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弥漫依卓村
作者 俄木尔坡 阿尤石哈 2008-07-05
原出处:凉山日报 2008年3月1日

  大凉山深处的美姑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依卓村,是远近闻名的毕摩村,那里的青山、绿树、土墙、青一色的瓦房,和着毕摩们的诵经声,构织成一幅别样的画卷。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大凉山深处的美姑这块神奇土地上,蕴涵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从而,美姑成为了中外学者的最佳考研基地和各界媒体的理想挖金淘宝之地。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朋友多方打听,2月20日至22日,美姑县洒库乡依卓村的曲比家几兄弟将举行一场盛大的超度仪式,为了能赶上这场难得一遇的仪式,几经周转,提前征得主人家同意,日盼夜盼,终于等到了20日这一天。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场面庞大的绕棚仪式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把食粉散向空中,代表着未来的人丁兴旺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敲锣打鼓去迎接来助阵的姻亲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前来助威的姻亲准备新鲜牛肉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毕摩村”

  这一天,记者一行4人,从美姑县城驱车出发到了洒库乡后,汽车驶向了蜿蜒在山间的公路,仅2公里多远的路,汽车盘绕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了依卓村。依卓村的天空依然晴朗,但寒风吹在人的脸上犹如刀割。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男主人曲比拉则的热情接应下,我们进了拉则家屋,坐在温暖的三锅庄旁,喝着转转酒,拉起了家常,谈起了依卓村和毕摩神秘而有趣的故事。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老毕摩们的谈吐中,我们得知,依卓村是一个毕徒学习毕摩文化的大学堂。村里的男孩决无一个是不会朗诵毕摩经文的,特别是曲比家族的男丁们,从咿呀学说话时就在大毕摩们诵经声中成长,连从小上学读书,长大后参加工作的人都一直保留着属于自己的毕摩文化。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依卓村,全村242户、474名村民中有曲比家族94户毕摩273人,最多的一户人家毕摩人数(从爷爷到孩子)达21人;户均拥有经文10册以上,现年88岁的曲比战甲,他是依卓村最老的毕摩,也是最“富有”最资深的毕摩,因为他拥有400余种毕摩经书,有近百位毕摩学子,到他家来拜师。每到农闲,村里4-5岁的男孩到20-30岁的成年人都会成群结队去听他讲学,也有许多外村人会不远千里到此拜师学艺。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年39岁的曲比格曲是美姑县任何一场大型文化表演的主角,他9岁行毕,会沸水洗身、蹲火、咒羊等多种毕摩绝活,他表演的节目让中外友人赞叹不已,在他的传授下4个读书的儿子都会作毕。近60岁的曲比尔叶,也是依卓村远近闻名的资深毕摩,尔叶毕摩有3个儿子,大儿子搞驾驶、二儿子参加了工作,三儿子在当地做小买卖,虽然都不是毕摩,但个个都会诵经作毕。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家的超度仪式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冬季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仪式的盛期。超度,彝语称“尼木撮毕”,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最受重视的送灵归祖仪式。据记载,远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其在彝民的心里神圣程度高于彝族任何传统节日。听说为了完成这一神圣的职责,拉则家几兄弟足足筹备了近半年,而早在几天前村民们也送来了援助的泡水酒等物品。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拉则家几兄弟世代行毕,在不同年代均出过资深的毕摩,也因如此他家举行的这场“撮毕”仪式是最为完备、最盛大的,涵盖了数十场大小仪式,其中有些仪式是专为具有优良传统的家族举行的仪式,也因其渊源的家族历史,家族成员的服饰装备极为繁华,更是其它家族仪式活动中所见不到的。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曲比拉则家的仪式现场,让我们见识了毕摩家族博大的文化和富足。