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有62万人,境内彝族为土著民族,彝族人口有33090人,是罗平县最多的少数民族。系六祖分支中大儿子穆阿怯之“武”部的一部分为主体形成。至三国时彝族孟获部再迁居叠加(笔者之村拖留,古设有城墙城门,山洞内有古人居住遗迹壁画,据当地及周边老人传说孟获部曾居住过);隋朝县名叫塔弊纳伊甸(系彝名);唐灭诸爨,当地彝族首领罗雄部居住统治罗平,成为云南史称的乌蛮37部之一;据《罗平州志》记载有黑彝、白彝、鲁乌、干彝三大支系;其实黑白是彝族社会贵贱,地位高低之分,不是支系,州志载误。鲁乌今不存在,罗平境内彝族有窝普(俗称大黑彝)、纳色普(俗称小黑彝或白彝)、戈普(俗称干彝)。其中纳色普人口最多,3万余人。
婚俗,是最具特色,最富表现力的“土风舞”。罗平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在罗平彝族的传统婚俗中,有几条约定俗成的严格的规定:不与外族通婚;同宗不婚;严格的等级内婚(现在早已打破这种传统观念);姑舅表通婚优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决定终身,自由恋爱被视为离经叛道。除遵守上述规定外,繁复的婚姻程序还必须经历“提亲”、“ 许口”、“奠酒”、“过礼”、“出嫁”、“拜年”等几个环节,才能完成婚姻大事。繁文缛礼,世态人情,瑰异奇丽,别是一种风情。笔者通过对罗平彝族婚嫁文化习俗的研究,并透过其婚俗探寻其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罗平彝族的文化,促进民族融合。
一、罗平彝族婚嫁习俗简介
第一个环节是提亲。男方经过访问、咨询,在初步确定了对象后,礼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用红布封装一坛好酒,由媒人送到女方家,说明是某家某男求婚。女方家长接过酒坛,当场启封,饮一口,就请媒人打道回府,同意与否,不作任何表示。
第二个环节是“ 许口”(即同意)。过一段时间,媒人再捧着一坛男方家用红布封装的好酒上门,女方家长依然当场启封,饮一口,对婚事明确表态。如果“ 许口”(即同意),接着协商、议定几项有关的事宜:一是要选定一个“奠酒”的吉日;二是确定“烧鸡吃”的时间;三是约定财礼的数目。财礼的多寡既表示姑娘的身价高低,也显示男方的权势地位。财礼的多少,只要按男女双方商定的办就行。
第三个环节是“奠酒”。到了选定的吉日,未来的女婿在媒人的陪同下,携带上好的米酒到女方家祭奠祖先,让居住在天堂的祖先也了却一桩心事,也分享人间喜庆的欢乐。在黑彝上层,至日,女方家要张灯结彩,大开中门,鸣马蹄铁炮,由毕摩点燃祖宗牌位前的灯烛,诵念经文,迎祖宗魂灵人居神位,“普土”(司仪)赞礼,献牲、跪祭、奠酒,媒人通报男方的彝姓和“缕衣”(即族谱),向女方家赠礼。献祭的牺牲多用猪,但要按特殊的规定办理:先在庭院内栽两根木棍,高、宽均约1米。两根木杈上横置一木棍,称“小门”。
预备作为牺牲的猪要先吆喝着从小门中走过,主人用木棍在猪头上敲击一下(“不敲头,祖宗不食”)再宰杀。很严格,一点都不能马虎。
第四个环节是过礼(“烧鸡吃”)。到了双方商定的“烧鸡吃”的日期,未来的新郎由一帮男青年陪同,带着财礼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杀猪宰羊款待。席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烧鸡,烧鸡两只翅膀由未来的新郎、新娘分享,鸡翅的余骨用五色线缠绕出图案纹饰,交由未来的新郎、新娘各保存一只,是为信物。次日中午,女方家开中门,鸣炮、普土赞礼,未来的新郎及陪同手捧礼盒,进堂屋,向祖宗牌位行礼后,奉上礼单和财礼,由未来新娘的父亲或兄长收下,然后再商定迎娶的日期。
第五个环节是婚礼。由毕摩选择吉日良辰。婚期的前夜,新娘所居村寨的未婚女青年齐聚新娘房中,吟唱喜庆的歌谣以示祝贺。新娘则以哭唱的形式,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思,倾诉与父母、兄弟姐妹、乡亲邻里难舍难分的挚爱之情。新郎在迎亲前一天,在家设宴招待亲戚,举行挂红仪式。然后必须准备一匹马(忌用白马、花马),三五套新衣服,一只羊,由押礼先生,陪郎、随员二三十人组成迎亲队伍。马,供新娘乘骑;新衣服,交新娘充实陪嫁的箱柜;羊,是新郎供奉新娘父母、兄弟的礼物。新嫁娘梳妆打扮,穿戴齐整,穿着自己精心制做的新婚礼服——花边红色喜衣,红色喜帕(类似汉俗的盖头),披一件精工制作的羊毛披毡。若新娘出身富豪之家,凤冠霞帔,金簪玉佩、珠光宝气,总是要把箱箧中所拥有的尽其精华展示出来。清末民初的彝族才女安安氏有两句诗状写新嫁娘的装束:“双环交绾翠盘云,百褶横拖茜罗裙”。如之何?华服美艳,光彩照人。
