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土主信仰试析
作者 ​李世康 2011-07-16
原出处: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

image.png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土主的起源和发展

土主是彝族原始多神信仰中的一尊大神,地位仅次于祖先神,在彝区广为流行,每个村社甚至各个家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土主,墓地也必立土主,称“后土主”或山神。土主彝语称“咪西”或“咪斯”,因方言而略异,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术名称。彝语南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中部方言的“咪西”译为土主,东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眯斯”是对山神、村社神的称谓。前后两种译义都显得牵强生硬,难以表达其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内涵,此因彝汉两个民族在某些文化方面的差异(按:这种现象学术界称为“文化空白”)所导致。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眯西有两种形态:一种无庙宇,在村落背后择一栗(或松、马樱)树,根部立一块扁石而成;另~种有庙宇,内奉神像,诸如南诏十三王、大黑天神、包头王、嗄耐等,此类古代汉族文人名之“土主”,不含前一种。彝族则把两种都统称为眯西。由此推断:前者是原生的,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视前者为“原生土主”,后者为“衍生土主”或“庙宇土主”。原生土主综合山神、祖先神和畜牧神,山神又综合了土地神、风雨神、禽兽神和树神。它是以血缘聚居的氏族或家族村落(仅限于村落为单位)的保护神,可称为家族村落保护神。当一个家族或家庭迁往他地另创居处,必须立新住地的土主,如果此后外氏族外家族人迁人,就与先住户商量,合用一个土主,后来户把祖先神并入就行了。这样,祭祀活动方便,减轻负担,因为过去祭土主必需杀猪、羊、鸡等,户数少难以承担。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庙宇土主是唐代南诏蒙氏王室的上层文化,蒙氏统一六诏后,利用儒家思想、道教和土主信仰作为精神统治工具,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政权。据刘尧汉教授考证:巍山县巍宝山巡山土主庙(又称“巡山殿”、“蒙舍庙”)是“西南各地土主庙的渊源。”据我理解,这是庙宇土主的起源,此前:“蒙舍诏彝族应当流行原始土主。南诏开国后,为了加强与唐王朝联系,争取唐王朝的军事扶持,仿照唐王朝以道教为国教。土主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胡蔚校订《南诏野史》“盛逻皮”条下说:“开元元年(713),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开元二年,立土主庙。”前此,没有土主庙。据民国《蒙化县志稿》载:“蒙舍庙(即巡山土主庙),俗名土主庙,蒙氏十三代为郡中十三土主,此居其一。”巍山县城南巍宝山,相传是南诏开国君主细奴逻的躬耕处。传说,细奴逻在这里耕地时,老君用玉手杖在细奴逻的犁柄上敲了十三下,所以细奴逻的王位往下传了十三代。细奴逻死后,老君又封他做地上最高的大神,就是土主神。过去,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日,巍宝山麓前新村及附近彝族到巡山殿做会祭祖。巡山土主殿的上方,有一座青霞观,内祀太上老君,故又名老君殿。清姚凤仪《重修巍山青霞碑记》云:青霞观是历史上老子降化细奴逻的地方,反映君权神授的思想。老君对土主生产了很大的影响。在祥云县普棚乡与南华县西部天申堂、五街两乡接壤部有一座道教名山叫天峰山,因老君殿而闻名,是滇西道教胜地。老君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神人胥悦》碑载:“明万历年间,有一夷(彝)人牧羊入山,遇一白发老翁跨牛而过,谓此仙都也,老翁转瞬不见,意为老君显灵。”这位牧羊人叫罗伍,是当地彝族,他把老君的话报告给乡官绅士,遂兴土木建老君殿。罗伍死后,当地民众在老君殿内为其立土主庙,让后人奠祭。楚雄、南华、姚安、祥云、南涧、弥渡、宾川诸县彝族很受天峰山老君殿影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都来天峰山赶老君会,以“分香”的形式各地广建老君庙。楚雄、南华山区彝族认为,老君是管土主的,故把老君庙建在最高一座山的山顶,土主庙则建在村落左上方。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中晚期,密宗佛教开始传人洱海地区,大黑天神和观音随之而入。南诏王室废道教尊佛教。大黑天神译自焚语“摩诃迦罗”,是密宗的护法神,俗有“大神力”、“战斗神”之称,礼祀此神可增威德,举事能胜。南诏国军事频发,与吐蕃、唐王朝的战事不断,为了鼓舞战士的战斗力,南诏王室把大黑天神封为保护神,祈求其护佑,各地修建大黑天神土主庙(又名“大灵庙”)。昆明“官渡土主庙”,是昆明地区最早供奉大黑天神的著名寺庙,据《云南通志》记载,此庙为“蒙氏城滇时建”,庙址在昆明市区武成路。史家方国瑜教授说:“云南各县多有土主庙,所供之神非一,而以祀大黑天神者为多。塑像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狰狞可畏。……民间尤敬畏之,村邑立祠。疾疫祷祝,初谓之大灵庙,后乃目为土主也。”哆年来笔者调查彝族社会历史,在南华、楚雄、武定、禄丰诸县山区彝村考察土主庙,所见大多是大黑天神。可见,大黑天神对彝族土主影响是较大的,楚雄哨区彝族供奉的阿巴煞土主和戛耐土主都是由大黑天神改造而来的。大黑天神庙融合了道教的神灵,诸如牛王、马王、龙王、财神、雷神、田公、地母、青苗童子、痘疹等等,因此,汉族也供奉之。据费孝通教授解放前在禄丰县金山镇大北厂汉族村的调查,发现大黑天神土主庙有四、五座之多。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后期,除了立大黑天神土主外,还立巨石为土主。例如楚雄市云龙镇有碌摩祠即石土主(“碌摩”系彝语,义石头),据清代知州张伦至《重修碌摩神祠碑记》云:“昔蒙氏号为南岳社灵安边之神,至元敕封为碌摩神,建庙祀之。”据楚雄市文化局退休干部余立梁老师介绍,楚雄市东华镇也有数座碌摩土主庙。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土主庙的建筑风格与神谱巫画

