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山寨的“神猴”情结
作者 掌上曲靖 2022-10-22
原出处:曲靖日报

堵杂村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古老山寨,位于师宗县城西20余公里的高山上,周边山岭纵横,背后古木苍翠,生活在这里的干彝族(彝族的一个支系)以森林里的猴子为崇拜对象,认为猴子能消灾赐福,给人们带来好运,故以“神猴”称之。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师宗的干彝族都要举行“绑神猴”的民俗活动,又称作“绑山花子”(“山花子”是彝族人对猴子的俗称),其俗以堵杂村最盛。2017年6月,“绑神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群众在家门口接“神猴”

2022年立夏的第二天,我们来到堵杂村“绑神猴”省级传承人张荣华的家中,向他了解相关情况。七十岁的张荣华从师宗雄壁与陆良双箐口交界的防疫卡点匆忙赶回来,一见面就对我们说:“请神猴保佑,愿疫情早日过去!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的‘绑神猴’活动没有对外宣传,仍有好多民俗研究者、摄影爱好者、游客打电话来,我便以不举办为由谢绝了,可初一早上还是陆续来了300多人观看。”说到这里,张树荣失落的神情里还闪着一丝骄傲,他指着村子广场的方向说:“2020年疫情之前,一到“绑神猴”,每次至少都有近万人来观看。”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大年初一早上,堵杂村民在山上绑扎“神猴”

来到堵杂彝族“绑神猴”习俗传习所,张荣华的弟子吴双存、张文明、张荣先等人正在忙着把春节期间使用过的“神猴”面具进行整理收藏,以防下雨回潮变形,这是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做的事情。吴双存是张荣华一手教会的“绑神猴”祭拜仪式传承人,现在每年“神猴”进村,所有仪式都由他主持。当我们问及“绑神猴”的来历时,吴双存满含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关于“绑神猴”的起源。他说,专家有的说与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有关,有的说与师宗、泸西等地建立的自杞国抗击蒙古人有关,但他们干彝人只流传下来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干彝人的祖先阿奴带领部族和入侵的外族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死伤过多,便率余部退到密林中躲藏,追兵随即赶来,危难关头时,一个叫阿奴的人只身引开追兵,敌人的围追堵截令他无路可逃,只好钻进长满过山龙的草丛中躲藏,但过山龙只能够遮住他的身体,头还露在外面,阿奴急忙从身旁的大树上扯下一块树皮遮住脸。生死存亡之际,恰巧一只猴子从树上跳下来向森林深处跑去,敌人以为那猴子就是阿奴,就朝它追去。阿奴幸运地躲过了敌人,后来带领族人在大山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为感谢猴子的救命之恩,阿奴和族人们约定不准伤害猴子,与它们和谐相处,并把猴子作为为他们的神灵祖先,以祖先的名字称呼它们“阿奴”或“阿奴得”。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张荣华在教弟子“绑神猴”

张荣华告诉我们,“绑神猴”是一项追忆祖先、感恩神猴、祈福百姓的民俗活动,整个活动由备“神猴”、绑“神猴”、迎“神猴”、祭“神猴”、接“神猴”、送“神猴”等六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请“神树”,制作神猴面具;挑选10岁至40岁的男子装扮并在山上绑“神猴”(绑后躲进树林,力求不让人发现);迎接“神猴”回村;长者在村内广场带领三位“神猴”祭拜天地、祈福消灾;“神猴”分组到各户拜年;拜年完毕把“神猴”身上的藤条割断“卸甲”,意思是把福祉留下,把灾祸送走。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不管汉族还是彝族,每家早早就准备好葱、蒜、糖、肉、粑粑(饵块)等东西作为谢礼并在家等候神猴光临。“神猴”到来后先接了礼物,然后向前、向后三作揖三跳跃三跺脚,示意“神猴”到堂,邪祟远避,家宅平安。村民的谢礼各具深意,葱表示聪明;蒜表示能说会算;糖表示挡住,不如意的事都由“神猴”挡掉;肉、粑粑(饵块)表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如有结婚不久的夫妇,众“神猴”就相邀到他们家去闹房,以示庆贺;如有生育困难的人家,或者孩子经常生病不好养,则会主动邀请“神猴”带着一只用过山龙绑成的“小猴子”到家里送福,让那对希望得到孩子的夫妇抱一抱“小猴子”,就会心想事成,赐福得子;让生病的孩子及父母摸摸“小猴子”,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神猴”出门后,主人家点燃放鞭炮相送。在活动中,不管哪个民族的人都可以尽情参与,一起分享“绑神猴”活动带来的美好祈福和欢乐祥和。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人张荣华在教徒弟制作“神猴”面具