迎亲的队伍到新娘家,先在女方家供桌上点燃一对蜡烛、三柱清香,新郎三叩九拜女方祖先。还需给厨师礼品,迎亲队伍才能得到很好招待。席间新娘朋友和新郎朋友互抹花脸,以示祝贺,也是迎亲过程中驱邪避凶的传统方法。
第二天早上发亲,先要“模箱柜”。新郎挑选的押礼先生走进新娘的房间,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跟着感觉走,伸开双手乱模。就这功夫,早已埋伏在暗处的双手糊着锅烟的姑娘们迅速出来,把锅烟往新郎及其随员的脸上涂抹,直到押礼先生准确地"摸"到了箱柜的位置,游戏才停止。而此时,新郎及其随员的脸均已涂上了横一道竖一道的漆黑的锅烟。尤其令人难堪的是,涂在脸上的锅烟不准擦洗,要一直保留到把新娘接到新郎家里才能洗去。想想,这是多么有趣的情景:花枝招展的新娘身边簇拥着衣冠整洁的送亲客,而大喜临门的新郎和他的随员们却一个个被锅烟涂抹得面目全非。当然,被抹了花脸的新郎是幸福的,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种幸福得面目全非的待遇。新娘伙伴们还会把迎亲的马辔头藏起来,然后,再向押礼先生索要钱来换回,一般五十、一百元、二百元不等,设置障碍以示新娘的尊贵。
发亲的时候,新娘由兄长或弟弟背出家门,扶上马,喜乐吹奏;新娘的叔叔、舅舅、兄弟以及至亲中的男性,组成送亲队伍送新娘到夫家。要起程离娘家新娘开始放声大哭至村外二三里,诉说着自己对未来的担忧与告别少女时代的愁怨,伴随着锁喇吹“离娘调”,以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难舍之情。
迎亲队伍快到新郎家门外,要举行“退车马”仪式,即在门外放张桌子,桌上放装满粮食的半升斗,插三柱香,待新娘到,毕摩唱喜歌,念驱邪的咒语,放鞭炮,抛撒五谷、铜钱,以驱除迎亲途中的不祥之气物。然后新郎新娘双双进屋拜堂,入洞房,迎娶的仪式便告完成。婚后三天要回门,由女方家两位亲属来接,新娘新郎带上喜糖喜酒等礼物与送亲队伍一起返回新娘家,再答谢父母亲戚及新娘的伙伴们,然后新娘新郎在当天落日前返回男方家,婚礼才结束。
第六个环节是拜年。彝族姑娘出嫁后,当年必须接回家过年,待到大年初二或初四新姑爷要来拜年,一同接回去。拜年连续三年,礼物要分送给女方家族亲戚,主要有烟酒、粑粑、糕、猪头、猪肉等。村里女方的伙伴们会向前来拜年的新姑爷泼水,以示洗去其身上的不洁与邪恶,现在渐成年轻人相互的戏耍取乐的游戏。
建国后,罗平彝族传统婚俗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诸如民族内婚、姑舅表优先通婚、包办婚姻已不再是必须遵守的规定,但如“奠酒”、“烧鸡吃”、“ 泼水”、“ 摸箱柜”、“ 抹花脸”等极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习俗,在一些彝族聚居区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
二、罗平彝族婚嫁习俗中的文化内涵
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指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从罗平彝族婚嫁习俗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独特的颜色观
在罗平彝族婚嫁习俗的提亲、许口和迎亲等环节中多见红色,如:用红布封装一坛好酒,新娘着红衣、红色喜帕(类似汉族的红盖头)。可以看出彝人对红的崇尚,另外,他们还崇尚黑色和黄色。三种颜色也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象征意义:黑色表示尊贵和庄重;红色象征勇敢和热情;黄色代表美丽和光明。
然而,罗平彝族的颜色观是有潜在的汉民族文化背景的。汉族也崇尚红色,只不过汉族认为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而彝族认为红色象征勇敢、热情。以“黑白”两种颜色来命名彝族内部的的等级甚至族称也难免有汉文化的痕迹。黑者未经开化,是生蛮;而白者是已经开化之臣民,曰熟蛮。汉族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多处于优势,拥有权力,于是把“贵白贱黑”的心态无意或有意地带进对彝族的称呼中。从处于优势地位的汉语出发,已开化的彝族为白彝,反之是黑彝。这种说法是与历代王朝的意识形态是相符合的。由此推之,历史文献上的“乌蛮”,“白蛮”的区分可能也是这种原因。
其实,色彩对彝族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所不透。书法、绘画、摄影、包括文学创作,都离不开色彩表现与色彩审美。彝族传统民俗文化里面涵盖了很多色彩的要素。色彩与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之间相为连里,相得益彰。色彩真实直观地再现了彝族传统民俗文化,并为其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人们通过色彩去感知去再现彝族民俗文化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彝俗文化也为色彩涂抹了绮丽而愧丽的一笔,使色彩在纵深的领域都有了新的拓展。
