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瓦村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
作者 ​李西索 2015-10-21
原出处:红河州彝学会

弥勒县巡检司镇陶瓦村彝族支系阿哲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要举行祭龙 的传统仪式。全村以每户一名成年男性为主,携带米酒、山珍海味,牵上祭牲 猪(无病、无性道、无斑点的净黑公猪一头),进入龙树林进行祭龙。祭祀当 天在龙树林里烧火煮饭,集中在一起吃饭喝酒,畅所欲言地商讨全年的公益事 务,处理村里的重大事情。其间把肉分成三份:一份作为当天的伙食供全村男 性分享;一份平均分给各户去祭自己的祖先;一份则留给初三之夜的妇女狂欢 节备用。祭龙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护生态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 求得人畜平安。
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陶瓦村彝族支系阿哲人传统的祭龙仪式程序如下: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产生伙夫头。伙夫头一般由两家男性户主轮流担任,伙夫头的任务是分 工、选定祭龙人员。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打鸡卦。打鸡卦在农 历初一进行。这天午后伙夫头 在打鸡卦的场地给神献饭,祭 神后剥鸡股骨看卦选出祭龙时 献酒献饭的人、抱龙洗身人等 各项事务的负责人。打鸡卦后 规定三天内全村妇女不得在祭 龙塘附近出入或在塘内洗涤衣 物、洗澡,目的是保持祭龙节 前后三天内祭龙场地周围清新 吉祥的气氛。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买猪和制白酒。买猪和制白酒由伙夫头及打鸡卦时选定的人员去完成。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买猪时要看所购买的猪是不是净黑、无斑点、无性道无病。祭龙选用净黑毛的猪,象征着全村的后代子孙成长后健康、纯朴、诚实、乐于助人。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钻石取火。把猪买回来,送到祭龙的地方后要找火种,用火草和火石 钻石取火。取火后,派专人去偷神水。水不能挑自己村内,只能到别处去挑, 挑水时不能让人知道。据说古时候,在祭龙处内居住着一对夫妇,他的妻子被 人抢走后,塘内常常会漂出一些精美的物品,引诱人们去打捞,去打捞的人即 被淹死,并且每年都天干大旱,庄稼没有收成,后来被神顽童破之,塘水被鲜 血染红(龙血),所以不能用村内的水洗龙。神水偷回来后,请龙人先洗净全 身,然后口念祷词去请龙。祷词以祝愿全村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 幸福美满为主。请龙人用来洗身的植物是清香树叶。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请龙。请龙时必须先将每枝四根的松毛扎成两把,一把为九十九双、另 一把为八十八双,用来做龙的垫盖被,然后用山草搓成绳并插上事先用白椿树 削制好的驱鬼刀,串成串后做避邪门。用红线扎好的九十九双松毛代表男性、 蓝线扎好的八十八双松毛代表女性。请龙时要绕道去请,送龙时要走正路。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设神门。神门三道要设在正路上。每道下面各设一个用白椿树做的四方 框,内放一个烧红的小石头,神门顶上扎有一小把干松毛,送龙回来时依次将 三道神门顶上的松毛点燃,用水泼在烧红的石头上,意思是清洁驱邪。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杀猪。伙夫头将猪拉到祭龙场地宰杀时,要把猪头朝东北面的路边,猪 尾要朝龙树,此时对面路上必须有人经过方能举刀宰杀,缘由是刀指过路人, 村里的邪魔病害等不吉祥之物全由他一人带走,从此村里再也没有病害邪魔。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扑火把(灭火把)的制作。用小松树心把松枝剥去皮,留下头尖树叶, 然后给剥了皮的松枝蘸上猪血。据说古时发生了重大的火灾,人们用剥了皮的 松枝才扑灭了火,从此以后,人们用剥了皮的松枝蘸上猪血当做神圣的灭火把 来祭祀。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农具招盘。用白椿树削成,也“和”上猪血,象征年年五谷丰登、六畜 兴旺。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建盖龙屋。取松叶两把,用红蓝线扎好,红线扎九十九双,蓝线扎 八十八双。用向左分叉剥皮松枝小丫杈,象征作战用的铁叉为柱子,小芦苇桩 削成斜口,象征打仗用的尖刀和利剑。追栗树叶上盖为龙屋。