土主庙一般建在村子的左边,彝族以左为大,突出土主的重要地位。土主庙由神坛、院子和前壁三部分构成。庙无楼,梁上蒙一块太极图。正墙绘土主及配祀神之像,大黑天神、嘎奈土主骑青牛,土主神位下方有两虎,紧紧地用铁链栓住,两侧壁是注录官和判官,率神兵神将,威风凛凛。前壁画一只麒麟,设香炉。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主有众多配祀神,构成土主神谱,扩大了土主的管辖范围及功能。神像是民间画匠画的,属于巫画,富有艺术魅力。各座土主庙所供奉的神谱并不一致。举两例为证。楚雄市三街乡天生坝下村土主庙神谱为:土主居中,右边有牛王将军、马王大爷、送子娘娘、痘神仙公、苗家二爷、陈家三爷、张道天师、虫皇公子、地母娘娘、田公老爷、土地公公、风调、雨师、判官;左边有龙王小姐、龙王太子、水丰大王、七星娘娘、树王大将、五所公公、五谷娘娘、青苗童子、山神老爷、闪电、雾、注录官。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委会大平地村土主庙神谱是:本境土主居中,右边有送子娘娘、三霄、财神、逗神、沙神、桥神;右边有土主娘娘、地母、田公、虫皇、五所、树神、土地、山神等。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土主联结道教佛教

道教佛教拉拢土主渗透到彝族社会。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古羌族群的原始巫教,所以比较容易为彝族接受。而佛教是外来宗教,与彝族的原始信仰体系格格不入,难以被彝族接受。它在彝村的传播是拉拢土主逐渐渗透。南华云台寺、楚雄市大过口乡九台寺等融佛教、土主为一体,彝族很少到佛寺朝拜,只祭土主,但因土主庙与佛寺建盖在同一处,不可避免要受佛教的影响。一些道教佛教神被吸收到土主神谱中,如观音、大黑天神、财神、张天师等,土主庙成为沟通异教的桥梁。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土主在聚落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土主是聚落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土主。无论原生土主或是庙宇土主,都建在村子上方的树林里,这片树林称为“咪西林”或土主树,神圣不可侵犯,就连干叶腐枝也不得拾用。村规民约规定:谁家的人砍了咪西树,就罚杀一只羊招待全村人吃,更励害的处罚方法是全村人都到这家去吃,直至把这家人吃得精光。彝族聚落的生态都比较好,主要得益于土主的保护。神灵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屈从于自然力的产物,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消极阻碍的作用,但也有它积极的方面,保护生态就是典例。J4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
① 方国瑜著《滇史论丛》(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26页。
② 林美容《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8页。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