(二)、浓厚的酒文化
酒,在彝族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于是,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彝族酒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它在振奋精神、和谐关系、传播信息、征婚纳聘等方面,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高山峡谷间,彝族自身传统的万物有灵观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不时还主宰着人们的头脑,酒,就成为人们“通灵”的要件,在“驱邪”、“赶鬼”、人生礼仪、祭祖慰神,甚至下种收割、出门归家等方面,都少不了用酒。
其酒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种类与制作、酒具、饮法、酒与人生仪礼等方面,特别是酒类与特别的酒具。从酒的制作工艺来分,有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几种。而其酒具除与其他民族一样使用玻璃、陶、瓷、金属等原料制成的外,还用牛角、羊角、木、竹等酒具,特别是罗平钟山彝族制作和使用的漆木酒具,堪称酒具珍宝,早已享誉县内外。酒具用特选的木材作料,有专门的师傅从事这一行业,酒具上施以黄、红、黑三色,器物有酒盘、酒壶、酒杯等,壶有鸟嘴壶、遍身壶、圆壶等多种,大小尺寸不等;杯有兽脚杯、鹰爪杯、雁爪杯等,过去彝族等级森严,酒具也因此有尊卑之分。
彝族饮酒非常特别,分别有“吃白酒”、“咂酒”和“转转酒”等饮法,其间还要伴以猜拳酒令、酒曲、酒舞和相关的说唱等艺术。在彝族地区,有酒歌必有酒舞,有酒舞必有酒歌
在彝族婚嫁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酒,可见酒在彝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在饮食方面与汉族的差异性。这在彝族的“尔比”(相当于汉语的格言、谚语和警句)中有充分体现。如:“彝区是美酒, 汉区是茶水”。酒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尤其特别, 婚丧嫁娶、社会交往都离不开酒。“一个人值一匹马, 一匹马值一杯酒”。在彝族社会不论多大的事情或纠纷, 只要有美酒为媒介, 就能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中国是茶的故乡, 汉族的茶道和茶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汉族再忙见肉就不忙, 彝族再忙见酒就不忙”, 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彝汉两个族群对饮食偏好的不同态度。彝族人可以豪饮美酒, 在食肉方面特别讲究客气, 绝对不可挑肥拣瘦。
当然,彝族酒文化的独特性是与彝族地区的物产、彝族自身信仰、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共同促成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其糟粕逐渐淡化和消失,留下彝族烙印的是熠熠生辉的酒文化。
(三)、独特的马文化
彝族祖先来源于中国西北地区,长期的迁徙与游牧生活总是离不开马,从而形成独特的马文化。罗平彝族地处云贵高原,高寒山区,地形以山地地形为主。人们的生产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山地耕作为主,靠山吃山,经济也比较落后。放牧和狩猎成为其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一套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马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在婚俗迎娶中,人们往往选用马作为自己的首先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结婚骑马成为彝族结婚礼仪中的一部分。这也就使他们形成自古就有养马、骑马和使用马的传统。另外,在许多彝族聚居区,每年的火把节都要举行赛马活动,场面非常热闹。罗平彝族人对养马的崇尚也反映出他们生活的贫困、生产力的底下。因为生产工具在从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
