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武定是块美丽富饶的风水宝地,南诏后期三十七部之一的罗婺部就在这块风水宝地里强盛了起来,并雄冠三十七部之首,使勤劳的武定各族人民拼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用聪明的智慧创造了很多有趣的地名,使武定成为各族人民的和谐安康乐园。
——县 名——
武定一词有久远的历史了,就因武定县名是由彝语音译而来的县名,所以境内由彝语音译而来的村寨地名更是灿烂多彩,据《武定地名志》中记载,目前有527个村寨的地名和17个自然实体均由彝语音译延续至今,而武定县名的由来还有一段轶事哩。
在《元史.地理志》武定路军民府中提到:“昔卢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而活夷民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乾隆《农部琐录》又说:“盖罗婺者,与蛮之远祖。”这进一步说明了“罗婺”一词,原为乌蛮(彝族)一部落的酋长名字。
罗婺又是彝族支系的名称。由于“罗婺部”是以乌蛮为主体,“罗婺”又是该地乌蛮的祖先名,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罗婺部”后裔就以“罗婺”为自称,自认为是“罗婺人”,“罗婺”一词就渐渐地变成了彝族一个支系的名称。天启《滇志》卷三十说:“罗婺,本武定种,古因为部名。又称罗武,今俗又称罗舞。”据《武定府志.凡例》中说:“纪地纪官,均与彝语有关”。根据彝语,“武”与“婺”音相通,“定”为“甸”的谐音,甸义为坝子、坪子,彝语称武定为“罗婺歹(甸)”或“罗甸”,义即:“罗婺部居住的坝子”。故说,武定系彝语地名。
——水 名——
水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之一,勤劳的武定人民对水情有独钟,自然以水为命名的地名遍布武定大地上,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地名为:
以土庄——系彝语,以:水,土:白,庄:挂着,飞瀑挂在岩上之意,位于己衣乡政府附近。
以进干——系彝语,以:水,进:源头,干:上方,水源头上方之意,位于己衣乡境内的金沙江岸边。
以夺莫——系彝语,以:水,夺:出,莫:大,出大泉水之意,位于己衣乡罗能金沙江岸边。
以安拉——系彝语,以:水,安:冒出,拉:箐,有泉水的山箐之意,位于万德乡马德坪。
罗以都——系彝语,罗:石头,以都:水塘,石埂坝塘之意,位于万德乡政府西北2.1公里处。
黑落过——系彝语,黑:塘子,落过:角落,为坝塘边之意,位于万德乡自乌西北1.3公里处。
落雨庄——系彝语,落:石头,雨:水,庄:挂着,瀑布之意,位于东坡乡东北1公里处。
黑纳本过——系彝语,黑:水塘,纳:出,本:山,过:凹子,有泉水的山弯之意,位于东坡乡白马口东南3.2公里处。
以赤叨——系彝语,以:水,赤:甜,叨:吃,水泉之意,位于东坡乡东北5公里处。
大以南古——系彝语,以:水,南:冒,古:洼子,龙潭洼之意,位于发窝乡阿过咪北1公里处。
衣干——系彝语,衣:水,干:弯曲,曲水箐之意,位于发窝乡大西邑北4公里处。
罗以沟——系彝语,罗:石头,以:水,沟:渡,石板河村之意,位于发窝乡新村西边1公里处。
以都支——系彝语,以都:水井,支:半坡,有水井的半坡之意,位于田心乡鲁期南2公里处。
以尔格——系彝语,以:水,尔:大,格:渡,大渡口之意,位于田心乡普龙丹西南3.3公里处。
安衣叨——系彝语,安:鸟,衣:水,叨:喝,鸟喝水处之意,位于田心乡大丫口西南1.5公里处。
格章拉——系彝语,格:河上,章:坡,拉:箐,河边坡上之意,位于高桥镇西菊拉村。
以都作——系彝语,以:水,都作:冒上来,泉水之意,位于高桥镇格章拉南2.8公里处。
以坝——系彝语,以;水,坝:洞,出水的山洞之意,位于高桥镇马鞍山东南1公里处。
衣纳格——系彝语,衣:水,纳:热,格:渡口,热水塘边的古渡口,位于插甸乡政府南2公里处。
以得老——系彝语,以:水,得:侵,老:箐,侵水的山箐之意,位于插甸乡康照西南1.8公里处。
古知——系彝语,古:渡口,知:急流,急流渡之意,位于插甸乡老木坝上村2.8公里处。
汤郎——系彝语,汤:汪水,郎:箐,汪水箐之意,位于猫街镇黄栗树西北900米处。
松德——系彝语,以:水,松:三,德:坝,有三股水的坝子之意,位于猫街镇百子北800米处。
小以栽——系彝语,以:水,栽:好,水好的山箐之意,位于猫街镇大羊圈南500米之处。
就因这些村寨的地名以水为命名,所以村寨里泉水清澈,使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些村寨里的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在一个个美丽的家园里谱写着一曲曲和谐的赞歌。
——文 史——
武定是南诏时期三十七部之一的罗婺部强盛风水宝地,又是川滇茶马文明古道横穿境内的要津,致使境内有些村寨的地名却至今有厚重的文史色彩。
羊旧关——又名为羊厩,明代罗婺部和曲州在此设关隘,故名羊厩关,后转写为羊旧关,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九厂小营关东南3.8公里处。旧州,又名和曲州,明代,罗婺部和曲州在此建州治所,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九厂姚铭厂东北700米处。