从战国时期留下来的彝族战服、铠甲、战马装备、银饰等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而陈列在堂屋里的数百册祖先流传下来的毕摩经书,带我们走进了一座毕摩历史博物馆,据说,如若不是在这神圣的节日旁人是无法见到这些文物的。参加“尼木撮毕”仪式的人都是与此次仪式的祖先有血缘或亲缘联系的,人数达上千人,祭祀所用的牲口中黄牛6条、羊有20多只、小猪30头、啤酒一车、白酒250多公斤等等,把曲比兄弟各家支出合计起来达5万多元。仪式所用的神枝整整插了1亩多地,每一位毕摩守候着自己的一方神座进行着神圣的典礼,场面庄严、肃穆。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彩仪式一场接一场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天晚上,曲比家几兄弟各自进行了一晚上的咒鬼仪式,即请毕摩念《咒鬼经》,如果祖灵中有吉凶两种同时存在,则以凶事为主体。咒鬼仪式上,毕摩戴上法帽,手摇法扇端庄地坐在锅庄上方进行咒鬼,并且需要扎一个有翅膀的鬼草偶;凶事,毕摩在房屋外侧进行咒鬼。不知是夜半几更,我们在毕摩忽高忽低、忽近忽远的诵经声中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凌晨,在毕摩的咒鬼声中半醒半睡的我们,在一阵刺耳的爆竹声中惊醒。原来曲比家在毕摩的主持下,在死者的火葬地进行叫醒祖灵,大小毕摩们在主持毕摩的吩咐下分工做起了招灵竹、灵桩等要用的器具。直到中午,毕摩们开始给祖灵开糟粕,扫除尘渣,建祖灵房并给祖灵祭献供品。相继杀“驼猪”,扎灵尸架和祖灵草偶。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傍晚时分,集聚娱乐性和狂欢性的绕青棚游行活动开始了,青棚也译作祭祀棚,彝语称“红炯”。“红炯”是彝族民间祭祖灵仪式活动中宴饮祖妣亡灵仪式上供奉亡灵和毕摩主持祭祀仪式活动的场所。游行以先主后客,先长后幼的顺序分别举行。所有参加游行的壮年男性都装扮成古代武士,背负弓箭,腰佩宝剑,肩扛刀枪,领头者手持属于该户的纸幡,赶着祭牲举行绕棚游行活动。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祭方赶着祭祀羊、抬着赐福猪,边鸣枪边按照逆时针方向绕祭棚转三圈后,把赐福猪放回垫席上,把祭牲交给管理者,把各户的纸幡插在祭祀棚栏畜席上即可暂时退出场地。辅祭方由户主带领各自的男性成员分户进行,领头者手持属于自己的纸幡,赶着祭牲边鸣枪边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祭祀棚转游三圈。在游行过程中不断地报告姓氏名号后,将牲畜交给管理者,将纸幡插在主祭方最后一户后边的栏畜席上即退出场外。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待主、客双方完成游行活动后,再由全副武装的主祭方男性青壮年带领祭祖毕摩队伍按逆时针方向围绕祭祀棚缓缓地转游三圈。由两位资深毕摩头戴法笠,手持法扇背诵《入棚经》。当众毕摩进入祭祀棚就坐于祭棚内时,绕棚游行全部结束。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游行仪式结束后,要举行摔跤、选美、斗牛、斗羊、斗鸡、赛马等活动。在夜幕降临时分,毕摩们在青棚下再次为主人家祝酒、叙话、招待祖灵,给祖灵献刀、枪、矛、盔甲等供品;献水、止哭辨别生者和死者。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天早晨鸡鸣时分,主人家宗族男性成员从火葬地吆吼祖灵到青棚边,青棚内毕摩用法扇推灵桩唤醒祖灵,再次招待祖灵,给祖灵献灵马,给组灵报送所献供牲,主家宗族成员披挂执械送祖灵,拆除青棚、报送供牲、抢分“驼猪”。上午,进行了一系列净灵仪式,包括除祛累赘、囚刹祖灵和一系列除秽仪式包括有福禄仪式和祝福仪式等。最后,待完成各项程序,趁黑夜让“丘莫”背着包袱,两三个主人随同把祖灵棺送入祖灵箐洞侧仪式全部完成。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信仰的天空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天时间如同3千年,不,应该是3万年乃至3亿年,让我们沿着时空隧道,从现今社会来到了原始的信仰灵空,又从原始回到了现代社会。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人看来,一切存在物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秘的属性,这种属性归结起来就是神灵的存在,尽管这种被称之为神灵的属性就其本性而言,是人的感觉无法感知的,然而无法感知的却比能够感知的对象更为重要,从而产生了彝族万物有灵的信仰。灵魂附于形体,也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人活着时,灵魂可游离形体,人到死后其灵魂即亡灵还将继续存在,并分为三魂存在,且三魂都有着不同的归宿和存在的形态,其中一魂守在火葬地或坟墓上,一魂归祖界与祖先相聚,一魂守护家中供奉的祖灵位上,三魂中无论哪一个灵魂安适与否,清洁与否以及受到相应的供奉程度,都会影响和左右子孙后代的祸福兴衰。此三魂等到给予祭祀送灵后,便会合一体回归到祖界与祖先们一起生活,所以彝人都要在每隔三代就要进行一次送灵归祖仪式,即把死去的祖先的三魂进行祭祀合一后送到祖界。1s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