(四)、浓郁的祖先崇拜
祭祀祖灵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一个主要内容。人们认为父母的灵魂在阴间会受苦难而变得邪恶,而对生者造成危害,为使他们能够不受苦难之磨而保护和赐福于子孙后代,不致变成野鬼来“克人”,其子孙总是怀着敬羡的心情,时常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一般来说,祭祀可分为平日祭祀,节日祭祀和超度祭祀三种。
平日祭祀的表现是时常在祖先灵位前供祭食物,凡食酒肉,皆需先行祭奠,将酒洒在锅村及火塘上并绕三圈,而后将剩下的酒供于灵牌之前,稍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取来食用。
节日祭祀意在祈求和欢宴祖先,与之共享节日之乐。以祈祖先保佑六畜兴旺,庄稼丰收。《罗平州志》说:“祭以十二日十三日为期,植松树于门外,布松叶于屋顶,割鸡烧猪,修以醴酒,陈列地上,诵表经向罗拜焉”。火把节亦是一个重要的祭祖节。“六月二十四杀牲祭祖。夜以高竿缚火炬,以暗占岁亩丰。”祭献方法与过年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除宰牛羊之外,一些彝区还要采新荞,兴做荞粑、米饭供祭,以感谢祖先给子孙带来的新收获。罗平彝族古籍《神通大书》共30万字,不少内容都是追思祖先功德的经文及祈求祖先保佑的祷告,而且认为每一位彝族人死亡都须经过“指路”回到祖先身边。
祖先崇拜在罗平婚恋习俗中也表现出彝族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虎图腾两种特性。祖先崇拜在婚恋习俗中则表现为在“献酒”等环节,男方对女方祖宗的祭拜,在拜堂时,女方对男方家堂的祭拜。虎图腾对彝族文化心理有很深的影响,彝族人喜爱黑红黄三色都与虎皮纹饰有关,罗平彝族孩子降生后的衣着永远是虎头帽、虎头肚兜和虎头鞋。妇女的围腰上常纹着四方八虎图,老人则喜爱穿白方虎头鞋。罗平的“罗”就是老虎之意!彝族人对祖先崇拜就是虎图腾,虎就是祖先。
(五)、独特的性格特征
罗平彝族在性格上也具备所有彝族的共性——团结友善、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勤劳朴实、开朗大方。
在彝族的婚俗中,只要一家办事,全村都齐心协力帮忙,这不仅反映出罗平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反映出罗平彝族的团结、友善。在献酒认亲礼仪跪拜女方亲人,拜堂跪拜男方亲人则反映出彝族社会道德中的重孝道,尊长者的礼俗。
绣花、缝衣、做鞋子是一个彝家妇女必备的才能,一家人的穿着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聪明能干的标志。为了掌握全套织绣工艺,彝家妇女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才练就了这套好手艺。当你走进彝家山寨,就可以看到色彩纷呈的彝族服饰。这些特色明显的彝族服饰描龙绣凤,巧夺天工。一套完整的结婚礼服,要耗废姑娘的大量心血,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做好。这也反映出彝族妇女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独特性格。
婚期的前夜,新娘所居村寨的未婚女青年齐聚新娘房中,吟唱喜庆的歌谣以示祝贺。“ 摸箱柜”、“ 抹花脸”等环节都由女性来完成,这也可以看出彝族妇女开朗、大方。
(六)、森严的等级内婚制度
解放以前,在罗平彝族的传统婚俗有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即黑彝不准与干彝、白彝通婚,干彝也不准与白彝通婚,姑舅表通婚优先。在土司统治区的人的眼里,“纳”(黑彝)地方的人野蛮,不开化,是不好的,和汉语所说的“生蛮”相吻合;而自己是开化的,靠近政府的,是好的,故强调白。而在“纳”地方的人的眼里,自己是正宗的彝族,是彝族中的贵族阶级,保留了彝族的传统,不屈服于政府势力,不想一味效仿汉族,而白彝是彝族中的平民,自然不能和黑彝人婚配。
这说明在彝族的内部等级制度很严,同时彝族内部不同族群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程度以及受汉文化影响上是不一样的,白彝经济发达、思想开明,受汉文化影响较大,而黑彝经济落后、思想保守,不太接受汉文化。
