十七载,苦尽甘来是金秋。如果说石屏彝学研究取得一定成绩,那就是会员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21世纪,彝学研究仍然是我们探索的主题,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平凡迈向卓越,是石屏彝学学会追求的目标和希望,面对未来,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努力开创彝学研究新领域。(石屏县彝学学会会长 马洪明)Fx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红河彝学研究二十年》,本文作者:石屏县彝学学会会长 马洪明。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红河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