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彝语地名
作者 卢树民 2020-05-23
原出处:车湖传媒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简称寻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昆明市东部。彝族是最早定居寻甸的民族,较早地开发了寻甸。201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538998人,彝族48850人,占总人口的9.06﹪。彝族分布在全县296个自然村中,而用彝语命名(或彝语结合汉语命名)的自然村就有256个,占全县1634个自然村的15.7﹪。
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dee.jpg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地名命名与古代彝族先民的历史活动﹑信仰习俗、地理环境等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留传至今的彝语地名作为古代寻甸彝族社会历史活动的留存,连接着彝族发展的历史脉博络,蕴藏着彝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寻甸彝语地名命名的探讨,有助于对寻甸的历史发展、山形地貌特点、动植物多样性的了解,有助于对寻甸彝族人文风物和生存状况的认知。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寻甸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寻甸县的六哨、鸡街、柯渡土音与功山、金所的土音有所区别,同一地方各村落之间的彝语也有一些差别。但从彝语地名可以看出寻甸彝语相同的词汇很多,多数地名都是自然地理和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寻甸彝语地名的命名,有以下特点: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山形地貌命名: 塘子的易隆,彝语“夷笼”,“夷”为水,“笼”为城,意为水之城;羊街的纳郎,“纳”为黑彝族,“郎”山谷宽阔之地,意为黑彝族居住在山谷宽阔之地。七星的戈必,彝语“戈”为白彝族,“必”石岩峰下,意为石岩峰下的白彝族村;腊味,彝语为像手背一样的山岭;可格,彝语“过格”,河边弯弯中的地;功山的尹武,彝语“夷乌”,“夷”为水,“乌”为石山岩下,意为石山岩下有水洞; 格来,彝语为“革漏”,“革”是天亮了,“漏”是雾,意为经常晨雾缭绕的地方。倘甸的白章,彝语为“摆诏”,“摆”是山,“诏”为腰,意为山凹腰;德著,彝语为“腾诏”,“腾”为坝,“诏”为腰,意为坝子腰(中)部;河口的鲁冲,彝语“鲁”为城,“冲”为箐,意为箐中像城一样的大村;城关的我嘎,彝语“卧嘎”,“卧”菜,“嘎”上边,即菜地上边。金所的摆宰,先锋的白子村,彝语“摆”、“白”是山,“宰”、“子”是山脚下,均为山脚下的村子。金所的栽开,彝语“则克”,“则”为箐,“克”为口,即箐口;泽铁,彝语为“册堤”,意为山箐边靠山脚低洼潮湿的地方。六哨的鱼味,彝语意为分水岭;下鱼册模,彝语“夷泽”为沼泽,意为较大的沼泽地;万民爱,彝语为“凹咪尼”,“凹”为猪,“咪尼”为凹嘴,意为山形似猪嘴;对哥,彝语为“歹戈”,指山嘴拐角处;凤仪的上辅嘎,“辅”相遇,“嘎”上边,意为两村相遇处;联合的上法安,彝语“法”为石岩上,“安”为上面的凹地,即石岩上的凹地。金源的小歹乌,彝语“歹”为爬坡,“乌”为陡,意为村子在陡坡上。柯渡的则交,彝语为“则中”,“则”为箐林,“中”为里面,即箐林里面的村子;腊哈白,彝语为“纳海本莫”,“纳”为黑彝族,“海本莫”为池塘,意为池塘边的黑彝族村等。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彝族支系、部族、姓氏命名:如尾祖(尾者)、腊乌坡(腊乌)、碑庄(碑诏)、龙戈子(龙戈资)、代理堡箐(代理堡)、鲁土(鲁土濮)、抓地龙(诏地濮)、的里卡(的里)、鲁机卡(鲁机)、鸡卜(朴基濮)、耳扯(耳扯)、苏撒坡(稍戈濮)等。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动物命名:上沙朗(虎);记嘎哨(豹);那姑箐、阿诺丹、阿则箐、丹桂(喜鹊);木嘎利、诺嘎、糯米哨、糯姑(猴子);安龙箐、阿罗山、罗卓、落拖坎(獐子);阿基塘、纲举、阿机摆(乌鸦 );瓦得冲(野猪);上额秧(岩羊);恶歹(狐狸);期克(麂子);极乐(虎豹多);驻基(野鸡);落锁(老虎);小奢奢(蛇 );务嘎(鸟多);多数(蜜蜂);鸡哩咩(蝉);沧溪(黄鹿)等。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植物命名:朵匹、多河、朵马嘎(蕨草);马西多、骂西聋(马樱花);西卡里、斜卡里、西卡格(麻栎树);卡莫、朵莫(竹子);上卧得(草乌);木莲村(松茸);阿三当大村(野桑);治摆(马桑树); 摩落河(姆落草);撒米西、撒米罗、撒米卡、洒美姑(黑桃树);大碑当(火把果);普鲁(栗树);下没租哨(菌);西拉龙(牛勒树);大则得(花椒树);鲁洒沛(多依树);喜兆(椿(树);则鲁河(朱栗子树);汤姑、多姑、妥托(青松树);洒鸡嘎、洒井(鸡嗉子树);鲁洒格(杏树);洒地海(棠梨树)等。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命名:乐郎(打虎);大摆(打鹰);计施宽(交粮);恩格(收种);戈宜(养牛);其纳海(堆粪);上祙陇(养猪);卧嘎、卧间(种菜);得秋哨(牛打架的地方);格莫(涉水过河处);鲁之本(刨石头);罗哩勺(找野兽);上宜格(牛过河处);绕足(祭祀行香之地);骂衣姑(兵过水之处);业枝(养牛羊的地方);科自宜(荞地边放牛处);戈落、戈卓(白彝族打虎之地);耻格(关羊处);彩己(种植小米);黑勒(产羊毛披毡);小可依(白彝族吃水处)等。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人名命名:甸沙的沙必朗就是以明朝彝族中一个立过功的英烈沙必朗命名。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它:密枝园(神树﹑风水村);罗多(打雷起水);乃鲁(兴旺发达);木宜库(风沙大);柯渡、可郎(出糠的坝子);磨腮(有钱人住的地方);勒塘(热乎温暖);宁则祖(好地方);阿磨阁、则八(团结和谐);茂色(官家住地);则嘎、阿己彩(则、彩:锡矿);腊机卡(机:铜矿);山都哨,彝语“烧秃戈”“烧”金子,“秃”银子,“戈”弯,即金银窝弯弯(好地方)。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具有地方本土特色文化的彝语地名,随着一些熟知本民族文化的彝老、毕摩、艺人的辞世,许多在历史上千百年流传的彝族古地名也随之“变化、音转、讹传”,后人很难知其真正含义。因此对一部分彝语地名的解释,只能尽量做到从彝语、彝义及汉译、意译作解释,或从彝名、汉意两个方面作考释。寻甸县境彝族居住区的地名,大多先有彝名而后才有汉称,汉称皆由彝名翻译而来,有的译音,有的译义,有的半译音半译义、有的讹义。所以,作好寻甸县彝族地名的研讨考释工作,对进一步弄清寻甸彝族历史和彝族悠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N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