“神猴”的扮演者一般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头戴面具,全身绑满一种称作“过山龙”的藤草,称为“绑神猴”,听到村中长者的召唤后,就立即从村后的森林里群起欢呼而出,他们或左右跳跃,或拍手跺脚,或抓耳挠腮,尽肖顽猴动作而行。村民们则在村口放礼花、炮仗等,吹过山号,敲锣打鼓迎接“神猴”进村。“神猴”们在村中平地上尽情跳跃玩耍,与村民们相互嬉戏,玩乐多时,然后接受村中毕摩(彝族中的神职人员)或长者的祭拜,就分为三人一组挨家挨户去拜年送祝福,不分族别,彝汉同拜。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绑神猴”衍生为师宗县的旅游文化项目

“绑神猴”的仪式及祭词由长者口耳相授传给德行深厚的后辈男子,不以文字外示他人。张荣华的儿子张永明、孙子张涛以及村中40余名男子,都是“神猴”的装扮者,每次扮演“神猴”,从清晨直到下午约10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全身被野葛根藤以“回”字的结绳方式把过山龙严密绑扎其上,不露出任何部位来,他们不吃不喝不解手,带着敬畏和感恩的心情,以原始古朴的方式,完成了“人—猴—神—人”的角色转化。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绑神猴”活动在师宗雄壁镇雄壁社区堵杂村、独龙村委会中大哨村,葵山镇峰龙潭村委会板桥河村,漾月街道捏龙村委会新河村等彝族群众中传承着。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绑神猴”中蕴含的民间信俗,为周边各族民众所尊重和喜爱,张永明和妻子孙六燕在村里组建了“果真”艺术团,“绑神猴”是其主打节目,他们编排的舞蹈《堵杂神猴》参加第九届云南省“歌舞乐”展演获舞蹈类铜奖、《绑神猴》参加曲靖市第四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获金奖。这些节目,在师宗的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菌子山“千花会”、师宗春节联欢晚会上进行展演,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轰动。省、市、县电视台对“绑神猴”多次深入采访。2013年4月,CCTV—4《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南盘江)》一期(第28集),也到堵杂村做了专题录播。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结束,张荣华又要回疫情防控卡点继续执勤去了,当我们和他一起步出堵杂村时,在省外务工的孙子张涛打电话给他,问候爷爷身体是否健康,疫情下的家乡是否平安,并说年底才能回来,到时候要爷爷教会他“绑神猴”的祭词和彝族把式舞三戟叉、春秋刀等技艺,他下定决心要在明年春节前学会,免得爷爷经常说他不懂事。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2013年4月,央视记者李七月抱着张荣华孙子张涛。

一个电话,让张荣华高兴得眼里噙满泪水,喃喃地对我们说:“张涛从小就爱装扮‘神猴’,中央电视台那次来村里拍摄,记者李七月见他表演得有模有样,抱起他一起合影呢!现在他去远了,我把他戴过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神猴面具保管好,等他回来再戴。如果过年他有事回不来,作为远离家乡的孩子,他最思念的、最魂牵梦绕的,一定是鞭炮声中那热热闹闹的‘绑神猴’情景,因为这才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结。”TF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曲靖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