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克智和彝族传统文化
作者 贾巴鲁黑 等 2020-03-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摘要:本文是克智口头说唱文学的一次尝试性研究,“克智”不仅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据重要地位,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重要影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彝族传统文学中最活跃,应用最广,也最具艺术生命力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因此研究“克智”文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彝族“克智”;彝族;传统文化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贾巴鲁黑,沙学锋,吉木友色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克智”和彝族原始宗教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和其他民族的宗教一样,随着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化而有不同的阶段.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对彝族的原始宗教进行了详尽的记述,其中除了毕摩经典和各种神话传说外,以口传为主的克智文学也涉及到大量的彝族原始宗教内容.比如在许多克智文学中,都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彝族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等,克智用非常优美和幽默的语言阐述远古万物的起源,以诗的语言强调彝族人民生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原始信仰和禁忌,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语气引述历代著名毕摩和苏尼的传闻故事,以便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强化原始宗教信仰.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物有灵是原始初民认识自然世界过程中的伟大创造,这种思想折光,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顶礼膜拜和由此引发的各种禁忌文化,让我们领略到人类社会低级阶段的深层认知世界的精彩、无奈.彝族民众的世界里,万物都有过会说话的时代,后来由于闹得天神不得安宁,于是天神让人饮了智水,其余的喝哑水而不再言语.因此在彝族传统观念认为万物和人一样具有生命,有些生命甚至只能是凭心去想象的非物质实体,一旦这些“生命”被触怒或得罪,就会引发各种不幸,所以,有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并产生了相应的禁忌.如,竹灵牌是祖妣灵魂附依的地方,代表着祖先的存在,所以,必须小心护翼,时时祭祀,时时守护.奇山异石、巨树怪兽往往生在僻静幽深处,这种幽深有其自身的意义,即神秘,既然神秘,便是神怪之所居,自然也就成了神或神怪的象征和代表,所以,对这些物的膜拜自不待言,下自成蹊.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禁忌影响和规范着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于怪异的天象、世间的异事,以原始初民经验来判断,当然是不可思议的,解决和理解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物,最佳的途径只有小心护卫和敬献,不要触犯.这些禁忌深植于彝族民众心灵深处的意识,表现于生产生活中,便会以远离或顶礼之行为来阐释它.如蛙上屋顶、牛尾缠树、磷火游荡、老鸦躁叫、猫头鹰近屋鸣叫、抢奸 、公众面前打屁、忌摸天菩萨、公鸡下蛋、母猪食仔等等,和人类社会和自然运行规律相悖,当然该划为禁忌了.所有这些禁忌崇拜,都能在浩如烟海的克智文学中找到生动的描述和表演.克智文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宗教文化的感性内容,让令人生畏的禁忌崇拜根植于凡俗生活,增强亲和力;另一方面克智文学也从丰厚的彝族宗教文化中吸取素材和灵感,克智表演者们不仅能言善辩,熟练掌握彝语典故、修辞和临场论辩技巧,而且需要全面掌握彝族历史、民俗、宗教禁忌等百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克智表演者,也只有这样的克智文学才真正扎根于彝族社会生活,和彝族受众取得心灵的感应,否则仅仅是一种肤浅的语言游戏.近年来有的克智表演之所以很难引起彝族群众的共鸣,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其原因就是缺少傳统文化的底缊,表演者一味追求新颖,而对传统克智引用的一些宗教素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克智”和彝族礼俗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传文学的说唱表演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民俗活动作为平台进行传播和传承,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传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和之相关的歌谣、曲艺等口头流传作品,这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俗性是口传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口传文学最根本的属性.口传文学有着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才使得它能够在各民族中通过民俗活动得到广泛传播并一代代传承保留.在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由于收集者自身对民俗性要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一些不同民俗活动细节性要素,同时,口传文学在从民俗活动的现场走向文本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民俗活动进行详细介绍,并详细规定各说唱环节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原本民俗性较浓的生动而鲜明的口传文学容易变成不符合民俗表演的文绉绉的书面文学.对于只能通过阅读文本去理解口传文学作品内容而没有亲身经历文本所展示的民谷内容有相当的难度,从口传文学的文本中解读民俗和从现实参和中感受民俗相差甚远.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口传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克智”是彝族口传文学的精华,不论是有关天地演变、物种起源、族群迁徙、部落争战、英雄神话等内容的口传文学,还是民间传说故事都能以“克智”的形式,在婚丧嫁娶的民俗活动中进行传播和传承.“克智”是彝族民间流传最广,运用场合最多的口传文学之一,以口头创作、口耳相传、即兴表演为特点.有的人注重其社会功能性称“克智”为“克似哈举”(口头闲聊);有的人注重其娱乐性特点称“克智”为“克格哈查”(口头娱乐);有的人注重表演的形式称“克智”为“克波哈谐”(口头论辩).“克智”的民俗性特点比较显著,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说唱的“克智”内容不同.在婚娶场合进行辩论的“克智”双方忌讳谈不吉利的主题,而在丧葬场合辩论的“克智”又忌讳谈喜庆的主题,“克智”辩论的双方根据不同的场合及民俗活动场景选择不同的主题和语词进行即兴口头论辩.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论:关于彝族克智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彝族死人克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s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黄平山 编辑: 黄平山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