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云南省宣威市彝族文化传承培训班顺利开班
作者 ​高文 普倬 2016-07-14
原出处:​彝学研究网

2016年7月11日,首届宣威市彝族文化传承培训班在宣威东山镇芙蓉村委会顺利开班。本次培训班经宣威市委市政府批准,东山镇人民政府主办,宣威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协办。据悉,本次培训班的主旨是为了保护彝族语言,传承彝族传统文化,展示彝族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和发展,推进宣威彝族文化事业与精准扶贫结合,推动宣威东山镇区域文化的发展,落实关于习总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
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月11日上午(10:30-12:00)开班动员仪式在芙蓉村老年活动中心举行,会议由东山镇镇长李斌主持,会议介绍出席此次会议领导、专家及其学者。出席本次开班仪式的领导干部有:宣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勇,宣威市政协副主席李正聪,曲靖市民委副主任王芳,曲靖彝学会会长李红昌,宣威市原人大主任李龙苍,宣威原人大副主任孙晓虹,宣威是民委副主任张庆梅,宣威市地政局局长张尤发,宣威政协民工委主任吕正栋,宣威市民宗局副局长普倬,原民宗局副局长毛发庆,宣威市文体局副局长杨素琴。曲靖市民委的工作人员,贵州彝汉双语学校副校长王定林,盘县高中明毕摩,罗平县毕摩世家传承人田金香,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高文老师,首批学员来自,芙蓉、安迪、火石三个村的80余位彝族村民,学员主要是彝族文化传承人,在校学生,旅游区居民,由老、中、青三代组成,他们对彝族语言文化的学习都有较高的期望和热忱。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宣威市政府副市长讲述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李明勇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热力欢迎,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关注和关心宣威彝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次活动所做的辛劳,转达了市长和书记的问候和感谢;第二、李副市长介绍了宣威彝族人口,及其分布状况,宣威彝族文化状况。第三、目前宣威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宣威彝族发展一定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中,宣威是百万级人口的大市,随着市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行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彝族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彝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第四、旅游业有利益传统文化保护、资金吸纳、产业改造升级、市民素养的提升,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加速民族之间了解和团结互动,解决山区、半山区脱贫致富均有重要的功能作用。第五、期望与会的80位学员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掌握会话技巧,部分学员应该坚持下去,学到翻译书写的地步,让彝族语言文字在芙蓉扎根和立稳,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芙蓉彝寨整个精品设计好、运行好、打造好。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李明勇副市长与王芳副主任在镇长陪同下在芙蓉调研(中间两位为李副市长和王副主任)

曲靖民宗委副主任王芳做了重要讲话,讲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第一“变”,以前几次来过芙蓉彝族村寨,每次来都看到不同的东西,每次来都被芙蓉彝族人的上进,发展的理念和行动的感染,相信芙蓉会越来越好。第二“感”宣威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彝族文化发展的支持,有了大家的重视和支持,有了彝族村民的主动参与,这个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活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成效。第三“惊”宣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在曲靖民族歌舞展演的多次活动中,宣威选送报送的节目都能力压群雄,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与这片神奇文化土壤,勤劳耕耘的彝族艺术家是分不开的,希望艺术家努力产出更好的产品。第四“盼”目前曲靖市有彝族28万,占曲靖少数民族人口的56%,宣威8万多彝族,民族语文文字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保护文化这个根和血。曲靖彝学会会长李红昌讲话有几个重要内容,第一、彝族人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彝族人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这个自觉是主动的,就是要主动学习、主动关心、主动了解,认清宣威彝族文化的处境,主动投入到文化保护发展的战略中。第二、 抓住时机,彝族文化保护和发展,需要抓住外部机遇和条件,不能等待、更不能冷观,要分析条件,主动出击。第三、民族文化事业,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协调,涉及到多领域,多行业合作的事业,因此需要一个协调的组织机构。因此宣威的彝族各项事业的运转急需组织一个机构来牵头、运转、执行,宣威是彝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很多的彝文的文献和资源,因此成立彝学会才能更好翻译、整理、展示这些宣威古代彝族文化记忆,才能更好的传承宣威彝族文化。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李副市长和王主任了解太阳历广场的工程进度

贵州彝汉双语学校王定林副校长讲话有如下内容,第一、加大彝族区域文献的整理,彝族的历史及其文化,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彝族先民发明古老的自源性文字,利用文字记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文献,毕摩是彝族文明的传承和书写者,数千年利用彝文和自己的祭祀程式,传承着彝族的文明和历史记忆,诸如《西南彝志》、《彝族源流》这些重要的典籍就是彝族毕摩书写和记载下来的,是研究彝族和西南地区古代的民族交往的重要文献,有力的补充汉语文献在这个区域长期缺失。类似这样的典籍还很多,还没有被翻译整理。第二、毕摩缺失彝文传承堪忧,毕摩原来是不脱离生产,依附在土司文化上,改土归流之后,毕摩成为以主持丧葬仪式为生的祭司,目前收到语言濒危和收入萎缩的影响很多毕摩后人不在承接这个工作,毕摩事业后继无人。彝区非常确实主持各种仪式的毕摩,而民间的老百姓,对本民族祭司还是有强力的感情,因此云贵边界的几个县找个毕摩非常困难。第三、毕节彝汉双语学校就是面临这样的场景办学,办学以来遇到了很多困难,逐渐立稳,教学成果稳步提升,教学得到各级部门,包括国家教育部的认可,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彝族毕摩和古彝文的翻译者,学校免费提供食宿,目前招收的学生逐年增多,学生首批毕业生均全部就业,目前学校计划扩大招生规模,计划扩大到北部方言和中部方言的彝族毕摩培养,希望宣威彝族的子弟踊跃报名。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芙蓉彝寨的寨门(原名歇戚,彝语xieqi意为下面的村寨,)属于土司安于藩家避暑、打狩场所,海拔2300米为宣威最高的村寨,因有芙蓉树改为芙蓉寨)

最后镇长李斌作了细致的安排,他要求所有的学员安排好家务,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各村民小组长要注意培训路途中的安全,做好考勤和记录。负责后勤的一定要及时统计用餐的学员,保证学员按时、按质、按量的就餐,及时满足学员们的各种需求。他要求教学工作队伍做好备课,细化讲述内容,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员在轻松的气氛快速的掌握彝彝族语言及其相关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讲话结束后与会打领导、专家、学者和学院在活动中心下面留影,开班仪式在这样激动和紧凑的议程中落下帷幕!!!ex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精美的会议手册

作者简介:高文,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普倬,宣威市民委)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曲靖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