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槁和漆树的缠绵——凉山彝族的漆器工艺
作者 东森八字风水堂 2020-04-27
原出处:sina

  笔者最近去凉山深处与大哥见面,发现了当地有一种树叫桦槁,他的农具用的都是桦槁木柄。与朋友一聊,才发现原来桦槁还是凉山彝族做传统漆器的材料。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87973648366491.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桦槁树做的刀柄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漆具用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凉山彝族漆器有皮制与木制胎两种,制作大餐具漆器一般选用桦槁木,制作木勺、酒杯等小器皿则用杜鹃木,这些木材质地坚硬、做成器皿后不容易裂。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逢佳节,凉山彝族家家户户都拿出崭新的餐具酒杯等漆器盛饭装酒,招待客人或供祭祖先,届时,餐桌上摆满用红黄黑三种颜色髹制而成,绘有漂亮饰纹装满坨坨肉的木盔木盘、酒壶酒杯,人们手端斟满美酒的鹰爪杯、牛角杯,在真诚的祝贺声中频频举杯。而祭祀和传统赛马活动中,盛装出行的人们身着髹漆铠甲、头盔等战服,犹如古代威风凛凛出征的战士……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漆器产品一直受到彝族群众的青睐,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年代里,人们以拥有一套包括餐具、酒具和武士服等髹漆用品而自豪,特别是那些驰骋疆场的武士身着一套皮胎髹漆盔甲、手持圆形盾牌既可以阻挡敌人的刀箭,保护自己,又能增添威风,显示其经济实力。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有四十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其中用土漆漆膜等工序有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要求很高。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割漆、选料、绘图是传统漆器工艺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几道工序,凉山彝族漆器一般用红黄黑三种原料着色,这些原料主要用本地产的山漆、石黄矿石、丹砂等配制而成。凉山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漆树生长,有丰富的资源。彝族人在长期的采漆用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7—9月是割漆的最佳季节,届时漆匠们来到海拔1600—2000米的山中找漆树,彝族人采漆有许多讲究和说法,为防止割漆后漆树的枯死,一般不割3米以下的小漆树。漆匠选好漆树,准备动刀前,还要做些求漆神宽容之类的祈祷,然后开始用刀在漆树上割几条长线,刀口从上往下,刀口下方用竹筒、木碗或牛角接住,漆汁就随刀口流入容器,第二天就可取到漆液了。凉山彝族一般采用 “生割法”,不影响漆树的生长。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漆不添加别的原料自然呈黑色,如要调制成黄色和红色,则需要在装有生漆和桐油的桶里按比例加入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经过搅拌,两三天后就可以使用,漆匠要根据所需色彩的深浅来改变配料的比例,如需要浓艳色彩就多加些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的比例。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漆器的制作原木需要深埋之后才能制作胚胎,传统的彝族漆器工艺品生产主要包括“选伐原木——干燥——粗坯——干燥——细坯——干磨——吃青——补灰三道——水磨三道——验收——打底——细磨——小补——塞孔——磨孔——点敏——磨敏——验收——清洗——吹尘——盖面——阴干——磨花——除尘——盖面——阴干——验收——磨花 ——圈地——阴干——验收——清洁——包装”等四十多道工艺流程。对已制成的胚胎要经过磨砂、加水细磨、打底色(用锅烟、猪血和豆浆拌成原料)、上土漆等程序之后方可进入彩绘流程。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漆具用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凉山彝族漆器有皮制与木制胎两种,制作大餐具漆器一般选用桦槁木,制作木勺、酒杯等小器皿则用杜鹃木,这些木材质地坚硬、做成器皿后不容易裂。其做法是砍来木料后,或存放在避光的阴凉处慢慢阴干,或埋在家畜粪堆里处理。皮质漆器一般选用牛皮,要经过浸泡、脱毛、制造形状、形成器物、打磨等工序。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1.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制作传统木胎漆器的工具有劈刀、小斧、凿子、脚踏土车床、绘笔等。制作餐具的传统方法有车、绷、拉、剜、削等工序,木匠要根据需要制出各种坯胎,现在一般靠脚踏土车床来完成,这种脚踏土车床一边高一边低,高处有木座,工作时匠人骑在木座上,用脚蹬木制脚踏板,脚踏板连着传送带,传送带连着旋转轴,旋转轴旋转后,车工师傅一边蹬脚踏板,一边用力把旋刀嵌入旋转的木料对其进行车削,按照要制作餐具的形状,可变换旋刀。一套旋刀有8种,其宽度和形状都不一样。削出餐具后,要放上几天,让其阴干,然后才上漆。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漆器的漆绘方法一般用黑漆为底色,加绘黄色和红色的花纹组成图案,漆器纹饰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有体现大自然、动物、植物的纹饰,也有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纹饰,常见的有月牙纹、水波纹、四瓣花纹、链条纹、古钱币纹、网纹、蕨芨纹、鸡冠纹、龙鬃纹等;图案多以日月星辰、山河树木、花虫蛇鸟、家畜野兽及生活用具为素材,以抽象化、艺术化、规则化的手法,运用二方、四方连续图案在胎体上再现大自然及人类的生活场景。彝族漆器具有做工精制,造形多样、美观大方、笔法细腻、色泽对比强烈、通体绘纹、主次位置得当、繁简相宜、无异味、无毒、耐酸碱、耐高温、不变形、不易裂、不脱漆、精美、大方、华贵,绚丽的纹饰和优美的造型浑然一体,和谐统一,民族风格浓郁等特征。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5.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漆器产品种类很多,餐具主要有木钵、木碗、木勺、饭盘、皮碗、餐桌等;酒具主要有木酒杯、木酒碗、“撒拉博”酒壶、葫芦形酒壶、鹰爪杯、鸽形酒杯、猪脚杯、黄牛角杯、羚羊角杯、啤酒杯、圆形酒壶、扁形酒壶、椭圆形酒壶等;另外还有刀鞘、马鞍、铠甲、护肘、壁挂羊头、火药筒、香水筒、彩料盒、装饰挂牌等涉及彝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用具和装饰品。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髹漆了,彝族的传统漆器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绘制而成,三种颜色的上色秩序和图纹绘制都有许多讲究和说法,彝族漆器讲究整体图案和色彩的搭配效果,一般通体髹漆,浑然一体。漆器上色时,先着底色,在坯胎上涂上生漆,几天后晾干的生漆就呈黑色,然后在底色上用生漆加朱砂、石黄、锅烟灰等天然原料调制而成的红、黄、黑三色进行描饰。一般是按黑、黄、红的先后顺序着色勾画纹饰。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黄黑三色构成凉山彝族的传统色彩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黑色在崇勇尚黑的彝族人文化中代表庄重、严谨和高贵。红色则代表勇敢、热忱和喜悦。黄色是光明、富裕、健康和平安的象征。红黄黑三色巧妙搭配,间隔使用,色彩明快艳丽,无过渡色和混合色。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87974030839069.jpg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身穿髹漆铠甲的“武士”。列来拉杜 摄影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漆器工艺是彝族审美情趣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典范,其装饰工艺风格典雅、质朴,图案线条动静相间,纹饰多以日月山河自然景象,牛眼羊角鸡冠等动物的特征,或菜籽蒜瓣南瓜籽等农作物形状,以及火镰矛头经纬线等生活用品等构成。这些图纹的几何线条协调、生动,造成一种剪影效果,有着浓厚的民族特点及生活气息。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漆器工艺是彝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种类繁多的漆器用品仍受到现代彝族人的青睐,相信这古老的传统工艺会发扬光大的。DB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