管驿——早年此地系昆明至四川道路中的驿站,由“馆驿”演变为“管驿”,故名,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九厂陈官厂东南1公里处。
清静寺——又名香炉寨,以明代罗婺部和曲州时在此所建的清静寺庙得名,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九厂滑坡大村南3.5公里处。
小营关——明朝罗婺部和曲州曾于此设过兵营关隘,故名,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九厂街西南4.1公里处。
近城镇——系清代武定直隶州治所,故又称州街。据《武定府志》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经云南布政使邬连批准,于隆庆四年将府治分别从旧城后和九厂旧州迁至狮山东麓的近城,故名临近州治之意。现为武定县政府驻地。接官天,原为武定慕莲(今万德)那土司往元谋、武定、昆明等地的必经要道,曾派专人备水接官,故名,位于武定县环州乡五谷箐西北1.5公里处。
汛上——又名虚仁(今白路乡)泽汛,清朝设外委一员,辖四塘卡,民国称汛上,后转写为汛上,位于武定县白路乡政府住地,离武定城38公里。
羊街子——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设街,逢末而市,故名,位于武定县高桥镇马鞍山东南500米处。
花乔——清光绪十四年,杨柳河花石匠与插甸衣纳格乔石匠于村前合建一座桥,当时人称花乔,后人以桥而得名,位于武定县高桥镇中村北1.4公里处。
猫街——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武定知府王清贤命为虎街,人们习惯用“猫”作虎的代称,后沿称猫街,位于武定县城西26公里处。
石将军——以村内的石将军祠而得名,据《武定直隶州志》载:“唐宗时,征滇者某没于斯土,以石显灵,群人祠祀之”,为纪念古代开滇有功将领而得名,位于武定县城西北10公里处。
旧城——明洪武年间,土官凤氏在此筑城,后废,故名,位于狮山镇白邑村南500米处。
凤鸣村——以“凤鸣西岐山,予兆出圣贤”句中凤鸣命名,位于狮山镇麦岔西北1.5公里处。
铺西——光绪年间曾设店铺于河岸,故名。
启凤——明代为罗婺部“奴未甸”,彝民迁走后,汉民迁入,命名启凤,位于狮山镇九厂街西2.2公里处。
茶房山——《武定直隶州志》载:“即马头山之巅也……特出众山,立马绝顶,极目四望,不仅(元谋)县辖十马皆在览中,而大姚定远诸峰尽供眼底,真元阳一观也。又为蜀之往来通衢,山高无水,行人若之,顺治初,县人建庵置僧其间,刳木引泉,煮茶施济以解征途之渴,故以茶房山名焉”。也就是现在的马头山。
——姓 氏——
云南省武定县“李”、“那”(音读nuo彝语)氏土司原姓氏为凤姓,是雄冠三十七部之首罗婺部族阿而的后裔。汉武帝征服“西南夷”,针对少数民族部落林立,地方势力强大而难以驾驭的实际情况,受官爵来束缚宠络,利用他们间接统治当地少数民族,从而达到政治目的,国太民安。自元朝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内附,自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立为罗婺万户府,武定土司制从此开始。
明朝中期,代表封建王朝中央的流官与地方势力的土司之间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因权利之争凤氏土司与中央势力七次对垒。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凤朝文的养子凤继祖叛乱,勾结贵州水西,四川建昌(今西昌)、会理,云南东川、姚安等地彝族土舍,攻打武定、禄劝、富民、罗次、曲靖、寻甸等地。云南一时暴乱,烽火四起,震惊朝廷。明朝廷派四川、云南兵讨伐,叛乱流兵被明军围歼后,凤氏土司余系四处奔逃,明军紧追剿杀其残部,当万历年间曾封以和曲十马掌司职的凤某等要人,在逃往武定北面60多公里处的法块大山深处出水处歇息时,看到明军追兵已赶到,其中一个凤氏子孙用彝话着急地说:“哩奥!哩奥!(彝语译意:走了!走了!)”,那十马掌管司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便用彝话答道:“挪生!挪生!(彝语译意:再歇一会儿!再歇一会儿!)”。因明军追兵们听不懂是在讲彝话,当听后便盘问道:“你姓李?”那凤氏子孙连连点头答道:“是的,我姓李。”明军追兵们又问十马掌管司:“你姓那?”十马掌管司有气无力地答道:“是的,我姓那”。
明军追兵头领呆头呆脑地没问出什么结果,使向逃亡的凤氏残兵败将们说道:“我们是剿杀凤姓家族,不抓你们李氏家族和那氏家族。”当明军追兵们走后,这两个同族兄弟灵机一动,随误就易,把误称李的改为李姓,把误为那的易为那姓,改姓李的一支过勐果河到环州彝寨安营扎寨,后来成为环州李氏土司先祖;改为那姓的十马掌管司先在大黑山安营扎寨,康熙末年,几经迁移,最后在万德建起了慕连土司城堡,成为了武定那氏土司之祖。
历史的长河向前发展,武定“李”、“那”氏土司虽然早已瓦解,但后代子孙们依旧尊循着先祖的姓氏,使这支姓氏人丁兴旺,成为了武定姓氏中的一支强大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