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五街文博园:浓缩版的彝文化大观园
作者 李银娟 2018-01-15
原出处:​楚雄微旅游 云南楚雄网

  在南华县五街镇的罗鲁村,有一座占地十几亩,采用古典彝族民居瓦房依山而建的园子,名叫文博园。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14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园里大大小小的房屋有十几间,错落有致。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园里,陈列着一件件从彝族民间收集来的古老的生活用具,石制的、木制的、竹制的,应有尽有,如木桶、木瓢、木碗、背篓、簸箕……这些年代久远的的器具,每一件都像精美的艺术品,铭刻着历史的足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绣着马樱花、山茶花、杜鹃花的彝族服饰和绣花鞋,记录着彝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变迁,折射出彝族深厚的文化内涵。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20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遗文化——火草麻布纺织技术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园里,记者被一架有些年代感的织布机吸引。据同行的一位南华本地老师介绍,那是织火草麻布用的,彝族火草麻线织布文化是彝族最古老、最原生态的纺织技术。火草麻布的原料为火草和亚麻,全套74个纯手工工艺环节,历史可追溯到隋朝时期。目前,五街还存有几台织布机和少数会此套工艺的妇女,这种麻布是制作彝族传统服装的必需材料,因保暖效果好而备受彝族人民喜爱。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24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27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32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织出来的火草麻布只能算生麻布,如果缝制成衣服,则要经过泡洗后才能成为常用服。新缝制的火草麻布衣服为淡黄色,保暖效果极好,越洗越白,越洗越好看。当地彝族的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已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36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40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地方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之前,记者就听说过姑娘房,但从没见过。此次在文博园一览真容,从外面看是普普通通的垛木房,但是进入房里却别有洞天,姑娘房里摆着几张床,床上还铺着草席,几个已经掉漆的木箱子放在床尾,墙壁上挂着姑娘绣的围裙,花色搭配煞是好看。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45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49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姑娘房一般设在房屋较为宽余并有未婚姑娘的人家,或集体公房里。未婚姑娘互相邀约,各自从家里带来一套被子,三五成群同室,共同在姑娘房里搭设一张床铺,一般不放置其他家具。姑娘房这种场合,仅限未婚的青年男女出入,已婚者是禁止进入姑娘房的。姑娘们白天回家干活吃饭,夜间一起在姑娘房里就寝休息,直到结婚成家,才会离开自己的伙伴,才会离开姑娘房。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53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657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入夜,姑娘房里居住的彝族姑娘们,都要在灯光下绣嫁衣和鞋垫,劳作到深更半夜才歇手。姑娘们总是边绣花边聊天,或叙山外的变化,或唠家常,或唱梅葛调。村里寨外的小伙子们劳作回家,吃过晚饭已是夜幕降临,他们会到姑娘房“串门子”。你来我往,如果这时候姑娘看上了哪个小伙子,就与其对歌。心思细腻的姑娘如果发现自己的手帕或头巾被小伙子带走,那么表示小伙子对姑娘满意,下次再相见时,小伙子便回赠姑娘一份凝聚厚意的礼物。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不中意,那么下一次进姑娘房时姑娘身边的小伙子则是另外一个人,原先相好的小伙子也就自觉而礼貌地离去。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0102111700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姑娘房和火草麻布文化,文博园里还展示有毕摩文化、火塘文化以及彝族宗教文化,旨在增强人们热爱家乡,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使彝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楚雄微旅游 文/图:李银娟 )cL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