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2019年的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彝学会的帮助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克服了种种困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彝学研究、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新会员、举办火把节、争取各级各方面支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圆满完成了2019年工作计划,为了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经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研究,作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
2019年是县彝学学会换届之年,一年来,县彝学学会始终把学习放在工作的首要地位,要求理事会成员及全体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迈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是我县全面脱贫,奔向小康的关键之年,我们在学习中全面理解和做好彝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县彝学学会还按照县委的安排,积极参与县级有关部门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认真安排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的学习,全体会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很多会员参加了省、州、县组织的各级各类专题学习培训,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学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学术研究方向,使彝学学会活动始终围绕丰富彝区文化生活,建设民族文化强县、促进彝区文化繁荣这一主题来开展,有的会员还积极给县委政府提有关漾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认真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彝区文化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各界群众的好评。
二、组织文化下乡
在2019年春节到来之际,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组织了文化下乡活动。彝学会配合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工作,组织了到富恒乡长寿村扶贫文化下乡,长寿村是深度贫困村,为了配合扶贫工作,彝学会会长长杨登堂和副会长左德辉等同志到长寿村,给村民委员会和村民.送春联600多对,赠图书100多册。杨登堂会长现场给村民写他们喜欢的春联,提高了该村的文化氛围,促进了该地区的扶贫工作。
三、出版书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编印出版了《见证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一书,此书收录了由彝学学会会员撰写的各类文章54篇,从各个角度赞美了建国七十年来漾濞取得的辉煌成就,为祖国七十华诞献了一份厚礼。同时,为了挖掘濒临失传的彝族民间文化彝族山歌小调,用了3年的时间,收集编写了《漾濞彝族山歌小调》一书,本书收集了彝族山歌、小调、祝酒歌、打歌调、哭丧调等160多首,两本书已经出版。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四、参与学术研究
围绕大理州彝学学会的学术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我县各种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大理州彝学会学术理论刊物《大理彝学》上刊载了我县会员撰写的彝学论文16篇,文学体裁的作品41篇,还有部份书画作品。我县会员撰写的众多论文受到广泛好评,部分论文还被各级各类媒体刊发转载,引起了学术届的高度重视。参加了州彝学学会组织的二次彝学研讨会,提供有价值的彝学论文15篇。
五、完成换届工作。
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从2018年8月开始就着手开展换届工作,但是因人事安排方面政策有较大改变,几上几下,经过一年手续才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州彝学学会对此次换届工作十分重视,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学政、县委副书记李庚昌、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长陈泽、副县长王兆远亲临会场指导,副书记李庚昌代表县委政府仵了重要讲话;州彝学学会长副会长等六人参加会议,州彝学会会长张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通过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章程》,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会议圆满成功。
六、建立彝学网站网刊
县彝学会于2019年初创建了《漾濞彝人网论坛》,《漾濞彝人网论坛》的建立,给彝学会会员和全县彝学爱好者搭建了展示作品的平台,在论坛上展出理论文章85篇,各种文学作品600多篇。展出本土作家张云成40集电视连续剧本《彝乡欢歌》,展出本土作家阮镇长篇故事《漾濞彝族蒙氏老祖传奇》等一大批优秀作品。2019年5月,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网刊《彝苑》创刊,首期登载了彝学论文5篇,散文、随笔、诗歌、彝族山歌小调等169篇,书画、篆刻、摄影作品54件。到2019年底止,共创办三期,共刊载作品300多件,极大地发挥了本会会员及彝学爱好者写作的积极性。为挖掘和弘扬彝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举办火把节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举办好2014年起连续六年的县城火把节工作,以最节俭的方式,做到隆重、热闹、安全,特别是2018年、2019年火把节,我们组织了别有风貌的漾濞彝族原生态山歌对唱、山歌小调展演、拍卖火把、组织了彝族、傈僳族、回族等舞蹈展演等活动,还邀请了彝族毕摩在火把节祭火,为弘扬彝族民间毕摩文化搭建了展示平台,为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好评。
八、加强自身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彝学研究队伍,是促进彝学研究工作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也是彝学研究更好地为彝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客观要求。一年来,县彝学会注重队伍建设和发展,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发展新会员121人,到目前本会已有会员330人。会员们在各自工作岗位和所在地区带头开展学术研究和各项活动,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一大批会员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诗人、作家,为彝族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左中美、常建世、蒙正和、崔绍全、崔绍文、阮镇、左德辉、常世伟、杨木华、尹怀亮、罗廷辉、尤世民、崔绍武、刘忠书、姚静、赵继梅、杨晓洁、苏忠伟等一批资深乡土作家在彝学研究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彝学会这块沃土的哺育下,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优良、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中青年彝族文化人脱颖而出,如吴荣会、吉海珍等一批年轻作家,成为我县彝学学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生彝学研究力量。还涌现了一大批如吉用伟、吴富海等彝族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毕摩传承人左志宏、习正文、常国清、胡阿莲等,他们积极参与我县的彝学研究。一个大家参与、共同研究,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无私奉献的大好局面已初步形成。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的彝学研究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挖掘彝族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拉动民族经济发展,逐步发展成经济文化品牌为重点。编辑好漾濞彝族历史文化丛书,积极嬴得上级的支持帮助,把彝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一项一项地做好、做实,坚持对外考查与交流活动。作好社会调查研究,继续搜集抢救彝族历史文化艺术资料。学习先进民族科学文化技术,促进本民族文化研究与发展。彝学研究为文化教育与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
(一)积极争取调研资金,继续调查、收集罗武支系、诺苏支系毕摩经典。使漾濞彝族毕摩经永远地传承下去。
(二)挖掘、整理蒙嶲昭遗址资料;
(三)协助县级有关部门继续打造县城民族文化特色;
(四)毕摩文化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精髓,要加大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力度。要给毕摩人员创造发挥毕摩文化的平台,举办彝语培训班和毕摩培训班,请专业人才授课,传授毕摩文化,彝族历史文化,传授彝族礼仪、祭祀、医学、民俗、传说、神话、地理、天文、历法等有关知识,培训毕摩文化传承者,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大力传承本地区彝族文化,如鸡街的打歌、大刀舞、刺绣、罗武支系的《路路啧》等。
(六)根据县委、县政府努力收集漾濞彝族历史文化资源,出版发行漾濞彝族历史文化丛书的指示,继续编辑出版《漾濞彝学研究》。
(七)继续完成好一年一度的县城火把节组织任务。
(八)发展平坡镇、太平、富恒乡的彝学会员,完善彝学小组,使全县彝学小组能正常开展活动。
(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