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安放龙神。先用蓝线扎好的八十八双松毛铺垫后,将洗净身子的龙安放 在其上,然后在龙的身子上盖上用红线扎好的九十九双松毛,再围上松叉做的 小叉子、芦苇桩削成的尖刀、利箭、追栗树叶,从里向外围第一层,再用小叉 与尖刀、利箭各3个相间围起,最后围上追栗树;第二层用叉、尖刀、利箭各6 个相间围起来再用追栗树叶围上;第三层用叉、尖刀、利箭各9个相间围起来再 围上追栗树叶;第四层用叉、尖刀、利箭各12个相间围起来再围上追栗树叶。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缠绕龙树。所需物品为扑火把、铲刀(猪前板骨)、麻线、芦苇、招 盘。用一根麻线将上述扑火把、招盘、铲刀等吉祥物牢固地紧扎在龙树上,再 用芦苇缠皮绕三圈,采割的芦苇头尖一定要朝上,表示全村子孙后代生活蒸蒸 日上。扑火把表示村内没有火灾,招盘表示年年丰收,而铲刀在缠绕时要正对 本村子,绝不能缠歪,表示全村幸福吉祥。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狩猎。取母鸡一只,先将雀架支好,将母鸡放出,众人围追,将鸡撵进 雀架并捕住,然后将其宰杀,祭神后众人平分而食。因为古代人们生活贫困, 没有阶级之分,团结互助,和平相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不互争食。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提饭团。各户拿出点米到祭龙处,煮饭后捏饭团,每户一个并搭上一小 块当天分得的猪心猪肝肉,将其撂好后,各户主向龙神磕头献饭,然后自拿饭 团和猪心猪肝肉回家祭祀。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下雨,播种。播种人将种子撒出后接着下雨的人(此人扮成龙形)将手 抬一盆水用红心树叶蘸水洒向四方,洒出的水算下雨,此时众人乘机将种子和 雨点接住,接的越多,表示当年越丰收。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点火把上路回家。接种仪式完成后大家就点上火把带上火种回家。回到 家后将火种放于火塘内,使它终年不熄。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小羊窜家。祭龙仪式完毕后回到家,负责挑水的人和伙夫头随即召集村 内的众孩去窜各家各户。挑水的拿着水,到每户用红心树叶蘸水洒一洒,表示 风调雨顺。伙夫头拿口袋到各户要来一碗米,此时各户都要准备好已酿好的白 酒和米一碗,如果窜到家主人没准备好,小羊们就会用门前的柴把他家的门堵 起来,表明你家与全村不和睦,还表明你家小气。收来的米次日早上煮给众孩 享用,给孩子们驱除邪魔病害。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8.祭龙驱村内邪物。用品是白椿树和尖刀草。用白椿树削制各形刀剑等 兵器,用尖刀草搓成绳,将刀剑等兵器固定在草绳上成串,用来驱除村内各家 各户的邪魔病害。驱除邪魔病害后,用刀剑成串的绳将村头村尾及各大路拦起 来,邪魔病害就不能进入村寨扰乱,求得当年平安幸福。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农历二月初三妇女狂欢,当天晚上各户男主人要准备好一桌佳肴,用 托盘将佳肴摆放在选定的场子上,各户已生育的妇女来到场子上,并围着摆放 好的佳肴欢歌起舞、相互交谈、品味佳肴。此时如果哪位男子经不住佳肴的诱 惑,来到场子周围,妇女们合力将其擒住,挟最肥的肉片往他的嘴里塞,还要 与她们一起狂欢。舞蹈动作内容传承了人从葫芦中来的神话,跳到高潮时,妇 女们用棍指向对方,口中说“送你龙子、送你龙女”的话,韵味深长。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陶瓦村这一祭龙习俗从古至今一直沿袭,传承了彝族传统的文化习俗,表 达了彝族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向往。这是彝族人祖祖辈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礼仪文化,深刻地展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值得倡导和 珍视的优秀文化,对这一文化的传承,能够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宝库, 对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具有深远的意义。2g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章原载:红河州彝学会编《红河彝学研究文集三》,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7。图片摄影:林添福。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