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火以鹿里分与其兄莫布,即芒部,为德施氏而创业贵州,今《镇雄州志》有七里营,为武侯收济火处,见《镇雄县志》。武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进盘江,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世长其上。《明史》作火济,《贵州通志》及《黔书》因夷谱三十三世有齐齐活之名,而误以为济济火而称为济火将军。《大定县志》卷三《前事志?纪年一》引《三国志》载:“建兴三年(225年)丞相亮南征,火济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命世为罗甸君长。”《明史》载:“蜀汉时,火济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载:“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亮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时,帅火济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大定府志》载:“火深目长身,面黛色而白齿,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蛮戴之。武侯至,献粮通道以迎,遂佐擒孟获,因令世长其土。”云南《镇雄州志》载:“七星营为武侯会见火济处,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封为罗甸王,世长其地。”按:火济彝名妥阿哲(者),汉称火济或济火。
在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225),蜀汉国境内南夷孟获谋反,诸葛亮率兵南征,途经贵州,火济率众出营四百余里在芒部之大草坝(今彝良境)迎皆,并有金、银、衣被、刀枪箭、战马车架、军队民夫,尽力支助诸葛亮军平西南夷。“视为贤能老臣。在楚敖山(七星关附近)设宴,给卧龙先生接风,与他盟誓,本帅所统帅的人,都听命令,若有反叛之心,叫他不得好结果。”红日东升就出发,分三路进军,济火领中军,对叛逆者进行征讨之后,捷报频频传来,济火很高兴,“彝君长的江山多麼绚丽,阿哲家的辖地,将永世繁荣,如阳光灿烂,堪称乐土。”在攻打孟获时,穿着皇家所赠的冠冕袍带,俨然一位王侯。战斗勇敢,亲擒孟获,立功于军前,得武侯赞赏。建兴丙午四年(226)封爵酬功,蜀汉后主刘禅封济火为罗甸王,世长其土,勒四十八部,部之长曰头目,其等有九,曰九扯,最贵者曰更苴,皆属济火统辖,即后,牂牁界中普里(属贵州)革僚叛,济火受后主诏,率众讨平之,进而拓其境地。时,济火年已耆艾,帝赐给缕银鸠杖(龙头拐杖),以宠异焉。
在战斗中,火济身先士卒,多发挥关键作用。后长期为西蜀政权掸压南方。最后一次为西蜀出征时,火济达一百零四岁高龄,骑不动战马,便坐滑竿指挥作战,得胜后被刘禅接到西蜀,称其为仲父,并在金殿为其长设座位,入朝免礼,并赐以“银鸿义仗”,以示极宠。因其寿诞极高,民间称其为寿王。火济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为姓,称为火氏。故火氏后人奉火济为火姓的得姓始祖。
济济火,简称济火,为黑蛮长,官称闽君。也称火济,尊称将军,汉代牂牁人,为南中罗甸彝族默部君长勿阿纳第六世孙,系水西(黔西)安氏、芒部(镇雄)陇氏彝族土司之远祖。济乃父名,火乃已名,众称济火将军。济火深目身长,面黧色而白齿,以青布帛为囊,笼发其中,若角状。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彝戴之。二十世者阿纳,始迁水西(今黔西)。四十五世纳志主色,占据矩州(今贵阳),命名为黑羊箐,命子若藏据石人山守之,己仍居水西。
宋以前称“大姓”,元、明、清三朝称土司。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若藏子普贵乞内附,受命为矩州刺史。次年普贵为宋氏所逐,北徙。六十世普色阿赋(一称阿察或阿榨),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内附,受命为安抚使,佩虎符;十七年叛又降,为顺元路宣抚使。所辖水西部蒙语曰亦奚不薛。
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妻蛇节(又称奢节)摄事,五年叛,七年败被诛。六十二世阿糯阿昼,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授衔武略将军,官提督顺元等处军民宣抚使;泰定帝时赐名帖禾儿不花(一作特穆尔布哈);明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加封龙虎大将军,封顺元郡罗甸侯,卒赠济国公。
六世陇赞霭翠,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内附,受任贵州宣慰使,驻治贵州城(今贵阳),赐姓安氏。妻奢香摄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授封顺德夫人。七十四世安贵荣(有明成化二十一年铸钟具证),受衔参政,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至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任贵州宣慰使。
公元1509年,安贵荣请王阳明写下著名的《象祠记》。八十五世安胜祖(一作胜位),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受命为乌撒土知府。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仍袭水西宣慰使,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死,水西安氏归流官治理。从二世可考年代(公元225年)到公元1698年,经历1473年,成为世界上有史可查的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
济火既平普里,令其件父克之子长之,是为卤氏大宗。夷谓宗为主,而呼主为革,呼普里为白勒,故谓普里诸卤为大革。火世居闵(水西),而先人勿之少子阿纳居南广之鹿里,今镇雄县。相传,济火死后,葬于大定城东之火焰山,故后人称火焰山为济火峰。
济火风云一时,其子孙世长其土,至清代,水西地方曾设祠祭奠济火。1981年,在大方县城西响水柯家桥出土济火纪碑,高0.52米,长0.65米,已移至大方县文化馆,全碑镌彝文242言,残存174字,清代有拓片,原件存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立碑时代待考。载《昭通彝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