今天,在罗平地区,虽有部分陈规陋习、愚腐观念尚还一时不能完全消亡,但大多数青年毕竟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婚姻幸福。尤其在城镇,彝族青年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已不再俯首听命于父母和家族,个人心中有了择偶的标准和对象,这可以说是彝族青年意识的初步觉醒和对理想婚姻的渴望追求。这有限的自主选择,比起以前的忍气吞声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比起50年代初老一辈城镇彝族所要顶住的压力也要轻松得多。目前在农村,绝大多数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实现仍然是很难的和有限的,只有当血统和门第令家族支持和父母满意时,子女的自主选择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否则很难实现缔结婚姻。因此,当前在农村中,尽管婚姻的权利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尽管多数人在父母和传统的压力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拥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但毕竟己有一些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顽强地反抗不如意的包办婚姻了。
三、罗平彝族婚恋习俗的变化发展及意义
“中国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积淀”。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杂居,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婚俗上的某些共同性,也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点,婚俗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今天,随着国家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保障年轻人恋爱婚姻自由制度的更加完善,有些婚俗已经逐步淘汰。如以前提亲,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而现在已基本淘汰了这种落后的婚俗,罗平彝族青年大多用自由恋爱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配偶,如利用对山歌,跳舞等机会来谈情说爱。而且,配偶的选择也不再限制在本民族内了。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彝族缔结婚姻遵守国家颁布的《婚姻法》,对一些旧的风俗有所改进。这反映出,罗平彝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一些旧的婚恋习俗也随之淘汰,他们的素质有了提高。
罗平彝族的婚恋习俗,反映出罗平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彝族人的一些消极的文化心理和落后的观念,也反映出了这个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其它民族的融合,吸取了其它民族的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本民族的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步淘汰。但相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与时俱进,一些落后的习俗,观念也会被社会抛弃的。
罗平彝族的婚恋习俗的发展变化既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又有利于他们自身与时俱进,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互通互融,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以,对待罗平彝族文化要用取其精华、弃取糟粕,优秀的要继承,使之发扬光大,而对于那些荒涎、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要明确并弃之,使之不会成为罗平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