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六十周年系列报道之十:小凉山人民的“健康卫士”
作者 姜莉萍 2016-11-14
原出处:云南法制报

  宁蒗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历经60余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先后荣获“文明医院”、“爱婴医院”、“宁蒗县文明单位”、“二级甲等医院”、“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等称号。2014年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成为宁蒗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宁蒗县技术协作医院、宁蒗县“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医院。
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院历程中,由于受社会经济水平及恶劣的地理条件限制,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民健康意识淡薄,宁蒗县人民医院的发展一直在低谷徘徊。进入新世纪后,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内部流程不合理、专业人才奇缺等因素成为该院发展的巨大障碍,但历代医务工作者时刻将保障全县各族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己任,克服重重困难、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向先进的发展转变。形成了“至善、负责、创新”的院训,坚持了“患者第一、员工至上”的服务理念和“呵护生命、成就健康”的价值观。自2008年以肖文杰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该院领导班子同心协力,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2009年,该院争取中央资金1700万元,省政府配套资金300万元,医院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原址改扩建,拆除原有的危房和部分不合理建筑,建成新门诊医技综合大楼、内科住院楼、外产楼并于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提升了医院基础设施标准,同时科学管理,规范内部运行流程,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该院在职职工404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5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0%,卫技技术人员占89%,为宁蒗县27万人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急诊急救等提供服务,也承担着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周边医疗卫生保障,实际医疗服务人口超出了50万。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改善患者住院条件,医院投资对院内整体环境和病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完善了各种基础设施,重新装修病房,配备空调电视,改善厕所设施,更新便民靠椅,购置床旁柜、被服等。划设了固定停车位,将原来的老门诊楼,经重新装修、改造成职工食堂,使院容整洁,秩序井然。整合、规范门诊部诊室,推行门诊医生工作站,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建设系统。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强医疗水平建设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院以来该院以“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医疗人才。先后派出上百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长、短期培训,聘请或返聘全国各地专家10余名到该院工作,邀请多点执业医师到院开展指导技术工作,技术协作单位定期派专家来院指导讲学50余次,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从应届生中免试特招优秀毕业生到医院工作。不仅为医院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且缓解了当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现状。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宁蒗县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特色和地域经济特点,医院从1956年单纯的设化验、药剂、手术室、妇产科、住院部,发展到现有各种专科。采取内引外联,建立2-3个特色专科,拓宽医疗服务范围,增加经济增长点,成功开展微创手术、无痛技术;合作共建眼、耳鼻喉、皮肤科,2013年11月完善了重症医学科。同时,先后设置了中医科、口腔科,进一步完善各辅助科室建设,为临床科室提供服务。即把特色科室如普外科、皮肤科,妇产科做大做强,又注重各个科室平衡发展。同时,建成了医院食堂、焚烧炉等相关基础设施。改革新院的管理机制,实行单独核算,各科室规范运行,进一步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使新院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目前医院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县级综合医院。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促进服务质量提升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更好地维护病人的健康权益,提高社会满意度,2012年,该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一机遇,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和医院难点,医院坚持突出公立医院性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工作,进行全员服务理念系统培训学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心服务,把医院办成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医院。该院内科、五官科、创伤外科、内三科、普外科5个病区2013年9月已成功通过上级优质护理验收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保障病人安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增设或改进了服务设施和流程,零距离接触病人,做到能实用,见实效,减轻了病人负担,方便了群众就诊,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医院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医护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显著提升。业务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坚持在全院开展行政业务大查房,对科室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利用经济处罚等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在全院扎实开展三基三严培训,对医务人员分批次进行操作培训,并逐项考核。全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工作,加强对科室重病人管理、三级查房、医患沟通等工作,及时召开安全防范会,不断给医护人员敲响警钟,努力使各类不安全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在全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与科主任签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责任状”,不定期下科检查,对违纪医务人员进行训诫谈话和经济处罚,并全院通报,有效遏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覆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理质量稳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用血安全得到加强和保障,输血科按照规范的用血制度和流程,满足了各科室的安全用血需求。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强民生公益救助建设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更好地维护病人的健康权益,提高社会满意度,2012年,该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一机遇,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和医院难点,医院坚持突出公立医院性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工作,进行全员服务理念系统培训学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心服务,把医院办成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医院。该院内科、五官科、创伤外科、内三科、普外科5个病区2013年9月已成功通过上级优质护理验收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保障病人安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增设或改进了服务设施和流程,零距离接触病人,做到能实用,见实效。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1994年评定为二级乙等及2014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极大改善就医环境,医院服务质量再升新层级,便民利民蔚然成风,在门诊大厅开设导诊、预约挂号、测血压等服务,专人值班,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坚持门诊预约、简化流程、微笑服务、首问负责、首诊负责制度,不断完善导诊、70岁老人、革命伤残军人、孤寡老人、残疾人、军人优先服务、疑难杂症多中心诊疗、错峰排班、改进作风情况和解决问题情况的具体规定。公示入、出院操作及相关医保政策规定和温馨提示流程,张贴住院指南,开展简易诊疗卡业务。实行挂号收费一站式服务,简化医院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解决了“看病难”等问题,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改善便民服务措施。ds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